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贵州白发藓属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自贵州省各主要地州县的白发藓属Leucobryum,标本187号,鉴定出本属植物9种1变种,其中糙叶白发藓L.scaberulum Card。为贵州的首次记录。在参考在并文献和本次研究的结果,本文代报告了本属已知种类在贵州各地的分布及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运用经典分类方法检视近期所采浙江苔藓植物标本,发现并报道产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温州市平阳县的藓类植物新记录1种——树生赤藓(Syntrichia laevipila Brid.),并就其分布与生境特点进行了讨论。采纳该种仍保留在丛藓科(Pottiaceae)赤藓属(Syntrichia Brid.)而非墙藓属(Tortula Hedw.)的分类学观点。树生赤藓与浙江常见种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C.Müll.)Ochyra]在叶形、叶细胞形状、疣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但前者植物体细小,高2~3mm,叶先端具无色透明毛尖,齿片向左1~2回旋扭,可资区别。树生赤藓的发现补充了浙江苔藓植物区系的内容,亦为中国赤藓属地理分布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假悬藓属Pseudobarbella属于蔓藓科Meteoriaceae.该属植物中我国特有种较多,特别是在西南部。笔者通过整理文献和研究采自贵州各地的标本发现,贵州共有该属植物8种,其中刺叶假悬藓Pseudobarbella spiculata(Mitt.)Luo为贵州首次记录。并根据各种的形态特征详细地列出了贵州该属植物的检索表、研究标本的采集地和各种的已知分布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 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um H.Akiyama, Ying Chang, T.Yamag. & B.C.Tan)为海南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狭叶拟厚角藓[Yakushimabryum tonkinense (Broth. & Paris) H.Akiyama]和散生细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 (Mitt.) M.Menzel]为海南新记录种。笔者对新记录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版,对生境以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进行了介绍。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和海南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贵州湿地藓属Hyophila(丛藓科Pottiaceae) 植物分布及其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湿地藓属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外观形态、细胞形态以及解剖结构,并根据本属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报道湿地藓属植物在贵州分布有6种,其中4种为贵州新记录植物湿地藓Hyophila javanica(Nees.&Blume.)Brid.、芽胞湿地藓H.propaguliferaBroth.、花叶湿地藓H.nymaniana(Fleisch.)Menzel.、匙叶湿地藓H.spathulata(Harv.)Jaeg..本文还对各种植物的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等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西藏昌都市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为基础材料,根据宏观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体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微观特征观察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鉴定,将采集自西藏昌都市的标本鉴定为丛藓科密疣藓属中国新记录种——短叶密疣藓(Vinealobryum brachyphyllum(Sull.) R. H. Zander)。该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南极洲等。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植物体小;叶尖急尖或圆钝,叶边缘自基部至叶尖背卷;中肋在叶尖下终止,中肋上部腹侧具数个长形透明细胞,中肋横切面具一层主细胞,具背厚壁层和腹厚壁层;叶细胞具2~4个疣。详细描述了短叶密疣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并将这个新物种与相似的物种进行了比较,拍摄了显微形态结构照片。  相似文献   

7.
浙江药用苔藓植物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浙江省药用苔藓植物67种,隶属29科45属,其中苔类植物8种,藓类植物59种。药用苔藓占浙江省苔藓植物科、属和种的比例分别为37.2%,15.3%和6.8%。记述了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功效,并建议加强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研究及资源调查与保护;提出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等苔类植物和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等藓类为优先利用种。  相似文献   

8.
报道浙江省药用苔藓植物67种,隶属29科45属,其中苔类植物8种,藓类植物59种。药用苔藓占浙江省苔藓植物科、属和种的比例分别为37.2%,15.3%和6.8%。记述了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功效,并建议加强浙江药用苔藓植物研究及资源调查与保护;提出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等苔类植物和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等藓类为优先利用种。表1参40  相似文献   

