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INTRODUCTIONTeakhasworldwidereputationasthemostdurabletimber .Teakisasun loving ,deciduoustree ,whichthrives,inanywell drainedsoil.Ithasagestation periodofbetween 15and 2 5 yearsde pendingontheregionwhereitisgrown .Owingtodwindlingnaturalteakforests ,teakhasbeenafavouritechoiceforagroforestry .However ,duetoitslonggestationperiod ,teakisnotaspopularasrubberoroilpalm .Neverthelessteakplantingisbe comingpopularinPeninsularMalaysiaandSabah .Witharapidgrowthratetogetherwithitssuperiortimbe…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鸡精(粉)的现状、特点、市场情况、加工方法、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香蕉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GA)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植物NBS类抗病基因保守氨基酸序列P-loop和疏水氨基酸GLPL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香蕉抗镰刀菌枯萎病(4号小种)材料IN21(Musa spp.cv). 'IN21',AA)和Rose(M.spp.cv.'rose',AAA)的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4个RGA,四条DNA片段长度分别为527 bp、537 bp、534 bp和547 bp,分别命名为"RGA-IN1"、"RGA-IN2"、"RGA-Rosel"和"RGA-Rose2"(GenBank Accession:EF488469、EF488470、EF488471和EF488472);同源性分析表明,均与已报道的植物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具有P-loop、Kinase-2、RNBS-B(Kinase-3a)以及GLPL等保守氨基酸序列,属于non-TIR-NBS类候选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4.
5.
乌苏里瓦韦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本研究首次建立一种以乌苏里瓦韦孢子为外植体形成完整植株的体系,得到了乌苏里瓦韦体外扩增的方法。为了探究最佳的孢子萌发条件,设计使用6种NAA和6-BA激素组合探究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然后取孢子萌发得到的乌苏里瓦韦叶片,分别接种到不同浓度的NAA和活性炭的组合培养基中,探究乌苏里瓦韦生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乌苏里瓦韦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是: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2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生根的最佳条件为: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1.5 g/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乌苏里瓦韦的体外繁殖形成完整再生植株的方法,为乌苏里瓦韦的人工繁殖,同时为乌苏里瓦韦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易出现诸多问题,主要针对食品类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种植方式和播(移栽)期对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受以温度为主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两个因素影响, 铃期平均日均 温低于20℃的麦套、 麦后直播夏棉棉铃发育明显劣于正常播种的单作夏棉(铃期平均日均温 大于20℃), 相同播期、 铃期平均日均温均在18℃左右的套夏棉和麦后直播夏棉的棉铃发 育差异较小。 铃期平均日均温在20℃以上的套夏棉、 麦后移栽夏  相似文献   

8.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7(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恢复系缙恢10号为试验材料,经过EMS诱变,对水稻叶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体中发现一个窄叶突变体,表现为叶片变窄、节间变细、结实率降低等一系列突变表型。成熟期的功能叶片宽度为野生型的74.69%,倒一、二、三节的宽度分别为野生型的45.10%、57.38%、74.63%,总叶脉数为野生型的67.36%。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其定位在第3染色体长臂RM14379和RM1442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1cM和3.0cM。因与nal7位于相同的染色体区段,暂命名为nal7(t)。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抗(耐)热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小麦抗 (耐 )热种质材料筛选方法的研究 ,计算冬春抗热总指数 ,确定抗热级别。从 2 0 0份鉴定材料中筛选出抗热级别为 1的 5个品种 (系 ) :97A - 5 ,96 - 171,M 2 4 ,4 47- 13- 2 ,97(6 ) 88,可作为优良抗 (耐 )热亲本材料供抗热育种使用。其中 97A - 5 ,M2 4等还可供大田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1.
秦思思  颜玉娟  曾倩玉 《种子》2020,(2):73-76,81
以醉鱼草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0.4%、0.8%、1.2%、1.6%、2.0%、3.0%等6个浓度梯度的EMS溶液处理12 h、24 h、48 h,旨在探究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醉鱼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筛选最适诱变浓度和时间组合,为后期构建醉鱼草EMS突变群体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高浓度的EMS对醉鱼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长度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发芽率越低,幼苗越矮;EMS浓度为3.0%、处理时间为48 h时,其相对发芽率最接近半致死浓度,为醉鱼草EMS诱变体库建立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从碳链中去除氢,从而产生碳碳双键。利用拟南芥FAD家族基因和茄子基因组数据,对茄子基因中可能含有的FAD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茄子FAD基因家族成员38个,其中FAB亚家族成员5个。对家族成员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各亚家族成员间具有较为相似的保守基因序列和蛋白特性;基因结构分析表明,FAD家族成员间存在着不同的基因结构,但聚为一类的亚家族基因具有进化的保守性;染色体定位显示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5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茄子FAD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叶绿体和质膜上,FAB亚家族则全部定位在叶绿体上。  相似文献   

13.
14.
多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是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pre-mRNA加工机制,是mRNA成熟的一个必经过程。为了解甘蓝BoKIN1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加工情况,本研究从甘蓝全基因组数据库中下载得到BoKIN1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BoKIN1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研究结果显示:BoKIN1基因在花器官中表达最高;然后基于EST文库发现了3个ploy(A)位点,并计算了这些ploy(A)位点在premRNA加工过程中被选择的大致频率情况,结果显示BoKIN1基因在pre-mRNA加工过程中至少有6个ploy(A)位点可供选择加尾,其中AP4位点被选择加尾的频率最高,其次是AP5位点。因此选择AP4位点加尾后形成的mRNA是转录后加工的主要产物。通过本研究我们确定了甘蓝类BoKIN1基因6个选择性加尾位点及其3'UTR的主要产物和次要产物,可对于未来进一步利用这些3'UTR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已报道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基因组序列,分析其基因间隔区(IS)两端的保守区,自行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LRV内蒙古分离物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含PLRVIS的一段369 bp的cDNA,克隆于载体pBS-T中。重组质粒经PCR鉴定、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一步与PLRV其他分离物的同源序列作比对。结果表明:克隆的PLRV内蒙古分离物的IS序列与其他全部已发表的13个全基因组中的IS核苷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最高达到100%,平均为97.90%,高于这13个PLRV全基因组序列96.81%的同源性,说明IS序列不仅在PLRV的不同株系间比较保守,而且在PLRV的全基因组序列中也是相对保守的。研究结果预示,将IS构建成RNA干扰型结构导入马铃薯,将有可能获得抗PLRV多种株系且抗性更高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65-5469
为了解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香石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通过在基本培养基内添加不同浓度的IAA和IBA进行组织培养试验并观察其生根和生长情况,来探索促进香石竹组培苗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结果表明,10%次氯酸钠灭菌4 min时灭菌效果最佳;MS培养基中植株的根长与根数明显高于1/2MS和2MS培养基,而且生根较快,生根率高,植株长势好;1.0 mg/L的IAA和IBA都有利于根的伸长,并显著增加根数,其余浓度促进效果不显著,且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的生长。各浓度IBA处理的植株长势均较好,其中1.0 mg/L的IBA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最有利于香石竹组培苗生根培养。上述研究结果为香石竹切花离体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雄性不育的研究对于开发优质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利用具有推进作用,在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中具有现实意义。本综述总结了大豆的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首先介绍了大豆雄性不育的类型;第二,以雄性不育研究的典型代表植物水稻和拟南芥为对象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控制基因按照雄性生殖器官发育过程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概述了大豆雄性不育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不育基因的遗传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概述了大豆的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