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阐明苦马豆素(SW)对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模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sw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损伤,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神经细胞密度降低,神经网络减少且部分断裂;细胞表面粗糙,可见大量突起的小泡;细胞核出现浓缩、碎裂及新月形变化;随攻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Sw能诱导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Sw导致动物神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敌百虫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本研究在建立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0,5,20,80,100,200mg/L敌百虫染毒,于染毒后不同时间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测定胞体短直径、突起长度。结果表明:①染毒12,24h均可不同程度抑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增殖,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②染毒12h使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表现细胞核皱缩、线粒体嵴模糊、线粒体肿胀变形;③染毒12h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染毒组细胞核皱缩,呈新月形甚至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特征。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敌百虫暴露可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形态损伤,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剂量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存活及凋亡的影响。用新生24 h内SD大鼠,建立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通过不同浓度醋酸铅染毒后,用MTT法测定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铅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铅(50μmol/L)在3~6 h对神经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12 h后则表现抑制作用,其他各染毒组随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作用12 h以上差异显著(P〈0.05);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随染铅剂量的增加,细胞核呈新月形,染色质浓缩,出现凋亡小体,甚至核碎裂;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对照组为0.7%,染铅组依次为1.1%、1.5%、1.9%、2.2%,而各染铅组细胞坏死率均为0.2%,与对照组比较只增加了0.1%。表明本试验所选择的铅浓度引起神经细胞死亡是以凋亡为主,低剂量铅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存活和促进其凋亡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镉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醋酸镉(0、5、10、20 μmol/L)染毒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镉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呈现升高趋势;染镉组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致密浓染,甚至核碎裂;5、10 μmol/L组nNOS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20 μmol/L组nNOS转录水平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 μmol/L组iNOS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镉可诱导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并可调节nNOS和iNOS 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敌百虫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在建立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0、5、20、80mg/L敌百虫染毒,在染毒后的不同时间测定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i、ROS含量和ATP酶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染毒12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②染毒12h,各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其中80mg/L组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染毒0.5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12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染毒12h和24h,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染毒12h,细胞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逐渐降低,20、80mg/L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上述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敌百虫暴露可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且ATPase活性降低,提示细胞凋亡在敌百虫所致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一个生长周期内神经细胞的活性分布,运用寇氏法计算苦马豆素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IC50。然后用不同质量浓度苦马豆素染毒12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并测量其胞体短直径和突起长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一个生长周期内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力最强为培养第5天,苦马豆素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IC50为0.851 1g/L。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神经细胞密度降低,神经网络减少;除0.5g/L试验组外,其他各试验组神经细胞胞体短直径显著减小(P〈0.05),突起长度显著变短(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苦马豆素能明显影响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苦马豆素作用质量浓度与神经细胞形态改变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通过N-乙酰L-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脑梗死病理过程及药物治疗途径。NAC预处理21d,利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TTC染色,检测血浆MDA、GSH含量,观察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显示,通过神经症状评分和TTC染色判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相比,NAC预处理组(100mg·kg^-1)大鼠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NAC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NAC通过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控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从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低剂量铅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保护作用,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经提取、纯化和鉴定后分9组进行染毒和保护试验.A组(对照组)、B组(铅50 μmol/L)、C组(铅50 μmol/L+NAC 50 μmol/L)、D组(铅100 μmol/L)、E组(铅100μol/L+NAC 50 μmol/L)、F组(铅200 μmol/L)、G组(铅200μmol/L+NAC 50 μmol/L)、H组(铅400 μmol/L)和I组(铅400 μmol/L+NAC 50 μmol/L),染毒时间为12 h.经超声波粉碎细胞后,测定神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GSH- Px、SOD和TChE活性显著降低(P<05),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NAC拮抗组与染毒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GSH-Px、TChE和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NAC能提高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低剂量铅暴露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铅、镉及其联合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经提取、纯化和鉴定后,分九组进行单独或联合染毒,染毒时间为12 h,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并测量其胞体短直径和突起长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神经细胞密度降低,神经网络减少;各试验组神经细胞胞体短直径显著减小(P<0.05),突起长度显著变短(P<0.05);随铅、镉单剂量作用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胞体短直径和突起长度有减小趋势,但组问差异不显著(P>0.05).与相应铅、镉单独染毒组比较.各铅镉联合染毒组神经细胞胞体短直径减小、突起长度变短更加明显,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铅、镉作用浓度与神经细胞形态改变存在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铅镉联合表现协同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用结扎颈动脉和缺氧的方法建立一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动物模型,观察脑活素对HIE大鼠脑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组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细胞凋亡数及对侧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升高,表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脑血流改变、脑细胞凋亡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缺氧缺血大鼠应用脑活素治疗后,其脑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细胞凋亡数及脑组织含水量均下降,表明脑活素通过改善脑血流、降低脑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程度来减轻缺氧缺血造成的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