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超滤法分离鹿血抗氧化肽提取液,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鹿血抗氧化肽。通过不同肽段清除DPPH自由基、亚铁还原能力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得出分子质量3 ku肽段抗氧化性最强,其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陕西和云南油菜蜜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陕西和云南不同产地油菜蜜总酚含量及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油菜蜜的总酚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p0.01),陕西油菜蜜的总酚含量均高于云南油菜蜜,在相同浓度下,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明显高于云南油菜蜜。两个产地油菜蜜的总酚含量与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但与ABTS+的清除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不同采收期艾蒿水提物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料液比(艾蒿:水)1:15(g/mL),70℃水浴4 h制备艾蒿水提物,测定不同采收期艾蒿水提物中多糖、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并测定艾蒿提取物对Fe3+的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力。结果发现,8月份艾蒿水提物中多糖、黄酮和多酚的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能力也最强,而6、7月份和9月份艾蒿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低。研究表明,艾蒿水提物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受采收期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其他月份相比,8月份收割的艾蒿更适宜制备艾蒿水提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甲醇溶液作为提取试剂,以山奈酚和抗坏血酸为参照物,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 (FRAP) 研究了番木瓜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种方法提取总酚产率较高,并且番木瓜叶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一步试验表明木瓜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溶液中总酚的浓度成正比关系。该研究不仅能提高番木瓜的整体利用价值,还为果叶等废弃物利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紫花苜蓿中槲皮素、木犀草素、染料木素、芒柄花黄素等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分别测定了紫花苜蓿中不同黄酮成分的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苜蓿中的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抗氧化能力最强,而染料木素的抗氧化能力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相对较弱,芒柄花黄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省份(甘肃、山西、内蒙古、新疆、辽宁)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和4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山奈酚、槲皮素、芦丁)含量|利用DPPH•清除率、O2-•清除率、 ABTS+•清除率、还原力指标对沙棘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沙棘黄酮缓解畜禽氧化应激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5个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低依次为甘肃GS(4.68%)、山西SX(3.54%)、内蒙NM(2.85%)、新疆XJ(1.94%)、辽宁LN(1.23%)。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在5省份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山奈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芦丁在新疆XJ和辽宁LN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较高。(2)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和DPPH•、O2-•、ABTS+•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浓度遵循剂量-效应关系。(3)小果沙棘叶总黄酮与还原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异鼠李素与DPPH•清除力的IC50值、还原力的EC50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及其组成均存在差异,其中甘肃GS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山西SX小果沙棘叶总黄酮次之。 [关键词]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野坝子蜜、油菜蜜、苕子蜜、野藿香蜜、茴香蜜等5种单花种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酚含量、还原力以及对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体外清除能力。结果显示,5种蜂蜜的总酚含量和还原力有差异。总酚含量范围从143.962±14.600μg/g到376.376±13.180μg/g;0.1g/mL蜂蜜样品浓度的还原力范围从0.209±0.002到0.365±0.031。5种蜂蜜均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清除率随蜂蜜样品浓度增大而提高。蜂蜜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总酚含量、还原力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从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4个方面研究黄芩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黄芩多糖对上述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清除作用,其还原力较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略低于VC;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强于VC,EC50为0.261 mg/mL;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VC,EC50为0.724 mg/mL。结论:黄芩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抗氧化活性,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设定葛根、枳椇子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确定葛根、枳椇子最优配比解酒组合物,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最优配比组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72.24mg/g;枳椇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15mg/g;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对ADH和SOD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葛根和枳椇子配比为8∶2时,ADH和SOD活性最高;葛根、枳椇子组合物能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前两者IC50分别为0.038mg/mL、0.697mg/mL,总还原力最高为1.171。说明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最佳配比为8∶2,最优配比组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葛根、枳椇子组合用于解酒及抗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测定黄连与黄连须、黄连茎叶主要生物碱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采用HPLC分析比较黄连及黄连须、黄连茎叶中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差异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与总还原力试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发现小檗碱、巴马汀含量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药根碱、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为黄连>黄连须>黄连茎叶;总还原力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为黄连茎叶>黄连>黄连须;总还原力与各峰均有较强相关性,·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与4号峰相关性较强。说明黄连茎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黄连须与黄连茎叶均有一定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不同李种质果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21个李种质为试材,测定果皮中总酚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李果皮中酚含量丰富且不同种质间差异明显,不同李种质果皮中总酚含量为66.39~560.81mg/100g,平均含量224.23mg/100g,变异系数为48.24%,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中含量较高,玉皇李含量最低;李果皮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和布尔班克。果皮中总酚含量与DPPH、FRAP和ABTs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抗氧化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FRAP、DPPH/ABTs和FRAP/ABTs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方法可作为李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评价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测定5种乳酸发酵醪和紫甘薯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紫:甘薯乳酸发酵后抗氧化能力轻微增强,总抗氧化能力达200.18mg/mL,添加量为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6.99%,与紫甘薯醋抗氧化能力相当。5种乳酸发酵醪中,紫甘薯乳酸发酵醪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测定5种乳酸发酵醪和紫甘薯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二苯代苦昧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紫:甘薯乳酸发酵后抗氧化能力轻微增强,总抗氧化能力达200.18mg/mL,添加量为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6.99%,与紫甘薯醋抗氧化能力相当。5种乳酸发酵醪中,紫甘薯乳酸发酵醪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英一  王宇  杨伟光 《草地学报》2018,26(3):757-763
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苜蓿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总黄酮得率为6.43 mg·g-1。苜蓿叶总黄酮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苜蓿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608 mg·mL-1。超声提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紫花苜蓿叶总黄酮方法。超声优化的苜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经济、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野生水果资源丰富,为发掘云南野生水果中的强氧化特性及其它优异特征,本文分析了从云南各地采集的22种野生及栽培水果类材料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糖、蔗糖、蛋白质、总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这些不同水果中,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刺萼悬钩子抗氧化性最强,有着比较好的开发前景。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抗氧化性和水果中总黄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总抗氧化性之间也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更多结果有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8.
从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羟自由基(-OH)三方面,对柞蚕丝胶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5%柞蚕丝胶溶液和其胰蛋白酶酶解液,DPPH清除率分别为49.96%、10.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分别为20%、40%;羟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40%、64%。试验表明,柞蚕丝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