9.
残齿藓属Forsstroemia是薄齿藓科Leptodontacecas中的一个小属,在我国多分布于东北和东部地区。本文首次记录了残齿藓属和残齿藓F.trichomitria(Hedw),在贵州的分布,这也是本种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首次记录。文中描述了本种的形态特征,讨论了贵州标本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残齿藓在世界植物区系上有3个明显的间断分布区,本文根据本种在世界的分布记录以及影响植物分布因素的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的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田葱Philydrum lanuginosum Banks et Sol. ex Gaertn., 田葱属Philydrum Banks et Sol. ex Gaertn.及田葱科Philydraceae均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 并对该种的来源进行了考证, 描述了形态特征、生境、伴生植物及用途。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管理,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建立了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有关文献确定了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并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1993-2003年有关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测算出历年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指导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浙西南山区气候生态资源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70个气象台站常规历史资料和浙西南山区丽水16个气象哨资料,通过分布式模拟方法,实现了浙西南山区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的定量空间扩展。[结果]完成了浙西南山区100m×100m分辨率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制图,并初步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的局地分布规律。[结论]浙西南山区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扩展性能和时间外推性能,是浙西南山区生态气候多变要素外推的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模拟台站月平均气温误差均在0.5℃以内,野外考察资料的绝对误差在1.0℃以内,较客观地反映了浙西南山区月气温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白发藓繁殖的适宜台垫和基质,提高白发藓人工繁殖率和质量,将白发藓分别在5种苔垫(苔纤布、毛毡布、无纺布、海绵、三维苔纤布)和6种基质(陶粒、鹿沼土、蛭石、植金石、赤玉土、珍珠岩)上断茎繁殖120 d,考察白发藓的生物量、颜色评分、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4个指标。结果表明:白发藓在苔纤布上生物量为2064 g/m2,颜色评分为4.33分,叶绿素含量为2.16 mg/L,覆盖度为50.33%;在赤玉土上生物量为9072 g/m2,颜色评分为8分,叶绿素含量为3.15 mg/L,覆盖度为83.31%,白发藓生长适宜的苔垫和基质分别为苔纤布和赤玉土。  相似文献   

14.
4种苔藓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尖叶匐灯藓、细叶小羽藓、南亚灰藓和绿叶白发藓4种藓类进行干旱胁迫,观察其生长状况,并对其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苔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苔藓植物的耐旱能力依次为绿叶白发藓>南亚灰藓>细叶小羽藓>尖叶匐灯藓。  相似文献   

15.
10种藓类植物的耐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旱能力强的苔藓植物用于城市立体绿化。[方法]对采自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10种藓类植物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后再复水过程中的植物体含水量及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分析其抗旱能力。[结果]10种藓类植物经干旱处理后均表现出相应的抗旱能力,其中密枝灰藓(Hypnum densirameum)、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和拟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typhylloides)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苔藓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城市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浙江省实际,就生态河道整治的措施进行探讨,并根据浙江省河道的实例,确立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从生态驳岸、雨水收集、生态设施3方面构建浙江省生态河道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  方法  以浙江省不同地区近自然生长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4个样地,采用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年龄隔离度3个空间结构指数。  结果  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林竞争指数为2.88~8.81,其中余姚地区最大,庆元地区最小;年龄隔离度为0.30~0.84,其中黄岩地区最大,武义地区最小;聚集指数为0.73~1.24,其中宁海地区最大,余姚地区最小。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林年龄隔离度和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间竞争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  浙江省毛竹林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空间结构指数存在一定的区域变化趋势,从北到南竞争指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乡村性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乡村性评价已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法构建乡村性指数及乡村性评价模型。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实证研究单元,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县域尺度的浙江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乡村性在总体上呈现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集聚态势不断增强。分地域来看,浙江西南部乡村性“热点区”不断增强,并向西演化;而浙江西北部地区乡村性“冷点区”则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丽水地区林区半翅目昆虫种类及寄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录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林区的半翅目昆虫224种,分隶于23科。每种均列出中名、学名和采地、部分种类经饲养观察,有寄生(或猪物)、天敌等记录的,亦予列出。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2019年浙江省各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考察浙江省不同区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农民就业增长、城镇化的长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农民就业增长、城镇化三者均具有自我发展的惯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浙东北片区正向作用于农民就业增长,在浙西南则产生抑制性效果;浙东北地区城镇化抑制农民就业增长,而浙西南的城镇化对农民就业具有促进作用;浙东北、浙西南地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呈正向促进关系。因此,应强化农民就业对集聚的正向效应;统筹省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完善城乡联动机制,促进集聚、就业、城镇化三者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