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和环境条件对侧耳属3个主要栽培种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培养特性的影响,明确了侧耳属3个种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平菇为25℃、杏鲍菇为30℃、秀珍菇为25℃;最适pH值,平菇为6~7、杏鲍菇和秀珍菇均为6;最适碳源,平菇为果糖、杏鲍菇为淀粉、秀珍菇为葡萄糖;最适氮源,平菇和秀珍菇为酵母膏、杏鲍菇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2.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的袋栽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一些传统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我站引进了秀珍菇这一新品种,它属于侧耳属中的糙皮侧耳种,虽然子实体和平菇相似,但比传统的平菇肉质鲜嫩,口感好。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秀珍菇的试验栽培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菌株 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1 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用棉籽壳培养料,其配方为:棉壳83% ,麸皮10 % ,石灰3% ,石膏2 % ,过磷酸钙2 %。1 3 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的工艺流程为:确定栽培季节→原料处理→装袋→灭菌→冷却…  相似文献   

4.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袖珍菇、环柄侧耳、姬平菇和小平菇等,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其外形悦目、菇香浓郁、上口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近年来,为确保秀珍菇货源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现了利用制冷和加温设备进行周年栽培的设施,这对于一般的农户而言投资较大,较难实现。瓯海区泽雅镇麻芝川村有一个闲置多年  相似文献   

5.
以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甘蔗渣栽培的4种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EAA),分析比较呈味氨基酸(FAA)、芳香族氨基酸(AAA)和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等指标,评价不同颜色侧耳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金顶侧耳的氨基酸含量、AAA含量及AAS最高;红平菇的EAA、CS、SRC、EAAI和BV最高;秀珍菇的粗蛋白含量、BCAA含量、FAA含量和NI最高;而这些指标中评分最低的均为白色平菇。4种不同颜色侧耳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模式值,但低于标准卵清蛋白,金顶侧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而白色平菇,红平菇和秀珍菇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不同颜色侧耳氨基酸和蛋白质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渣栽培的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氨基酸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彩色侧耳(黄色金顶侧耳、红平菇和灰黑色秀珍菇)的营养价值比白色平菇高。  相似文献   

6.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7.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也称肺形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通过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鉴别应用,秀珍菇被定位为与凤尾菇同属肺形侧耳的变种[1~2]。20世纪90年代,秀珍菇由台湾一栽培菇场通过改变凤尾菇的栽培工艺,并进行多代菌种自然变异筛选和多次工艺改进定型,形成规范化生产与商品化名称。1998年,由台湾同胞引种进入上海市和福建罗  相似文献   

8.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印度鲍鱼菇,别名环柄斗菇,蚝菇,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凤尾菇一个种类。近年来,我们生产中筛选了“农秀1号”秀珍菇菌株,发现它无论在食用价值、栽培、产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优点,菌丝生活活力旺盛具有极强的腐生能力,可以在木屑、棉子壳、秸秆和其它多种植物废渣  相似文献   

10.
孙育红  郭倩  张军 《食用菌》2004,26(5):45-46
随着我国平菇属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品种在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在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过程中,病情严重,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为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在上海南汇康桥等地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消毒剂——菇安消毒剂(中试产品,其主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侧耳属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3个主要栽培种母种的不同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酶活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表明侧耳属3个菌种的母种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落萌发时间延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长势减弱,生物学效率降低,出菇污染率升高。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平菇木聚糖酶酶活性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性几乎不变;杏鲍菇3种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秀珍菇淀粉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2种酶酶活性几乎不变。研究证明侧耳属3个栽培种母种保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2.
平菇新品种--秀珍菇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不同地区称渭的平菇所指生物学种不完全相同,但是总体上说,俗称为平菇的食用蕈菌包括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rucopiea)、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和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分别俗称为灰平菇、姬菇、白平菇和凤尾菇。近年市场上出现了名为“秀珍菇”的蕈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屑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秀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照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予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平菇等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予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予壳对照,其中平菇、姬菇的产量分别比全一枝黄花配方增加19.05%、44.6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秀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此外,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73.07%,平菇高达117.04%,秀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正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侧耳等,是平菇的一个变种。因品种引进来源不同,中文名称也不同,如紫孢侧耳、黄白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等。国内大部分省区生产以紫孢侧耳为主,其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ex.pers.)Roll]。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是商品名,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目前,秀珍菇在我国大陆的栽培与研究仅有10年左右,栽培技术正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试验推广阶段.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营养丰富;二是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三是节约杂木资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秀珍菇菌株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及日本,有不同出菇温度范围的菌株,而且各个菌种单位自己筛选,然后编号,菌种编号较为混乱.在浙江平阳县科技局的支持下,笔者进行适应平阳栽培的优良当家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秀珍菇也称小平菇,姬菇,环柄侧耳。我所于2001年3月与延平区中洋村农技站杨昌焰协作,生产秀珍菇70,000袋,产量质量较理想。现将秀珍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株选择菌株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关系生产的成败,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菌株很多,福建省目前用的日本小平菇品种也是较为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芡实壳粉碎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芡实壳为主要原料配制6个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和秀珍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以芡实壳为原料适合平菇与秀珍菇栽培的培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2种蘑菇均能在以芡实壳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达到132.2%和97.3%,而相同蘑菇不同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别。综合分析,选择芡实壳粉碎料30%(配方3)和芡实壳粉碎料45%(配方4)分别作为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新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8.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秀珍菇又名白平菇 ,其学名为黄白侧耳。秀珍菇菇形秀小、白漂 ,口感柔嫩 ,美味爽口 ,营养丰富 ,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 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 ,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品种来源不同 ,部分秀珍菇品种表现特征稍有差异。据卢政辉等报道 ,秀珍菇有两个菌株 :一是引自日本的“小平菇” ,出菇温度 8~ 2 4℃ ,菌盖灰色 ,成熟后色白 ,丛生柄短 ,产菇集中 ;二是引自台湾的小平菇 ,出菇温度 8~ 2 4℃ ,菌盖浅灰色 ,单生、柄短 ,中生或偏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 .1 营 养 栽培…  相似文献   

19.
桑枝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利用桑枝屑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可行性和适宜的添加比例,并分析其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各配方栽培秀珍菇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平菇,其中配方B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其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1:3.10,其次是配方C,达到1:3.04;而栽培平菇投入产出比是配方C最高,达到1:2.16,其次是配方B,达到1:1.82。  相似文献   

20.
陈生良 《食用菌》2007,29(4):46-46
秀珍菇外形悦目,质地鲜嫩,口感好,无平菇的腥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栽培效益好。我场自2004年开始进行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3年的摸索,基本掌握了秀珍菇夏季出菇栽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