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青海黄牛以及引进青海的良种牛的血红蛋白(Hb)多态性特征。试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对182头青海黄牛、297头新疆褐牛、392头黑白花牛、41头西门塔尔牛和40头杂种牛的血样进行了Hb分型。结果表明:①青海黄牛和新疆褐牛的Hb多态性由Hb~A、Hb~B和Hb~C三个复等位基因组成,显现出HbAA、HbAB和HbAC三种基因型,其中Hb~A和HbAA分别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这似是亚州东部黄牛Hb位点上多态现象的共同特征;②青海黑白花以及引入的西德和丹麦黑白花都只有一种Hb~A基因,显现出HbAA一种基因型;③青海西门塔尔牛的Hb多态性由等位基因Hb~A和Hb~B组成,显现出HbAA和HbAB两种基因型,其中Hb~A和HbAA分别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④新疆褐牛犊牛的Hb~A基因频率低于成年牛以及青海西门塔尔牛的Hb~A基因频率较其它地区为低,提示高原低氧环境对个Hb型有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那曲绵羊和海拔3000米的藏南谷地林芝绵羊进行了部分血液生理常值的对比研究。测定了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液总量、血红蛋白含量与电泳分析、血清蛋白含量与电泳分析等。结果表明:世居高海拔的藏北高原那曲绵羊,其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液总量均极明显高于世居较低海拔的藏南谷地林芝绵羊(P<0.01),而其红细胞容积的立方微米数值较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平均重量较轻。两个不同海拔高度藏绵羊血红蛋白(Hb)均含有HbA、HbB和HbC3种变异体,显现出HbAA、HbAB、HbBB和HbAC4种基因型;并发现高海拔藏绵羊HbAA、HbAC基因型频率和Hb~A、Hb~C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较低海拔藏绵羊HbBB基因型频率和Hb~B基因频率,HbAB型频率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那曲山羊和海拔3000米的藏南山地林芝山羊进行了部分血液生理特性的对比研究。测定了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液总量、血红蛋白含量与电泳分析、血清蛋白含量与电泳分析等。结果表明:世居高海拔的藏北高原那曲山羊,其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液总量均极明显高于世居较低海拔的藏南山地林芝山羊(P<0.001),而其红细胞容积的立方微米数值较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平均重量较轻。两个不同海拔高度藏山羊血红蛋白(Hb)均含有HbA,HbB和HbC三种变异体,显现出HbAA,HbAB,HbBB和HbAC四种基因型;并发现高海拔藏山羊HbAA,HbAC基因型频率和Hb^A,Hb^C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较低海拔藏山羊HbBB基因型频率和Hb^B基因频率,HbAB型频率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洼地绵羊的血红蛋白 (Hb)及血清转铁蛋白 (Tf)位点多胎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①洼地绵羊Hb位点含有 3种表现型即HbAA、HbAB、HbBB ,受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 (HbA、HbB)控制 ,其中HbB 为优势基因。②Tf位点检出 5种等位基因TfA、TfB、TfC、TfD、TfE,组成 9种表现型TFAA、TFAB、TfAC、TfBB、TfBC、TfBD、TfBE、TfCD、TfCE ,其中TfC 位优势基因。③血液蛋白质位点的不同表现型之间 ,母羊产羔数有一定的差异。根据Hb位点 ,洼地绵羊早期应选择HbAB型母羊 ,而HbAA型母羊较差 ,根据Tf位点 ,含有TfE 基因的洼地绵羊母羊产仔数较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垂直板高pH值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1只杜泊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慢α2球蛋白(Sα2)5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杜泊羊的Hb、Tf位点存在多态性,Hb位点共检测到HbA和HbB2个等位基因,构成HbAA、HbBB、HbAB3种基因型,其中HbBB和HbB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基因;Tf位点共检测到TfDD、TfCC、TfBD、TfCD4种基因型,受TfB、TfC、TfD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TfCC、TfDD基因型和TfC、TfD基因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基因。试验未在Alb、Pa和Sα2位点检测出多态性,它们均呈现单态。  相似文献   

6.
