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正>斑点叉尾鮰亦称美洲鲶、沟鲶,为淡水温水性鱼类,体表光滑无鳞,肉质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1984年引入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3年产量达24.7万多吨,与美国养殖产量几乎持平。目前,我国鮰鱼主要以加工冷冻鮰鱼片的形式出口创汇,品类单一,深加工程度严重不足。鮰鱼养殖规模化的稳步发展与加工技术的停滞不前之间的矛盾使得我国鮰鱼产业很容易受到国外市场冲击,出现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蛔鱼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开发适合国内消费需求的鮰鱼产品是鮰鱼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整体形势较差,内销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价格大幅萎缩,鮰鱼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广东斑点叉尾鮰养殖规模不断加大,养殖产量已超过安徽和江苏,成为我国继四川、湖北、湖南和江西之后的第五大鮰鱼主产区。近期,本刊记者开展广东鮰鱼养殖调查,走访多个鮰鱼养殖区,详细了解了广东鮰鱼养殖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广东鮰鱼产业以养殖和鲜销为主,养殖面积约为3~4万亩,养殖较为分散,连片上规模养殖的较少。  相似文献   

3.
正斑点叉尾鮰(Ictalures Punctatus)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水产养殖技术最为成熟、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1984年引入我国,2015年全国总产量约为26.5万吨。长期以来,我国斑点叉尾鮰的销路除了供应国内消费以外主要是向美国出口,然而2015年底美国发布的《鲶形目鱼类及其派生产品强制检验法规》(以下简称"美鮰鱼法案")对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大影响。为全面客观认识美鮰鱼法案,吸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鲇,英文名为channel catfish,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鮰科(Ictaluridae),叉尾鮰属(Ictalurus),原产于北美,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1],产量占美国水产养殖总量的60%以上[2].2016年,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量约15万t,总产值为3.86亿美元[3].中国自1984年从美国引入斑点叉尾鮰后,养殖面积和总产量不断增加,2015年总产量达26.5万t[4].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国家,其他国家鮰鱼养殖很少,多以养殖其他鲇形目鱼类为主,如,越南主要养殖芒鲇(俗名巴沙,Pangasius sutchi).美国养殖鮰鱼以本国消费为主,中国是本土消费兼出口,且出口国家集中于美国.  相似文献   

5.
正斑点叉尾鮰(简称"鮰鱼")原产于北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开始商业化养殖,7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养殖。我国于1984年引进鮰鱼试养,1987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0多个省开展鮰鱼养殖,年产量近30万t。鮰鱼养殖形式有池塘、网箱、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等,其中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于2013年在国内推广。截至2019年末,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两年的实验,介绍了斑点叉尾鮰养殖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初步分析了试验材料与方法;水温与气温的关系;鮰鱼的生长与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李广是中山德顺养殖场的老板,养殖斑点叉尾鮰已近20年之久,算是"鮰鱼养殖老手"了。"我从1993年开始养殖斑点叉尾鮰。到现在,一年可以做到500万斤的产量。"李广告诉记者。斑点叉尾鮰在中山的养殖面积大约为3000~5000亩,李广在当地是养殖叉尾最多的一户。现在他一共有3个养殖场,总养殖面积达800亩,其中有500亩养的就是斑点叉尾鮰。"2009年以前,  相似文献   

8.
峡江县1993年开始引进美国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通过多年发展,鮰鱼产业从无到有,到发展状大,形成了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受市场因素影响,峡江县鮰鱼产业处于低迷状态.分析了全县鮰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该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娟  肖霞 《河南水产》2006,(2):17-17
美国鮰鱼又称斑点叉尾鮰,尾鲇形目,鮰科,是一种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淡水鱼类,美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产量约占美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以上。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试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力强,获得引种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0.
刘广根 《内陆水产》2005,30(5):28-2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原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斑点叉尾鮰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体表无鳞,无肌间刺,加工、食用方便,在国际或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我县水库小体积网箱养殖的可行性.我站于2004年5月16日至2004年10月20日进行了水库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云斑鮰(又名美洲鮰鱼)是原产北美洲的优良鱼种,在美国占淡水鱼产量的60%以上。1984年经美籍华人鱼类学家王嘉生博士介绍,我国引进养殖。其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并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杂食、易养殖、  相似文献   

12.
鮰鱼养殖、加工发展史 斑点叉尾鮰不带肌间刺、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出肉率高达40%以上,是少有的适宜规模化生产加工鱼片的淡水鱼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斑点叉尾鮰原产地为美国密西西比州,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无肌间刺等特点。1984年由湖北省水科所引进我国,在嘉鱼县水科所落户。这条鱼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1987年首次进行人工繁育,当年繁育鮰鱼苗种50万尾,2016年繁育鮰鱼苗种12亿尾。国内年产鮰鱼成鱼已达到30万吨。从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到产品的深加工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继风报道)近日,鮰鱼分会在重庆组织召开了2015年鮰鱼产业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鮰鱼养殖、苗种、加工企业及推广系统共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分会秘书长肖友红主持,会议通报了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我国鮰鱼产业国内生产、鲜活销售及加工出口贸易等情况,并对越南及美国鮰鱼市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正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原产于北美,是美国最主要淡水养殖品种~([1]),产量超过了美国鱼类养殖总量的60%以上~([2])。1984年,引入中国后,养殖面积和总产量不断增加,2016年总产量达28.5万t~([3])。中国已经和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国家。中国也从最初单一出口型国家,转变成为本土消费为主兼具一定出口,且出口主要针对美国。中国鮰鱼产业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斑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鮰鱼(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重点分布在伊利湖、安大略湖、安艾达湖以及其它河流和附属水体内,通过驯养,已成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其产量占美国淡水鱼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池塘养殖美国鮰鱼主要集中于美国东部纽约州,中部阿拿巴马州,田纳西州和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是斑点叉尾鮰的重要养殖区域。本文通过监测江苏省鱼主养区养殖池塘水质和底泥的各项重要指标,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负荷比和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分析池塘水质和底泥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特征,对鮰鱼池塘养殖环境做出评价,掌握养殖鮰鱼养殖生态环境状况;针对江苏省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养殖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情况,分析水产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为水产养殖水质管理、养殖尾水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美国鮰,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美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商业化养殖,7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其产量占全美淡水养殖总产的一半以上。80年代中期,美国鮰鱼被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试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很快就获得引种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斑点叉尾(鱼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斑点叉尾鮰的引种与试养斑点叉尾鮰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美国从事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已有50年的历史。1996年的产量达23万吨。加工产品价值达5.63亿美元,总产值达10亿美元。目前,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产量占其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麻韶霖 《内陆水产》2009,(9):37-38,40
湖南省斑点叉尾鮰养殖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兴起,临近重庆、成都、贵阳三个主要消费市场的湘西州和沅陵两大鮰鱼养殖基地仍然有很好的养殖效益。近几年,由于受到病害的影响每年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了解病情提早预防、及时诊治,对于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犹为重要。笔者在2006-2009年组织实施湘西州斑点叉尾鮰产业化项目,根据在湘西州多年的推广经验,对危害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主要病害的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作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