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大麦生产、需求与育种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概述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啤酒和饲料大麦原料的需求,指出了我国大麦生产和育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对大麦生产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啤酒工业的发展,对大麦育种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快大麦产业化进程,培育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便成为大麦育种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驻马店市大麦育种工作,提出了该市发展大麦高产育种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1934年美国人Johanson首先发现大麦单倍体植株,由于当时自发和诱发单倍体频率太低,不能用于育种。自1970年加拿大Kasha和Kao等人第一个报道大麦单倍体人工生产方法以后,近十多年来大麦单倍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有十几个国家在从事这一研究,已经发现四种生产单倍体方法,其中以球茎大麦法的效果最好,研究得也最多。单倍体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进到了育种应用阶段。本文主要介绍近期国内外应用球茎大麦法生产大麦单倍体的技术及其遗传育种的研究成果,供从事大麦育种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草原三省的考察 ,重点报导了这两个国家大麦生产概况 ,啤酒大麦育种及推广的品种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大麦种质资源和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以及他们有关啤酒大麦产业化管理情况 ,并对我国啤酒大麦育种和种子产业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学术交流和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开发四川盆地大麦生产,四川省重庆市潼南县农业局利用有关大麦专家、教授来潼南考查大麦生产与科研的机会,于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办了大麦生产开发讲习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陆炜同志讲了"我国大麦生产、流通、利用现状与前景";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徐廷文先生讲了"大麦的遗传育种".重庆市农  相似文献   

6.
赴美国、加拿大啤酒大麦考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草原三省的考察,重点报导了这两个国家大麦生产概况,啤酒大麦育种及推广的品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大麦种质资源和育种上的研究进展,以及他们有关啤酒大麦产业化管理情况,并对我国啤酒大麦育种和种子产业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麦是福建省冬种作物之一,选育并应用丰抗优大麦良种对促进福建省冬种结构调整,发展大麦生产有积极作用。笔者拟结合长期大麦育种实践及与同行交流心得和体会,对福建省丰抗优大麦育种技术和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育种成效并与同行商磋。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大麦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大麦生产的潜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育种方向、良种良法、建立专用大麦生产基地、逐步实行啤饲分流等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发展嘉兴市大麦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省大麦育种科研起步较晚,为加快发展,多、快、好省地选育大麦新品种提供审定推广,促进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八五”期间,省农牧厅科教处率先组建了我省市。地破[l农科所大麦联合育种组,首次将分散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组织起来,集中人、财、物优势,主攻大麦育种科研。开展常规选育月I种鉴定、温光敏核不育及两用大麦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示范,鉴定筛选大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五年来,该项研究在省农牧厅科教处的直接领导下,在省财政厅及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育种组组长单位和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盐城市啤酒大麦生产现状和形势 ,常年大麦种植面积 14万 hm2 以上 ,是我国大麦的主产区之一 ,本市发展啤酒大麦的优势所在 ,主要是优越的生态条件和稳定的酿造品质 ,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 ,以及大麦育种工作走在生产的前面。提出了发展盐城市啤酒大麦的主要措施 ,主要是因地制宜建立啤酒大麦生产基地 ,选择适宜的啤酒大麦品种 ,建立基层生产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加倍单倍体 (DH群体 )建立的方法很多 ,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三种。大麦DH群体不仅为遗传学、形态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遗传稳定的材料 ,而且对于单倍体的育种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大麦DH群体的建立方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以期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着重对比了黑龙江垦区啤酒大麦与进口啤酒大麦的差距 ,以及该地区啤酒大麦现存在的主要缺点。根据黑龙江垦区的气候特点 ,提出了垦区啤酒大麦现阶段育种目标 ,即二棱大麦应在现有产量水平上 ,生育期减少 3d ,无水浸出率提高 2 %以上 ,降低蛋白质含量至 11 5 % ;多棱大麦增加千粒重 ,提高无水浸出率。对啤酒大麦的选择方法 ,提出了具体要求。试论了黑龙江垦区啤酒大麦的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15.
为给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以甘肃省育成大麦品种陇啤1号(XYL-601)为对照,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来自匈牙利的3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在31份大麦种质资源中,12条ISSR引物扩增出11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2.14%,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2~1.5kb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大麦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匈牙利大麦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以引进利用,为甘肃大麦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黑龙江啤麦基地的生态及生产条件特点,提出了本基地主要育种目标及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应多棱与二棱兼顾。多棱以高产、抗赤霉病、增加千粒重和浸出率、抗倒伏为主;二棱以高产、抗根腐病、抗倒伏为主。科学的育种目标必须伴随着科学合理的亲本选配、杂交组合方式及选种方法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NIR feed quality equations, developed from a multi-cereal calibration set, including barley, on barley breeding lines and commercial cultivars. The resultant predictions were then analysed to ascertain genetic and or environmental affects. The calibrations were developed by a third party, using a NIRSystems 6500 (master) instrument. The barley spectra we used were also from the same model of instrument, which had been spectrally standardised to match the master instrument. The breeding lines and commercial cultivars used were obtained from a field trial series which combined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breeding lines, grown at 11 environments over two seas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a broad range of feed quality related traits; including metabolisible energy, digestible energy and apparent metabolisible energy. Other feed traits such as acid detergent fibre,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β-glucan and starch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P < 0.05)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affects. There was a high level of heritability for most traits, ranging from 70 to 90%. The result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strongly correlated traits when analysed by factor analysis. These included starch and the energy traits. There were no strong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ticular cultivars and the NIR predicted feed trait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highlighted NIR equations for predicted feed quality that can provide data to assist selection of barley breeding lines.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also showed th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at could be expected to be observed in a broad range of barley breeding material and commercial varieties.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combined in breeding programs to identify robust barley lines that would be suited to specific animal feed classes.  相似文献   

18.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候与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做了介绍。这些研究报道,可为优质大麦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中国大麦种质资源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为今后的糯大麦研究和育种提供参考,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法对含糯性基因的167个中国代表性大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麦中鉴定发现的糯大麦种质均属低直链淀粉糯大麦(以下简称低直糯大麦),尚无一份是无直链淀粉糯大麦(以下简称无直糯大麦)材料。167份含糯性基因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异范围为13.34%~38.23%,平均值为25.23%,标准差为4.18,变异系数为16.56%。品种内不同单株间直链淀粉含量不同,有的品种单株变异系数大,有的变异系数小。在28个品种中检测到直链淀粉含量小于15%的单株,其中在6个品种中共鉴定出7份材料,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可以在我国糯大麦育种和遗传等基础理论研究中优先利用。由于大麦品种间和品种内单株之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进行糯大麦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时,应在品种群体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单株纯系繁殖鉴定;在杂交育种中选择糯大麦亲本时,不但要考虑备选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还要考虑其个体基因型的遗传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为给大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1个感白粉病、4个抗白粉病大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的双列杂交法Ⅰ配制20个杂交组合,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大麦白粉病抗性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大麦白粉病抗性在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5个亲本中,木石港3号和CM72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均表现为较大的负向效应,能极显著提高杂种后代抗白粉病能力;S096的一般配合力中等,也表现为负向效应,能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抗白粉病能力,因而这三个品种在大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利用价值较高。大麦白粉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且加性效应更重要。大麦白粉病抗性的狭义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不宜太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