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临夏州马铃薯病毒病受害面积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马铃薯病毒病早期、生长期、晚期的产量预测模式。实现了马铃薯病毒病气象预测,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为减少临夏马铃薯病害、实现马铃薯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贾小琴  尹宪志  傅正涛  王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59-12561,12590
利用1968~2011年临夏地区6个气象站风速风向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风向频率玫瑰图等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风速风向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速的年际、季节、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年临夏地区平均风速为1.4 m/s;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6 m/s,近44年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1~11.3 d;年内最多风向为N风,WSW、E风次之,WNW风最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83~2012年临夏地区春季低温冻害的灾情。结果表明:4月份低温冻害发生的频率最高,5月份次之;低温冻害出现越迟,农业和林果业受灾越严重;近30年来,低温冻害的出现次数、致灾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提出了临夏春季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甘肃省临夏地区1968-2010年的逐月平均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3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5.4h/10年,突变出现在2010年.四季日照时数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减少最明显,春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不明显,局地有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时间序列变化周期的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季节日照时数存在大致2个时间尺度特征,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振荡剧烈贯穿始终,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秋、冬季大尺度周期不明显,大尺度周期除了春季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其余季节近年来均表现为负的周期区域,未来均将呈现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5.
甘肃临夏高寒区油菜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预测气候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油菜气候生态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根据高寒地区油菜生长季节对不同气候要素的依赖程度,对高寒地区油菜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气候区划分析了双低油菜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气候条件;把双低油菜从播种到成熟划分为五个生育期,建立各生育期动态气候预测模式,实现了双低油菜产量气象预测.  相似文献   
6.
7.
傅正涛  贾小琴 《甘肃农业》2005,(12):237-237
一、前言近年来,临夏州各级政府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农业种植调整力度和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向生态农业、精细农业,高产高效农业方向发展,并初具一定规模。本文通过临夏州农业种植调整动态分析,针对各地气候资源优势,对临夏州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和农业发展重点方面作以分析和研究。二、临夏州近十年农业种植调整动态进入90年代后,临夏州各级政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当地气候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趋利避害,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各族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具有划时代的调整:一是从1992年以来,临夏州根据当地气候资源特征,着眼于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进行了压夏扩秋,发展经济作物的调整方略,到1996年将夏粮作  相似文献   
8.
罗小梅  贾小琴  傅正涛  罗斌  常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97-6399,6402
[目的]研究临夏地区黄芪种植的气候区划和产量动态气候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临夏州黄芪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从影响黄芪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入手,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在黄芪生长的不同阶段筛选出经过0.01信度检验的气象因子,对临夏地区黄芪生态气候适应性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种植高度为海拔1 700 m以下的干旱山区、浅土层区以及年平均温度高于9.0℃、年降水量不足400 mm、≥10℃的积温为≥2 900℃.d的干旱高温区域,即主要代表区有永靖东、西干旱山区,东乡北部干旱山区、积石山东北部干旱区等小区域,不宜栽植黄芪,临夏其余大部分区域均可栽植黄芪。黄芪的不同生长阶段,从生长到成熟阶段划分的5个生育期(插秧期、茎叶生长期、花期、果期、夏播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建立的各生育期与相关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达75%以上。[结论]该研究实现了黄芪单产气象预测,为临夏黄芪大力推广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贾小琴  傅正涛 《甘肃农业》2005,(12):238-239
一、前言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境内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和高原山谷地形气候并存,形成了气候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本文就临夏州气候时空分布和近十年变化特征方面作一重点分析。二、临夏州地形气候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临夏州从地理地形上看,西南部属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区,种植高度一般为2100~3000m,主要以高寒阴湿气候为主;东北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0.3和0.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 cm土层含水率以出苗~7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7和3.2个百分点,以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0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4个百分点、比CK低0.5个百分点。(2)从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 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0.5和0.9个百分点,以20~40 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5和1.3个百分点,40~80 cm土层,T1比T2和CK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80~200 cm土层,T1高出T2 0.5而低于CK 0.4个百分点。(3)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5℃,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4.9℃,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0.7℃。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