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火炬树果实提取天然食用色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火炬树色素提取方法及工艺,并对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紫外光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火炬松色毒性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证明其作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茶绿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并对该色素的性质、制备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工序——皂化、铜代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NaOH在80℃水浴煮90min是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然后将溶液pH值调为3.0,在80℃水浴煮50min,可使铜代完全;由此法制得的水溶性茶绿色素在pH值为2.2—5.0时,稳定性较好,热及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维生素C对其稳定性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失为一种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3.
板栗壳色素特性与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板栗壳色素的溶解性,紫外-可见光谱,光、热及大气稳定性,部分化学性质、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以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是一水溶性色素。对光、热、大气及部分化学物质稳定,与淀粉和蛋白质染着性好、色率高,与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混用性佳,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棕色色素。  相似文献   

4.
天然食用色素中具有醌类结构的不多,常用的主要有茜草色素、紫草色素、牛舌草色素、酸枣色素、紫胶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等,概述了这几种醌类色素的特性,综述了近几年醌类色素的提取和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类黄酮化合物结构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环能与固兰B试剂或Zt4 发生显色反应,本研究利用此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了沙棘果实中水溶性色素,并对其进行了薄层层析荧光扫描分析。γ  相似文献   

6.
黑莓是树莓的一种,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浆果类经济果树植物,一般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的种类称为树莓,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不分离的种类称为黑莓。黑莓果实为柔嫩多汁的浆果、晶莹剔透、果味酸甜爽口、芳香四溢,在众多水果中别具一格,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黑莓果中的无糖浸出物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从山里红果实中提取出天然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色素耐光耐热,水溶性好,着色力强,且无毒性。本实验提取方法简单,收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着眼于味、香,而且着眼于色、美。因此,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往往含有一些有碍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而渐渐被人唾弃;天然色素来源于植物,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多营养、有特殊风味,且大多数植物色素兼有药效,故为人们所崇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竹类资源的副产品--竹肉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火炬树果实提取天然食用色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火炬树色素提取方法及工艺 ,并对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 ;紫外光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 ;火炬松色毒性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 ,证明其作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研究了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1:1的0.1mol/L盐酸-50%乙醇在60℃恒温浸取2h,提取效率较好。木棉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2 ,Mg^2 ,Ca^2 ,Al^3 ,Cu^2 ,Pb^2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 ,Sn^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还原能力较弱。蔗糖、葡萄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花楸果皮色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楸果皮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花楸果皮含有水溶性的红色素和脂溶性的黄色素;红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而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类色素;黄色素在四氢呋喃中溶解性最好,其次为石油醚,甲醇效果最差;用薄层层析法证实,花楸果皮的乙醇提取物至少含有1种黄色成分和2种无色成分,而石油醚提取物仅含有1种黄色成分;对花楸黄色素的乙醇提取物来说,加大展开剂中石油醚的比例,可以使色素得到更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纳滤法浓缩红树莓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红树莓色素溶液为原料,选取截留分子量为300u的纳滤膜浓缩纯化红树莓色素。以红树莓色素浓缩度衡量纳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温度、压力、进料质量浓度、pH对纳滤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色素浓缩度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通过部分因子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纳滤法浓缩红树莓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优条件为,纳滤温度为30℃,压力为0.6MPa,进料花色苷质量浓度为10.94mg/L,pH为3.12,此时色素截留率为98.26%。动态试验显示,红树莓色素纳滤法浓缩后浓缩度可达3.996。因此,纳滤法浓缩纯化为红树莓色素提取后加工提供了便捷稳定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杜鹃花花色苷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7个杂交组合的父本、母本及其子代共27份杜鹃花样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种花色苷组分,其中,Cy3Ga、Cy3G和成分2、5、14为杜鹃花主要花色苷组分,累积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0%以上;而Dp3G花色苷仅在4份样品中出现.花色苷遗传变异模式的研究发现,Cy3G5G和成分15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成分5、14和Cy3Ga为等效多基因遗传,成分2、4和Cy3G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并以此推测类黄酮3-O-葡萄糖苷转移酶和类黄酮3-O-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的控制模式分别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模式和等效多基因遗传模式,而类黄酮5-O-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花色比对结果显示,Dp花色苷与蓝紫花色呈现具有高度相关,成分14与洋红花色呈现具有密切关系,其余花色苷与大红花色呈现具有一定相关.最后初步探讨了杜鹃花花色的花色苷辅助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天然色素,本试验以细叶百合为试材,研究了其花瓣色素的稳定性。在常温下用90%乙醇-0.1mol/L HCl溶液浸提细叶百合花瓣得到色素原液,然后对该色素液在酸碱性、热、光、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及氧化剂、还原剂等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叶百合花色素能在酸性乙醇溶液中稳定存在,但在高温、直射光、氧化还原剂、碱性环境以及金属离子(Cu2+、Mn2+)条件下不稳定;食品添加剂如蔗糖、有机酸等以及部分金属(Mg2+、Na+、K+、Ca2+)离子对色素没有不良影响。试验证明该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红花檵木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从红花木叶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 ,研究了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色素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坚果果壳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果果壳色素是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性和功能性两大特点。对坚果果壳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以及功能性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坚果果壳色素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光合色素是植物体吸收、转化光能的重要元素。本试验通过对中性盐、碱性复合盐胁迫后几种杨树叶绿素变化情况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随着盐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的变化,测试材料中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桑树(Morus abla L.)为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植物,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1]。桑果(Mulberry)为桑树的果实,含花色苷类化合物,同时含有维生素、糖、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开发天然色素的良好材料[2-3]。天然色素使用安全,色泽自然,多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对保护人们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但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条件下对越橘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越橘红色素热稳定性较差、温度对其影响明显,在70℃时,越橘红色素会受到一定影响;45℃以下低温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低pH值稳定性较好,添加异抗坏血酸钠、三聚磷酸钠可提高越橘红色素的稳定性;金属离子Fe2+和Cu2+使越橘红色素的颜色改变或发生明显的沉淀,而Pb2+、Al3+、Zn2+、Mg2+、Mn2+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