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是淡水珍品,也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兴凯湖的特产鱼类。本文概括介绍了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研究和养殖概况。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快、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上世纪的过度捕捞,导致兴凯湖翘嘴鲌资源衰退,近年来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兴凯湖鱼类资源已有所恢复。目前,兴凯湖翘嘴鲌已成为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开展了商品化苗种生产和食用鱼饲养,其增养殖在东北地区得到推广。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渔业资源现状、肉质性状、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点、营养饲料研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科学保护与有效开发兴凯湖翘嘴鲌这一名贵鱼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沿海滩塘对翘嘴红鲌进行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3‰?以下,翘嘴红鲌能适应并生长较好,共收获翘嘴红鲌15416kg,亩产154.16kg,饲料系数1.949,个体平均规格为13.72厘米/尾,总收获翘嘴鲌871697尾,成活率87.16%,养殖经济效益每亩达1000元左右。结果表明,可以在沿海滩塘推广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
浅述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该鱼广布性鱼类,我国长江、黑龙江、辽河、黄河等江河流域均有分布。其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已逐渐兴起,尤其是近两年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其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现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池塘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技术等的研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俗名太湖白鱼、翘嘴巴、拗颈等,以其肉质洁白、肉味细腻鲜美,被列为鱼中上品,是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翘嘴红鲌作为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增养殖的品种,都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掌握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是关键。下面对翘嘴红鲌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翘嘴红鲌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在分类上隶属于鲤科、鲌亚科、红鲌属 ,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与蒙古红鲌相比 ,前者无论是个体大小 ,还是生长速度均超过后者。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 ,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个体大 ,生长快 ,肉质洁白细嫩 ,味道鲜美 ,为鱼中上品 ,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 ,目前在江浙沪市场价格比较高。然而 ,近年来湖泊、水库翘嘴红鲌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 ,翘嘴红鲌人工养殖的前景看好 ,对翘嘴红鲌开展人工繁殖及池塘养殖技术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翘嘴红鲌养殖效益,桐乡市水产工作站于2011年联合洲泉镇湘溪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翘嘴红鲌、黄颡鱼双品种高产混养技术试验。该模式通过创新养殖方法,调整养殖品种,采用立体混养方式,最大限度利用上、中、下水层养鱼,使得养殖塘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本次试验养殖面积36亩,养殖池翘嘴红鲌平均  相似文献   

9.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中进行翘嘴红鲌养殖试验。每667m2放养翘嘴红鲌833尾,规格12~15cm,搭配少量草鱼、鲢、鳙,投喂蚕蛹、配合饲料,饲养240d,每667m2产翘嘴红鲌580kg,平均全长44.6cm,平均体长39.6cm,平均体重625g,养殖成活率95%,其它配养鱼产量259.5kg/667。  相似文献   

11.
翘嘴鲌是我国养殖鲤科鱼类的名优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翘嘴鲌养殖过程中最大的成本在于饲料,几乎占其养殖成本的一半以上。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翘嘴鲌的营养需求及投喂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翘嘴鲌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铂又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翘嘴红鲌也是受欢迎的养殖鱼类,养殖前景看好。苗种培育是翘嘴红鲌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以下分别介绍翘嘴红鲌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品种概况(一)选育背景翘嘴鲌、团头鲂是隶属于鲌亚科鲌属和鲂属的两种重要经济鱼类。翘嘴鲌为中上层鱼类,体型细长,肉食性,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但肌间刺多,饲料蛋白需求高,且性情急躁,不易捕捞,活鱼运输困难。团头鲂为中下层鱼类,食性杂,饲料蛋白需求低,性情温驯,易捕捞和活鱼上市等。翘嘴鲌与团头鲂在外形、食性、抗逆等生物学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开展翘嘴鲌和团头鲂杂交育种,通过两者基因重组,可以改良翘嘴鲌养殖性能,培育出体型特异,养殖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翘嘴红鲌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海涛 《齐鲁渔业》2005,22(2):22-22
开展翘嘴红鲌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天然野生翘嘴红鲌资源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又称白鱼,是名贵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适中,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生产上常作为蟹池中套养、池塘主养及湖泊放流,以提高生产效益。但是,目前金坛市翘嘴红鲌苗种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蟹池套养翘嘴红鲌和湖泊放流翘嘴红鲌的技术虽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有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翘嘴鲌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根据翘嘴鲌的体成分拟定饲料配方,设计了不同蛋白水平(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46 %、37.20 %、38.82 %、41.5 %、43.58 %)的5种饲料,用以进行饲养试验,分别饲喂体质量相近(约1.2 g)的翘嘴鲌幼鱼。60 d后,测定每组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长、体长、湿重、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翘嘴鲌的体长、全长、湿重随饲料蛋白水平的高低变化规律明显,蛋白水平为38.82 %的试验组,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经回归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并结合翘嘴鲌的生长和体蛋白积累情况,认为翘嘴鲌幼鱼饲料的适宜蛋白水平为39 %~40 %。  相似文献   

17.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水产学报》2021,45(10):1621-1633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是提高翘嘴红鲌上市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采取控制夏花鱼苗合理放养密度、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水质调控技术及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欢。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其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天然捕捞能留作亲鱼的数量很有限,亲鱼的来源不能得到保证,且会进一步破坏翘嘴红鲌的自然资源。要使翘嘴红鲌能够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主要应解决大批量鱼苗的来源和苗种培育的技术,因此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就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