东山湖羊保护区湖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东山湖羊保护区100只湖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和血清酯酶(ES)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湖羊Hb和Tf位点具有多态性,ES位点不具有多态性。血红蛋白位点上有HbA和HbB两个等位基因控制的HbAA、HbAB和HbBB 3种基因型,其中HbBB和HbB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转铁蛋白位点上有6种复等位基因TfA、TfB、TfC、TfD、TfG、TfL控制的TfAA、TfAC、TfAD等14种基因型,其中TfCD和TfDD为优势基因型,TfD为优势等位基因;ES只存在ESA表型,不存在ESa表型。以上研究结果对湖羊的保种与选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豫西脂尾羊血液蛋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析了河南豫西脂尾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红细胞蛋白质(Ep)、前白蛋白(Pa)和血清酯酶(Es)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豫西脂尾羊群体中Hb存在3种基因型为HbAA、HbAB、HbBB,它们受HbA和HbB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其中HbAA基因型频率为0.0571,HbAB为0.6286,HbBB为0.3143;HbA等位基因频率为0.3714,HbB为0.6286。Tf存在3种基因型为TfAA、TfAB、TfBB,它们受TfA和TfB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其中TfAA基因型频率为0.2000,TfAB为0.2545,TfBB为0.5455;TfA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3,TfB为0.6727。Ep有EpAA和EpAa共2种基因型,其中EpAA基因型频率为 0.4286,EpAa为0.5714;EpA基因频率为 0.7143,Epa为0.2857。Es基因座有2个等位基因即Es+和Es-,而且Es+和Es-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500和0.4500,有3种基因型Es++、Es+-、Es--的频率分别为0.4250、0.2500和0.3250。Pa上未检测到多态性,它呈现单态。  相似文献   

8.
235头血样,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垂直板电泳检测血红蛋白(Hb)及血清运铁蛋白(Tf)的多态性。研究获得Hb及Tf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Hb~A和Tf~D为优势基因,HbAA型和TfAD型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方绵羊品种血液蛋白质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山东省 4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红蛋白 (Hb)及血清转铁蛋白 (Tf)座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山东 4个地方绵羊品种Hb座位均含有两种基因HbA和HbB,HbB 为优势基因 ,组成 3种表现型HbAA、HbBB和HbAB ;Tf座位共含有 5种等位基因 ,TfB、Tfc 为共有的优势基因 ,小尾寒羊TfD 为最优势基因 ,山地绵羊和大尾寒羊的TfA 亦具有较高的基因频率 ,共组成 1 4种Tf表现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疆喀什地区绵羊血红蛋白(Hb)多态性,试验利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法)对喀什地区不同品种绵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喀什土羊、多浪羊、杂种肉羊、小尾寒羊中HbBB、Hb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06,0.194,0.844,0.156,0.330,0.670,0.800,0.200,其中HbBB为优势基因型;HbB、Hb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3,0.097,0.922,0.078,0.665,0.335,0.900,0.100,其中HbB为优势等位基因。另外,发现等位基因变异体HbC型。  相似文献   

11.
应用醋酸纤维薄膜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四川平武黄牛地方牛种的血红蛋白(Hb)和血清运铁蛋白(Tf)座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武黄牛Hb座位含有3种基因HbA,HbB和HbC,HbC为优势基因,组成5种表现型,同时发现了2头突变个体(基因型暂定为AX型);Tf座位有4个等位基因,TfD1和TfE为优势基因,组成10种表现型;与秦川牛,宣汉牛比较,Hb和Tf座位的不同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都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对引入青海高原的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两品种羊的血红蛋白型与若干生产指标的联系。结果发现,引入青海的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的血红蛋白电泳均分离出HbA和HbB两种变异体,构成HbAA、HbAB和HbBB三种基因型。两品种均以Hb~B基因占绝对优势,其频率分别为0.8976和O.8724。除新疆细毛羊成年母羊组HbBB型羊周岁时的产毛量显著大于HbAB型羊(P<0.05)以外,其余各组不同血红蛋白型绵羊的各项生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洼地绵羊血液蛋白HB和TF多胎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洼地绵羊的血红蛋白(HB)及血清转铁蛋白(TF)位点多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洼地绵羊Hb位点含有3种表现型即HbAA,HbAb,HbBB,受2个等显性等位基因(HbAHbB)控制,其中HbB为优势基因;2,Tf位点检出5种等位基因Tf^A,Tf^B,Tf^C,Tf^E,组成9种表现型TfAA,TfAB,TfAC,TfBB,TFBC,TfBC,TfCD,TfCE,其中Tf^C位优势基因,3.血液蛋白质位点的不同表理型之间,母羊产羔数有一定的差异,根据Hb位点,洼地绵羊早期应选择HbAB型母羊,而bAA型母羊较差,根据Tf位点,含有TfE基因的洼地绵羊母羊产仔数较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方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鸡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红细胞压积(PCV),探讨能否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代替传统方法采集肉鸡相关血液数据。