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微量凝集(MA)和补体结合(CF)试验跟踪检验免疫接种牛肺疫I系兔化弱毒菌苗的牛血清证明.MA和CF的阳性检出率都是100%,但MA的出现早于CF,而且MA操作技术简易,节省诊断液,适合牛肺疫普查试用。  相似文献   

2.
补体结合(CF)试验是进行人、畜传染病诊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终点判定明确.尽管操作复杂,目前仍广泛应用。但CF试验结果会因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受到影响。通过三年对10236份牛血清按1979年部颁“动物疫病检疫规程”进行牛肺疫CF试验结果观察,体会到有许多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体是一种效价很不稳定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补反试验中补体的质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为解决在牛肺疫监测、输出、输入检验中所用补体效价可靠,提高补体利用率,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笔者应用澳大利亚布病补反试验中Richardson(理查森)法贮存补体,并在牛肺疫补反中测定效价,同时用保存补体和新鲜补体对同批牛血清进行牛肺疫补反比较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材料和方法1、牛肺疫补反抗原:成都生药厂产,批号8701—2。2、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均系成都生药厂产,批号均为8601。被检血清:系采自珠日河牧场牛血清。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79届年会通过决议,认可中国为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国家。据中国驻OIE代表、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介绍,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严重,目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有流行。OIE将牛肺疫列为4种国际认证疫病之一。20世纪30~40年代,牛肺疫曾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大范围流行。1949年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牛肺疫消灭工作,通过采取免疫、隔离、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牛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自1980年以后临床上再未见到过牛肺疫病牛,为了判定是否巳消灭了牛肺疫,并给今后防制牛肺疫提供依据,从1988年起至1991年,我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同时,开展了血清学、细菌学、病理组织学、解刮学的实验室检验工作。四年共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黄牛、奶牛、牦牛13424头,检出阳性33头,平均阳性检出率0.25%;用微  相似文献   

6.
某地牛肺疫的流行,早为人所熟知,1938年和1947年曾大规模流行,解放后每年亦有零星发病,1958年春在防治牛肺疫的过程中,系统地解剖了肺疫尸体46例(病理材料分出牛肺疫病原菌多株,进行牛及绵羊人工感染均成功)兹将其病理解剖变化综合简述于后,供同道参考,欠妥之处,请予指正。外部观察:尸体皆侧卧死亡,右侧卧较多,被毛粗乱,极度消瘦,轻度臌气;有时腹下胸前及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91年10月开始在铁路运输育肥牛检疫中,运用半微量补反(总量0.5毫升)诊断牛肺疫。经过8个多月的反复实验,在不改变《牛肺疫补体结合技术操作试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补反)判定标准的前提下,共检测育肥牛血清1677份;并对180份被检血清与规程补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  相似文献   

8.
研究鱼腥草多糖(houttuynia cordata polysaccharide,HCP)对MA104和MARC145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梯度浓度的鱼腥草多糖对MA104和MARC145细胞促生长最佳浓度剂量范围和毒性剂量.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HCP,得糖率为8.18%;分别采用MTT法和细胞平板计数法绘制MA104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甘肃省陇南地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流行观状,我们于1992年5月6日至6月8日在该区对不同牛种进行了血清学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诊断液牛肺疫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血清(批号9203)、阴性血清(批号9101)、抗原(批号9101)、溶血素(批号9001),均为成都药械厂生产。冻干补体(批号9102),为黑龙江生物药品厂生产。2.5%红细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对我市六个区县和八个农场(末接种过牛肺疫疫苗)的1428头牛血清进行了牛肺疫血清学调查。结果,有19份血清(黄牛13份,奶牛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军粮城农场为1/8阳性(阳性率12.5%);武清县为15/334阳性(阳性率4.4%);红光农场为1/386阳性(阳性率0.39%);蓟县为1/265阳性(阳性率0.27%)。汉沽区和北辰区虽未检出阳性,但各有2份被检血清出现轻微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牛肺疫流行情况 我省建国前无牛肺疫流行记载,建国后我省牛肺疫发生过3次较大流行。首次流行发生于1956年秋,因原安阳地区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从内蒙古购牛302头,未经检疫和隔离观察销到汤阴县、内黄县、林县等地引起牛肺疫流行。到1958年疫情扩散蔓延至长垣、滑县、濮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林县、安阳县、淇县、浚县、安阳市郊区、温县11个县,23乡(镇)。70个村。根统计,发生病牛996头,死亡牛610头,致死率为61.4%。造成经济损失110万元。第二次流行发生于1959年9月,商丘地区柘城县李元公社郑寨村  相似文献   

