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不同来源的20种牧草进行了两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的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和禾本科的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扁穗冰草、细茎冰草,在2001年极其干旱年份越冬率、产草量、抗逆性、分枝(分蘖)数、茎叶比都优于其它13个品种;而苜蓿品种国内的优于国外品种.由此认为,这7个牧草品种是黑龙江省寒冷干旱区、半干旱区建立人工草地、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4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在川西北高寒牧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方法,以2014~2017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乾宁种畜场对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雀麦(Bromus inermis)、猫尾草(Phleum pratense)、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共14个品种同期播种,连续4年进行田间观察和产草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川西北地区种植的14个牧草品种细茎冰草因越冬率低,不适应当地环境,在2016年低全部死亡,其余13个草品种都可安全越冬,正常生长,但不同品种产草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从产量总趋势分析,诺言猫尾草、乌苏1号无芒雀麦、热销多年生黑麦草、新速Ⅱ多年生黑麦草、三得利紫花苜蓿等5个品种产量较高,值得在本区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5种多年生禾草在高寒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粉绿披碱草、多叶老芒麦、短芒老芒麦、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以披碱草属的3种牧草和冰草属的扁穗冰草相对稳产,表现最好,无论从产量还是经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最佳,而无芒雀麦在高寒地区稳产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5种禾草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的牧草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多年生禾草在高寒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粉绿披碱草、多叶老芒麦、短芒老芒麦、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在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以披碱草属的3种牧草和冰草属的扁穗冰草相对稳产,表现最好,无论从产量还是经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最佳,而无芒雀麦在高寒地区稳产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若干引进牧草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美国引进的6个牧草种、21个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干草总产量较高,其中,苇状羊茅品种Cajun的总产量最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干草总产量居于中等水平,在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中,WL323的干草总产量最高;无芒雀麦的产量最低.苇状羊茅、冰草和紫花苜蓿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于1977-1981年在0.125公顷种子小区上进行了问隔50米的交互授粉试验。小区宽25米,长50米。行距1米。3个禾草为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和草芦。每个草种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品种,同一草种的两个品种在田间小区排列上相距5O米。观察平均结果是,小区外边4行受交互授粉的影响比内部大。边缘两行的混杂更为严重,如雀麦为6.7%和9.4%,扁穗冰草为5.5%,草芦为9.4%,平均混杂值,无芒雀麦同一方向为2.4%,相反方向为4.6%;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1~1983年共引进多年生豆科牧草8个属,14个草种,66份材料;禾本科牧草13个属,27个草种,44份材料。通过三年的观察,我们初步认定适应我地栽培的牧草豆科有。紫花苜蓿、沙打旺;禾本科有:无芒雀麦、羊草、冰草,此外红豆草、偃麦草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草种。但究竟哪些品种最适宜我地栽培,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引种的基础上,于1984~1986年开展了11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9个无芒雀麦品种、2种沙打旺、6个冰草的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牧草引种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来源的20种牧草进行了两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的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和禾本科的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扁穗冰草、细茎冰草,在2001年极其干旱年份越冬率、产草量、抗逆性、分枝(分蘖)数、茎叶比都优于其它13个品种;而苜蓿品种国内的优于国外品种。由此认为,这7个牧草品种是黑龙江省寒冷干旱区、半干旱区建立人工草地、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8,6(2):133-138
通过对96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主要是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新麦草和羊草等月份材料。耐干旱者有新麦草、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10份材料。5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紫羊茅、诺丹冰草等14份材料。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羊单。草地早熟禾等17份材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从高到低分成三个组:①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②野大麦、老芒麦、诺丹冰草、杂种冰草、新麦草、羊草、草、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③冰草、中间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碱茅。  相似文献   

10.
经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细茎冰草、多叶老芒麦、短芒老芒麦、无芒雀麦、绒毛冰草、落芒草6种多年生禾草在旱作栽培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以细茎冰草和多叶老芒麦最好,无论从产量还是经济性状、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