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枫杨为河南省优良速生树种之一,为摸清河南省枫杨分布面积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枫杨资源的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现有枫杨面积12860hm^2,树高第三年进入速生期,速生期为15~20年;胸径第9年进入速生期;材积第12年进入速生期。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枫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枫杨资源的调查及数据分析 ,摸清了枫杨种类、分布面积、产量 ,并提出了营造枫杨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林木的生长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破坏性取样和树干、枝条解析,研究了华山松林木的生长过程和分化特点。结果表明,树冠扩张在8龄以后进入速生期,24龄后逐渐趋于平稳;直径生长在12龄以后进入速生期;高生长在10龄以后进入速生期;材积及生物量在16龄后进入速生期。进入速生期后,林木分化严重,应及时采取抚育措施,以提高华山松林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为花榈木苗木的科学培育管理和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利用 Logistic方程拟合方法,对花榈木1年生实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的年生长发育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榈木苗木的年生长量呈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生长发育节律。花榈木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出苗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持续时间长;生长初期为6月中旬,持续时间短,仅10 d;速生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持续时间长,生长量最大,占整个苗高生长量的56.46%、地径生长量的54.69%;地径比苗高提前10 d 进入速生期,持续时间比苗高短22 d,苗高在8月中下旬还有较大生长生,地径在8月中旬提前进入生长后期,苗高持续生长一段时间后在8月下旬进入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5.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36-137,140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青钱柳生长快,胸径速生期6~16a,树高速生期3~7a,材积速生期6~23a;其连年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7a、第5a和第13a,26a以后进入成熟期。在现行造林密度条件下,10~13a生时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而20a左右需再次进行间伐,以满足林木对营养空间的充分需要。  相似文献   

6.
榆林沙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樟子松生长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玲  廖超英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182-185,204
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的生长过程,并引入了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提高模型精度.在拟合模型的基础上划分出了樟子松生长过程的前慢期-速生期-后慢期.结合拟合结果,对樟子松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区涉及到的5种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生长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以丘间低地和平坦沙地为最早,以沙丘上部为最晚;速生期持续时间以丘间低地为最长,以沙丘上部为最短;沙丘下部、沙丘中部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介于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之间,平坦沙地、沙丘下部以及沙丘中部速生期持续时间介于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之间.樟子松生长状况由好到差的顺序为丘间低地、平坦沙地、沙丘下部、沙丘中部、沙丘上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西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对9个种群油松生长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松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油松各种群1年生苗高、地径生长与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相关性;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高与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早进入速生期。根据Logistic方程将油松各种群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不同种群苗高、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不同,苗高为第26~36天,地径为第26~61天;各种群速生期持续时间占整个生长过程的2/5以下,但速生期生长量占整个生长期生长量的比重不同,苗高变化于48.53%~58.48%,主要集中在56.87%~58.48%,地径占57.59%~57.98%。各种群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与方程拟合的理论生长量间均显示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9和0.9899。各种群苗高、地径速生期生长量与理论生长极值k间均显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73和0.9999。【结论】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准确估测油松生长量以及划分各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年生云南松苗期生长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a生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定株、定期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根据其中参数分析生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地径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苗高生长符合双"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速生期Ⅰ、过渡期、速生期Ⅱ和生长后期;地径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苗高两个速生期为23~34d和89~150d,两个速生点时间为第28天和第120天;地径速生期为141~211d,速生点时间为第176天。(4)苗高、地径的累积生长量均在速生期最大,分别占理论上限值的58.37%和57.85%。