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究喷施硅水溶肥、钙镁水溶肥料、腐植酸水溶肥对其产量及植株营养的影响。常规施肥下喷施硅水溶肥能提高产量,667 m2产量为4215.4 kg,比常规施肥增产8.5%;常规施肥下喷施钙镁水溶肥料也可提高产量,但主要是提高结果数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6.6%。这2种水溶肥进行叶面喷施均能增加番茄产量,提高经济收益。浇灌腐植酸水溶肥对产量没有提升作用,但可减缓磷、钾肥力流失,延长肥效。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康熙宝有机水溶肥在江苏省盐城市水稻生产中的增产效果,探索此水溶肥在盐城市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技术规范,特进行了叶面喷施康熙宝有机水溶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叶面喷施1次康熙宝有机水溶肥900 mL/hm~2,兑清水至750倍液喷施,对水稻的增产效果较好,叶面喷施康熙宝有机水溶肥处理较常规施肥+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7.48%和6.88%。建议康熙宝有机水溶肥在盐城市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有机水溶肥料(液体)的减肥效果及对番茄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型有机水溶肥料与常规肥料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节肥情况,在番茄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施用新型有机水溶肥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追施新型有机水溶肥(液体)较空白对照增产3383.92kg/亩,增产率为69.71%;较常规施肥增产841.23kg/亩,增产率为11.37%。结论:新型有机水溶肥(液体)能够在降低化学肥料用量的同时显著改善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亩施肥量减少22.5kg/亩,具有显著的节肥增产效果,可为进一步实现化肥零增长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新型肥料。为了探索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喷施的适宜浓度,在北京市通州区进行番茄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试验,通过对番茄产量、效益等因素分析,在该土壤条件下番茄喷施400~2000倍液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后,番茄增产明显,增产率2.0%~10.0%。喷施1200倍液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喷施400倍液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叶面喷施1200倍液处理产量最高,番茄平均产量7079.10kg/667m2,比喷清水处理增产648.60kg/667m2,增产率达10.1%。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概况1.1供试肥料。试验肥料名称:腐殖酸水溶肥料;剂型:面剂。1.2供试作物。名称:番茄;品种:402。1.3试验设计和方法。本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1 m2。处理1:常规施肥。蹇诺牌复合肥40 kg/亩。处理2:常规施肥+等量清水。处理3: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腐殖酸水溶肥600倍液。1.4田间管理。5月30日育苗,种子用温汤浸种  相似文献   

6.
莱芜生姜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Fe+Cu+Zn+Mn+B+Mo≥10%)在莱芜生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块重、发病率均以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Fe+Cu+Zn+Mn+B+Mo≥10%)最佳,分别为84 cm、12个、1.36 kg、2%,以常规施肥处理最差,分别为79 cm、8个、1.11 kg、12%。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Fe+Cu+Zn+Mn+B+Mo≥10%)处理产量最高,为101 994.85 kg/hm2较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清水对照处理增产17 992.28 kg/hm2,增幅21.42%,投入产出比为1∶31.86,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可以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小白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3次氨基酸水溶肥,可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251.3 kg、增幅为12.2%,每667 m2增收484.6元、增幅为12.6%。  相似文献   

8.
腐殖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试验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研究喷施普天腐殖酸水溶肥和清水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番茄上使用普天腐殖酸水溶肥,能明显改善番茄的生育性状,亩增产316.8kg,增产率为7.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喷施追肥的方法,以常规施肥和喷施等量清水处理为对照,在甘蓝定植期开始,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探讨了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对甘蓝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生长期喷施4次腐植酸水溶肥,可使甘蓝产量达104 746.5 kg/hm~2,较不喷施对照处理增产11 396.5 kg/hm~2,增产率达12%,增产幅度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验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设置微量元素≥10%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常规施肥和不施肥3个处理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提前4 d进入着色期;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有效改善苹果的产量结构和品质特性;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改善苹果产量结构,增产效果好。与清水处理相比,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促进苹果增产234.00 kg/667 m~2,增长率8.04%,增收1 158.0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1.
大量元素水溶肥具有水溶性好,易被作物吸收,能实现水肥同施,省水省肥省工等优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叶面喷施全福大量元素水溶肥对茄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全福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能促进茄子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每667㎡增产213.3 kg,增产7.34%,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追施沼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追施沼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日光温室栽培追施沼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主栽蔬菜—番茄在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追施不同量的沼肥和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沼液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沼液体积分数相同的条件下,追施75t·hm-2沼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番茄的硬度、单果质量、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糖酸比,且优于常规施肥(CG),有效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沼肥追施量一致的条件下,喷施体积分数为50%的沼液为最优。在二因素交互作用下,喷施沼液的体积分数为50%、沼肥追施量为75t·hm-2时,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增产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鸡粪有机肥8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1(T1:用量为15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2(T2:用量为30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3(T3:用量为450 kg· 667m-2),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了169.1 kg· 667m-2,增幅达8.75%。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15.4%,T1、T2和T3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10.7%、13.9%和15.9%。T3处理的番茄纯效益较CK处理显著增加8.89%。综上所述,在试验地区域番茄生产重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300~450 kg· 667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单因素生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生菜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其改善生物学性状如根系、叶柄粗、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平均株高、平均单颗重,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增产明显,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三组比较,处理1(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比处理2(喷清水)亩增产139.8kg,增产率11.2%,产量差异呈极显著水平;比处理3(不喷任何液体)亩增产282.6kg,增产率13.9%。  相似文献   

