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杨酸与CaCl2复配诱导黄瓜幼苗抗复合逆境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为材料,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洒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与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2)复配对盐胁迫、灰霉病菌侵染复合逆境下黄瓜幼苗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SA与CaCl2复配处理使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81%、23.21%,提高了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51%、25.81%,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1.17%、35.45%,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SA与CaCl2复配处理的抗盐效果低于CaCl2单一处理,抗病效果低于SA单一处理。综合作用效果,SA与CaCl2复配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与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2)复配对盐胁迫、灰霉病菌侵染复合逆境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的诱抗作用,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洒的方法,测定了复合逆境下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害指数、保护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BR与CaCl2复配处理使黄瓜幼苗的盐害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91.04%、17.89%;提高了黄瓜叶片中脯氨酸和木质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99%、22.66%;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81%、50.52%;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综合作用效果,BR与CaCl2复配优于BR或CaCl2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3.
脱落酸、水杨酸和钙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津优3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1 mmol.L-1 ABA、1 mmol·L-1 SA和10 mmol·L-1 CaCl2,以喷洒去离子水为对照(CK),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光量子通量密度为100μmol.m-2·s-1)处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前经ABA、SA和CaCl2预处理,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分别比CK降低50.0%、40.0%和47.1%,EL和MDA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小,胁迫初期H2O2含量增加幅度大于CK,但24 h后呈下降趋势,72 h时分别比CK降低27.9%、27.5%和34.4%;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说明ABA、SA和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这种效应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和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以2.5,5.0,7.5mmol/L水杨酸(SA)溶液对4片真叶期茄子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SA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5℃)和空白处理相比,3种SA浓度喷施的幼苗经5℃低温处理2d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大,CAT活性降幅减少,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认为SA处理可增强茄子幼苗的耐寒性,且以7.5mmol/L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黄瓜幼苗第1真叶横宽5cm期,分别用西芹种子的乙醇、丙酮、蒸馏水3种浸提液处理(灌根2次)黄瓜植株后,测定其体内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以研究西芹种子漫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经3种西芹种子漫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植株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水浸提液处理后的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03%~31.27%、28.57%~52.27%和35.71%~47.73%;乙醇浸提液处理后SOD、POD和CAT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83%~43.55%、26.47%~36.53%和25.15%~34.85%;丙酮浸提液处理后的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5.28%~26.55%、20.13%~42.86%和18.19%~38.89%,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经处理后,黄瓜植株体内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清除体内自由氧的能力提高,防止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不受伤害,从而提高黄瓜对其枯萎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津绿1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外源叶面喷施2 mmol/L CaCl_2和1 mmol/L SA预处理对低温下黄瓜幼苗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 mmol/L CaCl+2对低温处理下的黄瓜幼苗SOD和POD同工酶酶带的条数和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明显增强了CAT同工酶酶带的强度;喷施1 mmol/L SA明显增强了低温处理下黄瓜幼苗的SOD1~SOD4、POD1、POD3~POD 6、CAT1和CAT2酶带。暗示钙和SA通过影响抗氧化酶同工酶表达参与黄瓜植株低温耐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增强黄瓜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明确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耐盐性的作用。【方法】采用SA根际注射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对外源SA的生理响应。【结果】外源SA促进了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Pro的积累,最高分别使两者含量提高了110.4%和82.2%。SA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了非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SOD活性。SA使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并与单一NaCl胁迫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n=10,P<0.01)。施用外源SA后,与单一NaCl胁迫相比黄瓜叶片MDA含量和原生质膜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了30.9%和79.9%。SA处理能够显著改善NaCl胁迫下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n=10,P<0.05),有效地缓解NaCl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减轻NaCl对黄瓜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了SA对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7.05%和59.38%,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分别较对照高17.62%、17.62%、32.58%,显示出毒害效应;25~100 mg/L的外源SA处理,能使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SOD及POD活性升高,MDA、电导率及脯氨酸含量下降,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施SA可以缓解废电池对玉米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胁迫,且以SA质量浓度为10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对番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100,300,500mg·L-1),研究了SA对NaCI(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SA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SOD、CAT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分别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增加了27.83%、29.52%、27.83%、 32.39%、51.39%和13.57%;SA处理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降低了11.41%.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减轻NaCl对番茄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1.
脱落酸、水杨酸和氯化钙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氯化钙(CaCl)2、水杨酸(SA)对3叶期的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低温胁迫下(昼温/夜温=(10±0.5)℃(/5±0.5)℃)三种外源化学物质对番茄冷害指数及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和15mg·L-1ABA、1400和1800mg·L-1CaCl2、300和400mg·L-1SA喷施番茄幼苗后,番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冷害指数降低,对冷害具有缓解作用。所有处理中以1400mg·L-1氯化钙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叶面肥对番茄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及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果80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质量浓度为3 g/L的磷酸二氢钾、葡萄糖以及氯化钙叶面肥料(清水为对照)处理对其株高、株幅、干物质总质量以及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株幅和干物质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磷酸二氢钾处理增幅最大,分别增加8.0%、6.1%、8.0%。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番茄幼苗叶片的电解质相对渗透率均逐渐增加,在干旱处理结束时,叶片电解质相对渗透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磷酸二氢钾处理<葡萄糖处理<氯化钙处理<清水对照。综合分析同质量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葡萄糖和氯化钙对幼苗期番茄进行叶面施肥处理效果,以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胜  刘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48-285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翡翠2号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用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蒸馏水,24 h后进行40℃4、8 h的高温胁迫,并测定叶片各生理指标。[结果]经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结论]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西葫芦幼苗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
在提出一种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黄瓜耐热性与其叶片、根系和花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营养生长的耐热性是高温下黄瓜产量形成的重要生理基础,花粉耐热性不能作为黄瓜耐热材料的筛选指标。高温下黄瓜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根系干重与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呈显著线性相关,表明蒸腾降温是黄瓜营养系统避免高温伤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喷施外源ABA、SA、CaCl2处理对低温胁迫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0mg.L-1ABA、1400mg.L-1CaCl2、300mg.L-1SA能够明显地降低相对电导率,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而减轻了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降低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氯化钙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氯化钙(CaCl2)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aCl2能够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干鲜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的积累,从而减轻盐胁迫伤害,促进黄瓜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不同化学方法处理对凤凰水蜜桃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化学方法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及机理,进而寻找一种既有效又适合在广大果农中推广,而且符合食品安全的水蜜桃化学保鲜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的凤凰水蜜桃(Prunus persica)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在冷藏条件(3±1)℃下,分别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钙(CaCl2)、0.3g·L-1的水杨酸(SA)、0.5g·L-1的赤霉素(GA3)单一及复配处理浸泡凤凰水蜜桃15min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整体保鲜效果上来说,复配处理的效果好于单一处理;2%CaCl2+0.3g·L-1SA处理在保持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呼吸强度方面要好于其他处理;2%CaCl2单一处理在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降低失重率方面要好于其他处理。2%CaCl2+0.3g·L-1SA处理的水蜜桃保鲜效果最佳,有效的抑制了果实冷害和褐变的发生,保持了水蜜桃的果实品质;而由于CaCl2成本较低,且方便获得,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因此,利用2%CaCl2进行水蜜桃保鲜则更适合在广大果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