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选择使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分析短葶山麦冬6个生理生化指标,判定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短葶山麦冬所具有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短葶山麦冬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0%浓度胁迫下大幅增加,在20%浓度胁迫下则只有微量增加;POD酶的活性在10%浓度胁迫下的增幅要大于在20%浓度胁迫时的增幅;MDA含量在10%浓度下少量增加,而在20%浓度胁迫下大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蛋白质含量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均有所减少。说明短葶山麦冬在胁迫浓度为10%的干旱环境下耐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光照强度下白及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白及叶片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光合响应机制,以2 a生大田栽培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遮阳网人工模拟4种光环境(遮光度分别为0、50%、70%和90%),在白及生长期的5—9月进行白及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指标、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遮光50%和遮光70%可显著提高白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但遮光90%条件则降低白及叶片的Pn;遮光50%和70%条件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以及较低水平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全光照条件下Fv/Fm较低,表明全光照对白及造成了一定的光抑制;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显示,遮光50%条件增加了白及叶片SOD酶活性,遮光90%条件降低了SOD酶活性;对于CAT酶活性来说,在试验前期(5—6月),遮光50%条件增加了白及叶片的CAT酶活性,但在后期(7—9月)与CK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5—8月遮光50%和70%条件下,POD酶活性显著高于CK条件。适当遮光有利于白及进行光合作用,高光环境和过度遮光都会对白及光合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栽培期间对白及进行50%~70%的遮光处理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短葶山麦冬最佳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折干率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短葶山麦冬的产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麦冬多糖的含量,并计算总量。考查比较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月中旬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可以确定5月份为短葶山麦冬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因生育期而不同,至胁迫末期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胁迫初期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中、重度胁迫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其抗旱.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照处理对吉祥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祥草在不同的自然光照处理条件下对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荫强度为92.3%的条件下,吉祥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遮荫可引起吉祥草质膜透性增加;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小,POD酶活性降低;在97.0%的遮荫强度条件下SOD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2.3%的遮荫强度下含量最高.遮荫强度为92.3%是吉祥草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6.
铬对芹菜叶绿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盆栽试验条件下重金属铬胁迫对芹菜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r3+可诱导叶绿素的合成和SOD、POD酶活性的提高,高浓度的Cr3+对叶绿素的合成起破坏作用,降低SOD、POD酶活性。在Cr3+离子浓度为20 mg.L-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SOD、POD活性在Cr3+离子浓度为40 mg.L-1达到峰值。MDA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遮荫处理对兴安桧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安桧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其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0.3%的盐(Na Cl)浓度,分别以10%、20%、30%聚乙二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桔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在0.3%的盐浓度下,用10%聚乙二醇溶液胁迫,使桔梗具有一定的交叉适应性,可以提高植物SOD、POD等酶活力,提高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活性氧对植物的破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SOD、POD等酶活性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也有所下降,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从而使植物的抗氧化系统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菠菜幼苗叶绿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低浓度(10、20mg/L)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而在高浓度(〉40mg/L)条件下,酶的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随Na^+胁迫浓度的增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脂质过氧化程度在增加;脯氨酸含量表现出持续增加,增强植株对盐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提高水稻后期耐低温能力的调节物质,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研究壳聚糖、水杨酸、脱落酸、聚乙二醇等物质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水稻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和SOD、POD酶活性下降,脯氨酸、MDA含量增加,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水稻倒二叶中活性物质含量或活性受影响程度越大;喷施壳聚糖、水杨酸、脱落酸和聚乙二醇均能提高低温胁迫下水稻倒二叶中叶绿素含量和SOD、POD酶活性,降低脯氨酸、MDA含量,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水杨酸、聚乙二醇处理提高水稻倒二叶中酶活性和水稻结实率、千粒质量的效果更好。说明,在低温胁迫下可以通过提前喷施水杨酸、聚乙二醇等调节物质来增加水稻体内耐低温能力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或活性,提高水稻的耐低温能力,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叶片的伤害,降低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武都大堡油橄榄园设置3个生草类型(毛苕子、自然生草和清耕)和2个水分(补灌和不补灌)交互的6个处理,研究果园生草及补灌对油橄榄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揭示生草增产提质的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草与灌水处理对油橄榄单株产量、果实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多酚质量分数、果肉生长的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对果实干基含油率、单果质量的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在不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处理较清耕增加油橄榄单株产量8.79%,且该处理下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实体积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此外,生草处理较清耕提高油橄榄果实含油率。在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和自然生草均较清耕提高单株产量,增幅分别为10.56%和5.79%;自然生草条件能显著提高果实横径、纵径、果实体积和单果质量,自然生草处理果实游离脂肪酸、总多酚、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间作毛苕子处理,间作毛苕子处理的果实横径、纵径和体积均显著高于清耕。在不补灌和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的油橄榄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和清耕。根据果实品质综合指数的大小,不同生草及灌水处理油橄榄果实品质高低的顺序为间作毛苕子+补灌自然生草+补灌间作毛苕子+不补灌自然生草+不补灌清耕+补灌清耕+不补灌。综上所述,在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有助于提高油橄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裸燕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喷施0、10、50、10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裸燕麦生长发育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裸燕麦耐热性和生产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施用ALA增加了裸燕麦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干鲜质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中,叶面积、叶宽、干鲜质量、SOD和POD活性均以50 mg/L ALA处理最高,株高、叶长、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CAT活性均以100 mg/L ALA处理最高。在高温条件下,裸燕麦生长受到抑制,喷施ALA可减轻高温胁迫对裸燕麦的伤害,以50 mg/L ALA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下裸燕麦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及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较不施用ALA处理提高13.0%、43.6%、53.5%、39.6%、116.4%、34.5%、54.5%、21.8%、47.4%、19.1%、38.9%、105.4%。  相似文献   

13.
