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动气象站在低温条件下易出现风传感器冻结,本文介绍一种基于PI膜的新风速传感器自动加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风速传感器低温下冻结的问题;并增加温控模块和电子显示元件,实现自动化运转。另外,为验证新的风速传感器加热装置是否影响传感器正常运转,经过长时间对比观测实验,结果发现风向、风速数据都具有较好一致性,该加热装置稳定可靠且不影响风速风向传感器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贾小琴  尹宪志  傅正涛  王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59-12561,12590
利用1968~2011年临夏地区6个气象站风速风向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风向频率玫瑰图等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风速风向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速的年际、季节、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年临夏地区平均风速为1.4 m/s;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6 m/s,近44年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1~11.3 d;年内最多风向为N风,WSW、E风次之,WNW风最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1~2010年风向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风向频率玫瑰等方法,分析文登市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及风速的年际、季节、日变化幅度.结果表明,近30年文登市平均风速为3.4 m/s;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风速通常是午后大,午夜至清晨小;近30年平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7.2 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1.1 d;出现最多风向为C、NNW和S.  相似文献   

4.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环境近地表自然风动态特性是森林环境风场、森林防火理论和室内空调设备送风模式等相关研究的基础.该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林场森林环境中的近地表自然风采样分析,研究了近地表自然风在二维方向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风向风速的速度均值和方差较大,但平均湍流强度却小于侧向风的平均湍流强度;自然风的风向变化非常显著,当风速均值较小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大,当风速均值较大时,风向角度的标准差较小;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分布呈正偏态分布,二维风速分布的偏度系数γ3>0,峰度系数γ4>3.其中,侧风向速度分布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均明显大于主风向的对应值;近地表自然风在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信号均表现出很高的随机性.此外,主风向与侧风向的二维风速信号间的相关性很低.  相似文献   

5.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风故障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的观测是气象观测基本要素,对于天气分析、保证气候资料的长期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动站风仪器发生故障,对风向、风速观测数据有直接影响。基于此,通过北京朝阳国家一般气象站两次风仪器故障实例,分析了自动气象站风仪器故障特征,给出了故障发生后引起的数据异常特征及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业务分析了日常工作期间风向、风速传感器的维护注意事项,为减少和避免风仪器故障对观测数据准确性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激光测风雷达在城市近地层测风中的适应性。[方法]2013年5~6月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在上海市嘉定区和兴隆沙开展了2次新型测风雷达与梯度测风塔的观测对比试验,对2种探测手段测得的不同高度的水平风速、风向及其标准偏差、相关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嘉定区的对比试验中,虽然激光测风雷达与风能测风塔2种方式测得的风速值有一些差异,但2组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风向的相关性明显好于风速,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在兴隆沙的对比试验中,激光测风雷达与风能测风塔所获得的风速数据在各层高度上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相比风速数据,风向数据在各层高度上的相关性较低。与嘉定区的对比试验相比,兴隆沙的对比试验在风速上的相关性表现较好,而在风向上则表现一般。[结论]2次对比试验的对比结果中水平风速、风向均有相关性达0.9以上的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新型激光测风雷达在低空风场数据获取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1980—2015年廊坊市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0—2015年河北省廊坊市9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风速、风向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36年廊坊市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廊坊市南部地区平均风速略大于北部和中部地区;全市平均风速以0.162 m/(s·10年)的速率递减,并以小风(风力0~2级)日数增加和风力3级以上日数减少为主要表现特征;北部和南部地区逐年平均风速未出现显著突变,而中部地区平均风速在1985年发生突变;各县主导风向因其地理位置呈现不同特征,北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以西北风和偏东风为主,中部地区以偏北风和西南风为主,南部地区主导风向以偏南风或西南风为主;全市静风出现的频率呈下降趋势,北部地区主导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风,中部地区主导风向由南风转为西南风,南部地区主导风向由西南风转为南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郑州市气象局2014年逐日风速变化观测资料,对近地层10m、70m、100m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地层各高度风速逐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增加—减少—增加趋势,其中近地层100m高度增加趋势要高于10m和70m高度风速变化。100m高度风速要高于70m和10m高度风速,即随着高度增加,近地层风速也逐渐增加;10m高度四季风速较小,其次是70m高度风速,100m高度在四季风速最大,这种变化同近地层高度风速逐月变化趋势一致,都是随着时间变化,风速随高度层不断发生变化;近地层10m高度风向以E为最多,WNW、ESE和ENE风向次之,70m高度上以WNW风向最多,100m高度以WNW风向为主,NE和W风向次之,随着高度增加,郑州近地层主导风向发生变化;风速越小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输送,特别是静风条件下极其不利,市区内堆积的大气污染物不断增多,最终影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铭  曹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99-9702,9722
简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气压传感器、终端通讯、温湿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地温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维护,并对工作中出现自动气象站仪器故障时的诊断处理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原州区气象站(1985年~2014年)风的观测数据资料,对风向风速年际变化、年变化风向频率和月平均风速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年平均风速年际变化以每5年为周期的一个波动变化,平均风速的月分布呈单峰型,春季风速较大,夏季、秋季和冬季与多年平均值相近,最大风速在平均值以下10~12m/s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铁成  翟晓革  赵正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79-279,283
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温湿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地温传感器等的维护,供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安庆地区高空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世锋  程正飞  吴月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03-11805
利用新一代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雷达采集安庆地区高空风观测资料,并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分析该探测站点高空风速、风向频率分布、风的时次变化规律和风稳定度等。结果表明,安庆地区行星边界层上空处在明显的西风带环流中,风向稳定,风速自9000~14000gpm高度为大风区,行星边界层和平流层风向为偏东风。该统计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高空风场、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的参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位于泰安市市区的东湖区域站与位于郊区的省庄区域站2008年1~7月两地风向风速资料,发现市区与郊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市区与郊区两地环境差异,市区风速比郊区要小很多,在风速上市区存在“城市屏风效应”。从季节上看,“城市屏风效应”冬季较为明显,春秋次之,夏季最小。从日变化上看,“城市屏风效应”呈夜间弱、白天强的特点,说明“城市屏风效应”与风速大小有关系.从市区和郊区的风向频率玫瑰图比较看,市区风向与郊区也明显不同,市区的环境对风向造成约200的扭曲。从市区和郊区同风向下平均风速的比较看,郊区风速也明显大于市区,特别是出现最多的风向,当然也出现个别风向的风速市区大于郊区的情况,这可能与风向的扭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客观评价面向公众发布的风预报准确率水平,促进风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按照国家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下发的《城镇气象要素预报的风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设计了黑龙江省风预报质量检验系统。1评分方法风预报评分的检验对象是城镇气象要素预报中以风力等级为单位的风速预报和以方位角为单位的风向预报。分别对风向、风速预报进行检验,并对风预报进行综合检验。对风向预报的检验,主要计算风向预报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锦州国家基本观测站及沿海8个锦州沿海加密自动站逐日及逐小时10 min平均最大风向、风速和极大风向、风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锦州站及沿海海域风的差异特点。结果表明,沿海大于等于6级以上的风明显多于锦州站,全年6级大风日数在半数以上,而极大风与锦州站差异不大;从沿海海域日最大风风速、日极大风风速与锦州站日最大风风速、日极大风速差值来看,日最大风风速差值较大,平均差为2.2 m/s;日极大风速差值较小,为1.1 m/s,且两者都存在随着风速等级的增大差值增大。其中,锦州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时,日最大风风速和日极大风平均差值较大,分别为4 m/s和2 m/s左右,东南风和西北风差值较小,小于2 m/s。  相似文献   