120只AA商品代肉仔鸡常规饲养,15日龄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温(22~24℃)饲养;低温组从15日龄开始以每日1~2℃的速度逐渐降温,到21日龄时,室内温度维持在10~12℃直到试验结束。在28和42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12只肉鸡,静脉采血。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分析仪分别测定RBC、HGB和PCV。结果显示:仪器测定的RBC、HGB不能反映肉鸡血细胞的实际数值,PCV与实际值接近;分别对两种方法测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变化相似,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肉鸡血液RBC、HGB和PCV值在进行组间差异分析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鸡马立克氏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了经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疫苗)免疫和未免疫的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在感染马立充氏疱疹病毒(MDV)后血液部分指标及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后外周血液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PCV)、网织红细胞比例(RCC)和血红蛋白含量(Hb)均呈上升趋势,非免疫攻毒组(Ⅱ组)和免疫攻毒组(Ⅲ组)的WBC、RCC和PCV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组)和免疫对照组(Ⅰ组),Ⅱ和Ⅲ组的RBC和Hb明显低于C和Ⅰ组,Ⅰ和Ⅲ组的RBC和WBC低于C和Ⅱ组,Ⅱ组的PCV除了在第7天显著高于C组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免疫组(Ⅰ和Ⅲ组)血浆MDA含量在攻毒后第7天低于非免疫组(C和Ⅱ组),第14天后便高于或显著高于非免疫组;而免疫组血浆SOD活性在攻毒后第7天低于或显著低于非免疫组,第14天后免疫组和非免疫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雏鸡感染MDV后血细胞的发育成熟受阻,而免疫对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和白细胞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雏鸡血浆中MDA含量的降低与SOD活性的提高对雏鸡抗MDV感染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检测了西门塔尔牛血红蛋白(Hb)和血清运铁蛋白(Tf)多态型,分析了Hb、Tf多态型与产奶量、泌乳期、初配年龄和繁殖效率等经济性状的关系。Hb由A、B两个等位基因控制,表现AA、AB、BB三种类型,A、B两个基因频率分别为0.9306和0.0694。Tf由A、D、E三个等显性基因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2937、0.6915和0.0117,呈现AA、AD、DD、AE和DE五种表现型。HbAA型比AB型305d和90d产奶量分别高103.4kg和76.9kg,泌乳期短38.9d(P<0.01);在TfDD与AD型间,305d和前90d产奶量TfDD分别高389.5kg(P<0.01)和118.8kg(P<0.05),初配年龄TfDD早32.2d(P<0.05),繁殖效率以TfAD好,高3.1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7.
2型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基因组较小,但有较高进化速率的DNA病毒,其是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病原体。到目前为止,PCV2具有5种基因型-PCV2a到PCV2e,但对PCV2流行株的基因序列的检测发现,PCV2的基因型仍在持续的发展。自2012年以来,PCV2d基因型的圆环病毒在北美取代了以前主导的PCV2b基因型感染,同时在中国和韩国也有了类似的趋势。圆环病毒的新兴基因型,其毒力存在增强的可能性,基于PCV2a基因型制备的疫苗,是否对PCV2d基因型圆环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PCV2的生物学特性、抗体变异情况以及其基因进化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总结,从而为PCV2疫苗的开发与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河北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及其毒力,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实验(IPMA)对从保定、唐山和衡水分离的3株PCV2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PCV2-BD1A、TSh1和HSh1.以PCV2 Cap基因为靶基因,运用PCR-RFLP技术对3个分离株进行了基因型鉴定,结果分离株BD1A和TSh1为2H基因型,分离株HSh1为2I基因型,提示2H基因型仍然是当前河北地区PCV2流行毒株的优势基因型.通过与已知PCV2强毒株(PCV2-40895)Cap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推测PCV2-BD1A、TSh1和HSh1 3个分离株均为强毒力PCV2.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复合酶对肉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28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和0.15%的纤维素复合酶。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纤维素复合酶对肉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可提高肉鸡血液红细胞(RBC)数、白细胞(WBC)数、红细胞压积(PCV)、血红蛋白(Hb)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含量,尤其以0.15%酶添加水平效果最好;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MCHC)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天山马鹿清原品系 1 0种血液蛋白位点分布进行了遗传检测 ,结果表明 :Hb、Tf、Alb、AKP、Ptf1 、Pa1 、α -gl、β1 -gl、β2 -gl和γ - gl分别受 1个基因位点上的 3,2 ,1 ,3,5 ,2 ,2 ,4,3和 1个等位基因控制 ;群体的遗传变异性结果表明 ,该品系群体的均质度较高 ,选育已达到比较纯化的程度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Tf和Hb型与产茸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可作为产茸量的遗传标记 ,TfAA、TfCC和HbAB型的产茸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基因型(P <0 0 1 ,P <0 0 5 ,P <0 0 1 ) ,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