黄希莲  魏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29-2931
研究水杨酸(SA)对Cd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2+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和平均芽长都受到抑制,且Cd2+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同时小麦的SOD、POD活力升高,叶绿体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SA处理提高了在Cd2+胁迫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平均芽长和叶绿素含量,并进一步提高了SOD、POD活力,降低了MDA含量.SA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2+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铅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受Pb2 胁迫的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Pb2 的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随着Pb2 胁迫浓度的提高,“中单9409”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农大108”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增强,而“唐抗5”的SOD活性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不同玉米幼苗通过不同抗氧化酶活性的维持或提高来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望天树的抗寒机理,以2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低温胁迫(0、1、2d,以25℃常温培养为对照)下望天树的生理指标和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0℃)胁迫时间的延长,望天树幼苗叶片中保护酶系统(SOD、POD)、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在0℃处理2d时达到最大值,且均>对照;待温度回升到25℃后,望天树幼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以及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均有所下降。表明望天树苗期叶片在0℃低温胁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0℃处理2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待温度回升到25℃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表明望天树幼苗在遭受低温胁迫后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16.
谢亚军  毛桂莲  白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0-10221,10337
[目的]研究了金银花离体叶片的抗旱性。[方法]采用PEG模拟干旱方法,在离体条件下,用聚乙二醇(PEG 6000)形成渗透胁迫,通过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4个指标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PEG和外源激动素对金银花离体叶片保护酶活性的渗透胁迫影响。[结果]随着PEG浓度增加,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在25%PEG渗透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降低了54.4%。加入外源激动素(KT)后,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升高。在5%PEG渗透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升高了36.2%。[结论]外源激动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PEG的渗透胁迫,这与它们对体内自由基的调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铜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烟草品种(89112和双-70)为试验材料,设置0、0.5、1、5、10 mg/L 5个铜浓度,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铜胁迫下烟草体内丙二醛(MDA)、叶绿素的含量,SOD、POD的活性,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DA的含量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的Cu处理下SOD和POD的活性增加,高浓度的铜处理则抑制其活性;在铜处理浓度低于1 mg/L时,叶绿素含量增加,生物量的积累也有所增加,但是当浓度高于1 mg/L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油菜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提供参考。[方法]以浓度为500 mg/L的铅溶液胁迫下的油菜苗为材料,用浓度为0(CK)、5、10、15、20、25、3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硒对铅胁迫下油菜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低于15mg/L时,油菜的根冠比提高;当浓度高于15 mg/L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根冠比下降。硒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低于10 mg/L)可提高相对SOD、POD、CAT的活性,相对SOD活性的变化最为明显;硒浓度高于10 mg/L时会降低酶活性。硒浓度低于10 mg/L时可增加叶绿素含量;浓度高于15 mg/L时,加剧叶绿素含量的减少。[结论]当浓度低于10 mg/L时,硒与铅呈现拮抗作用;当浓度高于10 mg/L时,硒与铅呈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辽西北地区是玉米早衰的高发地区。通过大田定位施肥试验,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 护酶活性、根系干重和叶片枯黄比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根系干重都呈增加的趋 势,黄叶比例逐渐下降;SOD、POD 活性在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施 氮量240 kg/hm2可明显提高SOD、POD 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干重都达到较高值,黄叶比例最低,有效延缓了玉米 叶片的衰老速度,籽粒产量最高达到9 284 kg/hm2,与无肥对照比较增产40.09%。  相似文献   

20.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水溶性蛋白质、非水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Chl a/b值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水溶性、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丙二醛含量、POD活性上升,SOD和CAT活性降低。三唑酮处理延缓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POD活性的上升,阻碍SOD活性降低,对水溶性蛋白质和CAT作用不明显。表明三唑酮具有减轻青稞离体叶片膜脂过氧化的能力和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