15.
丛山  孙瑶  王志典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20-122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肥用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能性,以确定在设施番茄栽培上的合理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设施番茄施用该菌肥后可增产,处理(3)(微生物菌肥用量为1 200 kg/hm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7.98%。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微生物菌肥可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和Vc、可溶固形物、番茄红素含量。另外,该菌肥能明显增加土壤p H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结论]微生物菌肥用量在1 200 kg/hm2时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状况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确定合理的施肥指标。【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T1.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 711.1 g、过磷酸钙1 511.1 g、硫酸钾462.2 g、牛粪46.67 kg;T2.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1 066.7 g、过磷酸钙2 266.7 g、硫酸钾693.3 g、牛粪70.00 kg;T3.每小区的施肥量尿素1 422.2 g、过磷酸钙3 022.2 g、硫酸钾924.3 g、牛粪93.33 kg,小区面积4.68 m2)处理,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及果实中NO3--N、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VC、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11.5%,43.4%和25.5%,其中T2处理的单果质量、小区果数、产量均高于T1和T3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O3--N、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减小,番茄红素和有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T2处理的施肥量最佳。推荐的施肥量为:每hm2施N 1 182.0 kg、P2O5 655.5 kg、K2O 835.5 kg、牛粪168.75 t,在此施肥条件下,番茄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千代田"牌有机肥料在日光温室番茄植物上的应用效果,为生产绿色番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育苗以施化肥为对照,采用施有机肥45、、67、kg/m3处理,研究育苗效果;栽培以纯施农家肥为对照,采用施有机肥2 2503、3004、3505、400 kg/hm2,并配施一少量化肥处理,研究其增产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千代田"牌有机肥在番茄育苗过程中可以代替化肥,以施用6~7 kg/m3"千代田"牌有机肥育苗效果良好;以施用4 350~5 400 kg/hm2的"千代田"牌有机肥做基肥,用300 kg/hm2速效复合肥做追肥,番茄植株长势旺盛,产量提高,较对照增产12.86%~15.44%。[结论]施"千代田"牌有机肥料既能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还能克服传统农家肥料效慢、费时费工的问题,是较理想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北方典型设施菜地N2O的排放特征,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秋冬茬设施番茄土壤上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OM)、农民习惯施(FP)和减氮优化施肥(OPT)4个处理下的N2O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其对N2O排放量和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并灌溉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观测到N2O的“脉冲式”排放,最高排放峰值出现在基肥+灌溉后,且排放高峰持续近20 d,而由追肥引起的排放峰值小且持续时间仅3~5 d.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和水分都是影响设施菜地N2O排放的环境因素.各处理土壤N2O排放总量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FP (14.77 kg/hm2)>OPT(9.73kg/hm2>OM(6.84 kg/hm2)>CK(2.37 kg/hm2),N2O排放系数介于0.83%~1.10%之间,接近或超过IPCC 1.0%的推荐值.与FP处理相比,减少近60%化肥N的OPT处理下番茄产量增加2.2%.在目前管理措施下,合理减少有机肥和化肥施氮量是设施蔬菜地N2O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大幅减施肥料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芹菜-番茄轮作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监测土壤氨挥发速率特征动态变化。【结果】施基肥后2-3 d出现土壤氨挥发峰值,8-10 d接近对照水平;追肥第1天出现氨挥发峰值,10-11 d接近对照水平。土壤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基肥和前两次追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70%-80%。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茬(番茄茬),春茬(番茄茬)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总量是冬茬(芹菜茬)的3.0倍。芹菜茬和番茄茬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0.0%和47.9%,且随着有机氮比例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率逐渐降低。等氮量投入时,冬茬和春茬(2/4)化肥氮+(2/4)秸秆氮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2/4)化肥氮+(2/4)猪粪氮处理的分别降低32.4%和30.0%。本试验条件下基于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是(3/4)化肥氮+(1/4)猪粪氮模式处理。【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是经济效益显著、可操作性强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氮素在土壤中累积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肥料用量较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少肥料施用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均能保证番茄产量稳定,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平均增收19 127元·hm-2,其中(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经济效益最高.(2)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降低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4%和7.0%;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的提高9.4%.(3)与番茄种植前相比,番茄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表现出表层增加、深层降低的趋势;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均低于习惯施肥处理相应土层硝态氮含量.(4)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渗漏水中硝态氮渗漏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平均分别降低35.5%和55.1%.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为(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