(5)苗高、地径的生长表现出异速现象,150d之前苗木主要进行高生长、150d之后则以地径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西兰花苗期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以台绿1号西兰花为材料,对西兰花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分别对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模型、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西兰花幼苗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符合S型生长曲线,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81以上;各指标在播种后8 d陆续进入速生期,播种后33 d陆续进入缓增期,速生期的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以上;依S型生长曲线特点和西兰花幼苗生长特点将苗期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模型验证表明,台绿1号西兰花苗期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西兰花幼苗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速生期(播种后20~33 d)加强肥水管理,在苗龄33 d(四叶一心)时进行移栽定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morifolium."Jinba")生产中出现的植株发育不一致,花枝质量差异大,采收不同期问题,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在同一温、光、水等条件下不同插穗质量对其日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将插穗分为3级,同一级插穗发育出同一级种苗和同一级植株,跟踪调查每一级种苗栽植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建立其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5.2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55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91.012/[1+exp(2.627-0.085t)],r2=0.996;2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6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51 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90.037/[1+exp(2.655-0.082t)],r2=0.998;3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5.8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39 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85.106/[1+exp(2.618-0.081t)],r2=0.996。菊花株高与鲜重的线性关系为Y=0.473x+56.27,r=0.89,株高与到花期之间的线性关系:Y=-1.19x+202.7,r=0.976,株高与地径的线形关系:Y=180.85x-37.71r=0.919。通过插穗分级与分栽,发育出的3类植株群体在株高、鲜重及开花整齐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考虑到产品质量、温室利用率及能源消耗等问题,建议在生产中进行插穗筛选,并剔除第3级插穗。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切花菊各个生长期的特性,为提升温室切花菊质量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枫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枫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乡土树种,但国内外对枫杨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就枫杨生物学特性。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枫杨绿带公路噪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16国道鄂州段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的单行绿带和其双行绿带为研究对象,同步测定公路绿带旁不同距离的噪声值,分析计算出不同绿带后公路噪声传播的最佳模型,为交通噪声的防治及沿线居民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在闽中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湿地松速生期早,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优良树种.湿地松造纸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2517时,可获得较大的蓄积量.通过湿地松生长模型的建立,导出湿地松的适宜经营密度上限.根据湿地松短周期的培育目标,确定出湿地松纸浆林的两种密度模式,即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3247株/hm2,第10年间伐,强度25%,第15年主伐)和不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2438株/hm2,第15年主伐).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松纸浆林的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对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产生重要影响。为对河北省"十三五"粮食安全预测提供参考,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粮食供求平衡,探索河北省粮食安全状况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增强,粮食市场基本稳定,粮食总产量的波动指数在±4%;除2012年外,每年河北省粮食基本供求平稳,略有剩余,粮食安全发展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吉林省属于能源资源短缺地区,近年来能源储量与生产情况不容乐观,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因此,本文针对吉林省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走上能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豆杆黑潜蝇在江苏沿海地区大豆田一年发生4代,不同熟期大豆的受害程度依次为秋大豆>夏大豆>春大豆;该虫的为害大体可分为过渡、扩散和重发3个阶段。豆杆黑潜蝇在大豆播后30~40d首先侵入大豆主茎,播后50~60d才钻入叶柄和分枝,豆株各部位受害程度表现为主茎>叶柄>分枝;从大豆不同播期的虫株率、虫孔数、单株虫道数以及虫道长度等来看,均表现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即播种越迟,受害越重;对于同样的品种和播期而言,前茬为空白茬口豆田的受害程度要显著低于前茬有作物的豆田。  相似文献   

17.
万荣县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直线滑动平均法为主要方法,从1951—2011年万荣县冬小麦产量中分离出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趋势产量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增长迅速,但进入21世纪后产量徘徊不前。分析了气象产量与1957—2011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月资料和旬资料的线性相关性,并结合1981—2011年的冬小麦发育期平均值,找出相关性明显的关键气象要素,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有上年9—11月、2月中下旬和上年11月上旬的降水量和上年11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并对2012年产量进行了预报。这些可为精确估产,合理安排灌溉、小麦生育期评价以及人工增雨服务小麦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依据,特别是抓住关键期进行人工增雨将会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八斑球腹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田内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斑球朱是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1头雌蛛一生产卵80-135粒,卵的孵化率很高,一般为88.66%-96.52%,一生蜕皮4次。在河北省南部丘陵山区1年发生6个完整世代,以第6代成蛛、亚成蛛和第7代幼蛛在各种冬播作物上越冬。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农田施药使八斑球腹蛛种群数量减少,作物长势好其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现在很多农村面临的问题之一。江苏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被很多学者称为"苏南模式"并广泛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江苏省南通市洋口镇的两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