12.
采集中国大白兔的桑椹胚共545枚,采用OPS法,配制VSⅠ和VSⅡ两种冷冻液,分别冷冻兔的桑椹胚265枚和280枚,解冻后胚胎回收率分别为93.6%(248/265)和92.8%(260/28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解冻后胚胎形态良好率分别为95.2%(236/248)和94.2%(245/260),两者差异显著(P<0.05)。将解冻后形态良好的210枚桑椹胚分别移植到15只受体母兔体内,结果有8只母兔妊娠,妊娠率为53.3%(8/15),妊娠受体内移植胚胎数为110枚,产仔数占移植胚胎数的33.6%(37/110)。用VSⅠ冷冻的100枚桑椹胚移植到7只受体母兔体内,妊娠率为57.1%(4/7),产仔率为35.7%(20/56);用VSⅡ冷冻的110枚桑椹胚移植到8只受体母兔体内,妊娠率为50.0%(4/8),产仔率为31.5%(17/54)。无论妊娠率还是产仔率,VSⅠ都高于VSⅡ,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选取12头杜大长三元杂生长猪进行消化试验,随机分成3组。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Ⅱ、Ⅲ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复合饲用抗生素和1%中草药添加剂复方B,以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与小肠绒毛生长的影响,并与饲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Ⅲ的DM、CP、CF和ASH表观消化率最高,其中CF和ASH表观消化率比组Ⅰ提高13.09%(P<0.05)和6.76%(P<0.05);组Ⅱ的EE和GE表观消化率最高,组Ⅱ、组Ⅲ的EE表观消化率与组Ⅰ差异显著(P<0.05)。组Ⅲ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和C/V值最大,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绒毛的形态与生长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30%:70%。研究TMR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增加,CF、NFE、NDF和ADF表观消化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试验Ⅱ组CF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和Ⅳ组;试验Ⅲ组NDF表观消化率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Ⅱ的ADF表观消化率组较高,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比较发现,当TMR日粮中粗饲料比例在60%~65%时各试验组CF、NDF、ADF和NFE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即碳水化合物消化利用最充分。因此,TMR的精粗比例为(40%:60%)~(35%:65%)是中产奶牛TMR较适宜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6):60-60
5月24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79届年会通过决议,认可我国为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国家。2010年11月,OIE专家来华对我国牛肺疫消灭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评估了我国牛肺疫监测能力,核查了牛肺疫监测控制工作的规范性。在本届OIE世界代表大会召开前,OIE动物疫病科学委员会专家表示,中国在牛肺疫防控方面工作扎实、组织部署严密,已在全国消灭牛肺疫,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驴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的5~6月龄公驴驹30匹,体重(88.21±5.79)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匹,分别饲喂消化能一致而CP水平分别为12.10%(Ⅰ组)、13.95%(Ⅱ组)和15.87%(Ⅲ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其中前31天为试验前期,后29天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Ⅰ组的粗脂肪(EE)和碳水化合物(CHO)的表观消化率有高于Ⅱ、Ⅲ组的趋势(P=0.083、P=0.077)。2)Ⅰ组的钙、磷摄入量极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Ⅲ组的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摄入量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Ⅰ、Ⅱ组的粪中磷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的粪中ADF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Ⅱ组的尿中钙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尿中磷含量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3)Ⅲ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Ⅲ组的粪氮和沉积氮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的尿氮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Ⅲ组的尿能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4)试验前期,Ⅱ、Ⅲ组的血清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的血清补体3(C3)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试验后期,Ⅱ、Ⅲ组的血清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的提高增加了CF、ADF摄入量及氮的摄入量、沉积量,提高了血清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钙、磷的摄入量及EE、CHO的消化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同时降低了能量利用率,对钙、磷、CF、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的消化代谢无影响。本试验条件下,驴驹饲粮的适宜CP水平为12.1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测定饲料粗纤维(CF)含量的方法,同时评价聚酯网袋法测定饲料中CF含量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试验采用聚酯网袋法、传统法(GB/T6434—2006)和Ankom纤维测定仪法,分别测定了豆粕、小麦麸、米糠粕、苜蓿、花生秧等18种饲料中CF的含量;不同地区10个实验室同期用聚酯网袋法测定小麦麸、米糠粕、葵花籽粕、猪配合饲料、兔颗粒配合饲料、苜蓿、花生秧、稻壳8种饲料样品中CF含量,用于检验该法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结果表明:聚酯网袋法测定饲料中CF含量的结果与传统法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该法正确度高。实验室间聚酯网袋法测定小麦麸等8种饲料中CF含量的结果重复性变异系数在1.45%~3.64%,再现性变异系数在1.79%~5.64%;重复性限在0.57%~1.99%,再现性限在0.88%~3.47%,表明该法精密度高。综上所述,聚酯网袋法测定饲料中CF的含量,具有成本低、时间短、效率高、正确度和精密度高的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样品中CF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RT—PCR和RFLP对我国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 对引物分别对4 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标准毒株(Gray、M41、H120、MA5)和5 株国内地方分离株(KF8、18KF7、QF3、XF7、XF18)进行RT-PCR,结果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片段。对此2 种PCR 产物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分别用3 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fⅠ、PvuⅡ)进行酶切,根据不同的酶切图谱将测试的IBV 毒株分为不同的基因型。2 对引物的PCR 产物酶切分型结果基本一致。9 株IBV 毒株分为3 种基因型,即H120、M41、XF7、XF18、MA5 和KF8 属于Ⅰ型,Gray 属于Ⅱ型,QF3、18KF7 属于Ⅲ型  相似文献   

19.
牛肺疫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引起的对牛危害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国际兽医局将本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 ,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本病几乎在所有养牛的国家都曾有发生 ,造成巨大损害。 1918年由苏联传入黑龙江省 ,至 2 0世纪 6 0年代初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为了摸清黑龙江省牛肺疫的现状 ,从 1984年起分三个阶段 ,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历史上牛肺疫的发生与防制情况做了深入调查 ,为确定我省消灭牛肺疫奠定了理论基础。1 临床调查1984年起 ,已调查了 12 0 6个乡 (镇 )、110 0 0个村屯 ,通过历史性回顾 ,查…  相似文献   

20.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检测114匹份补体结合反应(CF)或琼脂扩散反应(ID)阳性马、骡血清,结果全为阳性,而单用CF和ID,其阳性率分别为47.4%和71%;检测1000匹份健康马骡和27匹份类症病马血清,结果全为阴性。在传贫检疫中,同时以ID和IFA对3625匹马、骡血清进行检测,结果IFA多检出4匹。对此4匹马、骡经多次用CF追试,其中3匹为阳性,1匹经调查曾注射疫苗,未再继续追试。应用上述三种方法对100匹注射疫苗的马、骡、驴的抗体阳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IFA44%,CF25%,ID%。IFA法最终判定以需2小时,节省抗原材料,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