16.
将张家口近年风电装机容量和历年气象数据结合在一起,研究风电场建立与风速、风向的相关性问题。结果表明风电装机容量与风速之间不具备显著的相关性,与风向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江志新  江莉莉  施洲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02-1904,1911
对沿海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与内陆江苏省海门市气象站2处不同位置风进行对比观测,着重比较了2地风观测结果中风向、风速等要素的异同性,并对东灶港风的特征作出了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王英  陈慧  赵建民  彭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86-13887,13893
利用近30年的包头地区气象信息化数据,采用气象资料整编和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年、月、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土右旗年主导风向为E风,出现频率为11.5%,W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9.1%,静风的年出现频率为20.3%;全年以NNW方向的风平均风速最大,为3.3 m/s。1~4、10~12月份主导风向均为W,出现频率在9.4%~12.3%;5~9月份主导风向均为E,出现频率为11.6%~19.3%。近30年土右旗年平均风速为2.1 m/s,4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近20年逐小时10 min平均风速均以夜间至凌晨较小且处于平稳状态,日出以后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15:00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大值,此后平均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博克图地区近30 a(1981-2010年)风向风速原始观测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风向风速及大风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近30 a博克图地区年平均风速为2.80 m/s,且以0.02(m/s)/10a的增幅上升;2)春季平均风速大于其他季节,且4月、5月平均风速大于其他各月;3)本地区主导风向为西西北方向,但夏季东风盛行。8月-次年5月均已西西北风为主,6月主风向为西方向,7月主风向为南东南风和东南风;4)本地区20世纪80年代大风日数偏多,年平均大风日数29.9 d,总体呈下降趋势,线性变化率为-8.31 d/10a;5)春季为大风现象频发季节,4月、5月为大风现象频发月份。  相似文献   

20.
高延庆  陶林  宗英飞  冷怀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68-11970
[目的]研究辽宁朝阳燕山湖区的风能资源情况。[方法]2006年4月实测风塔,历时1年,实测10、30、60m的风向和风速,详细计算和分析风能资源的各参数,评价朝阳燕山湖区的风能资源。[结果]燕山湖风电场塔高60、30、10m处的年平均风速订正后分别为4.7、4.2、3.8m/s,年、月平均风速随高度增高而增大。燕山湖风场以WSW风为主导风向,出现的频率为13%,其次为NW风,出现的频率为10%~12%,偏S风为主导能量风向。塔高60m处3m/s风速出现频率最高;塔高30、10m处2m/s风速出现频率最高。各梯度风速变化呈单峰型,均以10:00~20:00风速最大,4:00~8:00风速最小。实测塔高60m处的3~25m/s有效风力时数在5151h以上,年平均风能密度在140W/m2以上。[结论]燕山湖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建设风电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