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柳青 《内陆水产》1998,23(7):11-12
1995年笔者在金北乡应集村桥北组分别选用4口面积2hma,水深2.3-2.6m的一类池塘;4口面积2hm2,水深1.9-2.3m二类池塘;又在金湖县鱼种场成鱼三组选用4口面积1.95hm2,水深1.5~1.9m三类成鱼塘,作主养异育银鲫成鱼高产试验。该塘是利用低洼农田和荒废河滩开发的屯水池塘  相似文献   

2.
<正> 1 池塘条件 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0.2~0.66hm~2,水深1.5m左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堤埂坚固,保水性强;池底坚硬、平坦,有一定淤泥。池形应为长方,东西走向,光照充足。夏花放养前10~15d,排干池水,挖去过多淤泥,清除池内杂物,填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右。3月底开始清塘消毒,挖去  相似文献   

4.
1 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 ,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 ,放干塘水 ,经太阳暴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 ,铲除杂草 ,加高加固塘埂。2 鱼塘消毒。鱼塘以生石灰消毒效果为好 ,还能起到施肥作用。消毒要选择晴天进行 ,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两种。干塘法 :每亩用生石灰 75— 1 0 0kg ;带水法 :每亩水深 1m ,用生石灰1 50— 2 0 0kg。消毒后一般 7— 1 0天可放鱼。3 科学放养。根据鱼塘条件、计划产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放养比例和密度 ,要多品种混养 ,合理放养密度 ,要提高优质鱼 (如异育银鲫、鳊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翘嘴红鮊作为名贵淡水养殖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实践证明,在池塘、大水面中主、混养翘嘴红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Ⅰ龄大规格鱼种供应是商品鱼养殖的瓶颈。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每只池塘面积2000m2左右,水深1.5~1.8m。清塘消毒一般在5月上旬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20d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15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施肥培饵夏花放养10d前,经过滤注水至…  相似文献   

6.
陈莹 《内陆水产》2003,28(12):26-26
一是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适,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二是鱼塘消毒鱼塘以生石灰消毒效益为好,还能起直接的施肥作用。消毒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两种。干塘法:每667米2用生石灰60~75千克,塘中须留有6~10厘米积水,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均匀分布;带水法:每667米2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把石灰浆全塘均匀泼洒。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鱼。三是合理放养根据鱼塘条件、计划产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放养比例和密…  相似文献   

7.
鱼种放养是池塘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鱼种放养的好坏直接影响饲养过程中鱼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现将技术介绍如下:l鱼种放养的各项准备工作11清整池塘排干池水,挖去过深的塘泥(一般要求保持1520cm厚的底泥)除去池边杂草。l.2ih毒池塘每667m2用75k  相似文献   

8.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9.
魏成军  王跃臣 《内陆水产》1997,22(12):14-14
为了充分利用和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6年在地区朝城镇鲁西渔业开发公司渔场的0.8hm2水面进行了池塘养鱼双季双吨高产试验,并取得满意效果。第一季成鱼每667m2产鱼1739kg,净产1500kg,其中建鲤净产1275kg,每二季鱼种每667m2产1023kg,净产1002kg其中建鲤851kg,总收入28.89万元,每667m2纯收入1.03万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池塘条件所选鱼塘,是全场较好的塘,水深2-2.5m,靠北向南,日照长,阳光足、水源好,能排能灌,池底平坦。面积2000-3000m2,每池配备3kw增氧机1台。2鱼种投放鱼种投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初春季节章丘市的成鱼塘中频频发生气泡病,重病塘鱼类死亡率达到20%,危害较大。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1郾池塘条件:气泡病在本市多发于淤泥较厚的精养高产塘。发病期间池塘水深0.6~1米,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源为地下水和引黄水,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2郾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3~4月份,3月中旬~4月上旬、水温6~10℃时为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偶有发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此病,草鱼鱼种和成鱼受危害最大,同池的鲢鳙鱼、鲤鱼次之,重病池鱼类发病率达到80%,治疗不及时病鱼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11.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在2006年开始引进黄金鲫试养,根据传统的生产形式和养殖习惯,于2009年初设计了以黄金鲫苗种培育、鱼种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塘套养南美白对虾、商品鱼当年养成四种养殖模式作为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鱼塘总面积122亩,其中用于鱼种培育模式2个塘口、面积15亩,鱼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5个塘口、面积43亩,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2个塘口、面积22亩,  相似文献   

12.
1 池塘条件 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殖青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1hm~2,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维持在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20cm,排水口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75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后向池塘注水50—70cm,注水时要经过40目筛绢网过滤,严防野杂鱼虾进入池中,放养前7天左右每亩施有机  相似文献   

13.
“冬至”至“立春”是淡水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比较稳定,鱼种体质坚实,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能提前适应周围新的环境条件,有利开春后迅速生长。冬季放养鱼种,必须把好“十关”。1鱼塘改造关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2鱼塘消毒关鱼塘以生石灰消毒效果较佳,还能起到直接的施肥作用。消毒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干塘消毒先将塘水大部分放掉,留水5~10cm,用100kg/667m2生石灰水溶…  相似文献   

14.
1995年笔者在金北乡应集村桥北组分别选用4口面积2hm2,水深2.3-2.6m的一类池塘,4口面积2hm2,水深1.9-2.3m二类池塘;又在金湖县鱼种场成鱼三组选用4口面积1.95hm2,水深1.5-1.9m三类成鱼塘,作主养异育银鲫成鱼高产试验。经试后在我县推广面积已达500hm2以上。该塘是利用低洼农田和荒废河滩开发的池塘。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条件:一、二类池塘开发不久,淤泥深0.05-15cm,池埂宽大,三类塘已有近十年养鱼历史,淤泥深20-40cm,池埂较窄,每口池塘都配备一台8时水泵和12匹马力柴油机,进排水方便,溶解…  相似文献   

15.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场为了提高低产鱼种池塘养殖效益,进行低产鱼种池塘混养河蟹试验。一般每亩产鱼种350千克左右,成蟹30~45千克,比单纯养鱼种提高养殖效益1500~2500元,现笔者将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的准备工作要求池面积为0.5~1亩,水深0.8~1.5米、最高时能达2米,保水性能好,周围  相似文献   

17.
鳜鱼当年养成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桂庆 《淡水渔业》1999,29(10):35-36
利用4口面积为2-5亩的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将5月下旬繁育的体长达到2cm左右的鳜鱼苗直接进入饵料培育池,养至7月中下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分疏分级后进行鳜鱼成鱼养殖。当年年底,亩产上市的商品鳜鱼180千克;饵料鱼池亩产饵料鱼250千克,产青虾32千克。亩平利润3500元(含配套池)。1池塘条件养殖池具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排灌分流,配置有提灌水设施的增氧设备。4口池塘每池面积2-5亩,常年保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需清淤晒塘消毒,通常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2饵料鱼培育鳜鱼的捕食范围狭…  相似文献   

18.
刘宗进  赵爱学 《齐鲁渔业》2003,20(11):20-20
鱼种并塘越冬后,一些空闲鱼种池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用来培育鱼种。这些鱼种池,如果能巧妙利用起来囤养成鱼,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1.提早腾塘放鱼,加强管理 鱼种并塘后,及时囤放成鱼,放养鲢、鳙、鲤、鲫为最好,每亩放300克左右的鲢、鳙450条;鲤、鲫200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1990年获得养殖成鱼和鱼种双丰收。全场354亩成鱼养殖池塘总产鲜鱼58.4万公斤,平均亩产1652公斤,比上一年每亩净增113公斤,增长7.3%;125亩鱼种池总产鱼种17.6万公斤,平均亩产1410公斤;另外还有122亩鱼塘实施成鱼和鱼种两茬养殖,总产成鱼10.3万公斤,平均亩产成鱼342公斤,其中一口10.5亩的成鱼高产塘,总产鲤、鲢、鳙鱼3.7万多公斤,平均亩产达到3500多公斤,创北方地区池塘养鱼单产新纪录。全场养鱼创利税  相似文献   

20.
<正> 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可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一举两得。1 套养方式1.1 成鱼池套养 饲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0.33~0.67hm~2,水深2~2.5m。一般每667m~2套放一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