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一、池塘条件1、我地区对虾养殖池塘大部分为高标准建设的池塘,每个池塘面积3~5亩,其中最大池塘面积10亩,最小池塘面积1.5亩,平均每池面积4亩。2、池塘长方形,东西向。一般长宽比1.5:1,坡度1:1.5~2,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5~3米。二、水源条件我地区的养殖模式一为淡水养殖,二为  相似文献   

2.
对600尾各生长阶段的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养殖美洲鲥当年鱼种的体长、体质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比较了两种池塘养殖鱼种生长的规律和差异。结果显示: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养殖美洲鲥当年鱼种的体长与体质量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增长关系(W=aL~b,R~2 0. 99,P 0. 01,n=300),b值接近且略小于3(分别为2. 786 4和2. 843 1),体长生长略快于体质量生长。养殖试验初期(0~15 d),美洲鲥当年鱼种出现飞跃式补偿生长,而后鱼种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日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敞口池塘和遮荫池塘的鱼种体长生长均可用一次线性函数(L=at+b,R~2 0. 97,P 0. 01,n=9)拟合,体质量生长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W=at~2+bt+c,R2 0. 97,P 0. 01,n=9);养殖前期,在57 d(9月13日)前,敞口池塘的鱼种生长优于遮荫池塘,养殖后期,在79 d(10月5日)后,则相反。敞口池塘的饵料系数(1. 22)低于遮荫池塘(2. 04)。敞口池塘鱼种体长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明显小于遮荫池塘的变异系数(P 0. 05)。研究表明美洲鲥幼鱼对高温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其高温耐受力高于成鱼。建议美洲鲥池塘养殖过程中,当年鱼种采用敞口池塘养殖,而成鱼采用遮荫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石斑鱼主要养殖模式有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养殖以养殖成本低,养殖水质容易调控,病原传播容易切断,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相对较低,水环境相对稳定等优点,在海南、广东沿海逐步推广应用。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育苗池塘可利用对虾高位池或中、上潮带建设的土池,面积1333~2000平方米(2~3亩),水深1.5~1.8米;商品鱼养殖池塘的面积以4002~6670平方米(6~10亩),水深  相似文献   

4.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措施.①池塘条件.河蟹养殖池塘,要求面积2~ 10亩,平均水深1~2米,塘埂坚实不漏水,埂面宽度2.0~2.5米,池底平坦少淤泥,排灌方便. ②水源水质.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减少池水向外河的排放,避免养殖自身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农家科技》2011,(9):40
<正>一、池塘条件和养殖模式1.池塘条件。湘云金鲫对池塘环境的要求不严。池塘可大可小,由3亩至几十亩均可。只要水位能保持在2米以上的池塘或水域均能饲养湘云金鲫。湘云金鲫不仅适合池塘单养、混养,也适合网箱饲养。2.主养养殖模式。①夏花养成  相似文献   

6.
吴会民  张韦  梁传辉  樊振中  谢刚  高勇  缴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10-6112,6115
[目的]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殖池塘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能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评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为主养鱼,平均规格71.4 g/尾,密度分别为6 000、9 000、12 000尾/hm2的3组池塘的水质情况。[结果]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养殖过程中,6 000尾/hm2组池塘属Ⅰ类水,9 000和12 000尾/hm2组池塘属Ⅴ类水。[结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池塘水质逐渐变差,但从综合评价结果也可看出9 000和12 000尾/hm2组池塘的水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2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湖泊养殖罗氏沼虾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养殖,灰分含量高于池塘养殖(P0.05);2种养殖模式的罗氏沼虾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可知,湖泊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可知,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接近,分别为65.31、65.92;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湖泊养殖罗氏沼虾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从蛋白质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相似;从脂肪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罗氏沼虾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池塘养殖草鱼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鲜美厚实的肉质也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池塘草鱼养殖技术吧。草鱼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9.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殖池塘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能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评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carpio)为主养鱼,平均规格71.4g/尾,密度分别为6000、9000、12000尾/hm2的3组池塘的水质情况。[结果]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养殖过程中,6000尾/hm2组池塘属Ⅰ类水,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属Ⅴ类水。[结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池塘水质逐渐变差,但从综合评价结果也可看出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的水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  相似文献   

12.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赵镖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85-185,189
进行了淡水鲨鱼池塘试养,结果产量在22.5t/hm2,获纯利润10.05万元/hm2。详细介绍了淡水鲨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以期指导淡水鲨鱼的池塘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夏季团头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97-1300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目前两大全球环境问题,而我国的淡水水产养殖产量长期以来稳居世界第一,淡水养殖池塘面积大,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但尚未见淡水养殖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报告。为探讨夏季池塘养殖团头鲂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池塘养殖团头鲂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进行原位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养殖团头鲂池塘均表现为CO2,CH4和N2O的源,其中,CO2夏季排放量达(160.65±21.56)g/m2,CH4排放量达(15.52±4.62)g/m2,N2O排放量达(1.45±0.16)g/m2。池塘养殖团头鲂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5.
为获知不同罗非鱼养殖方式下水体中异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于2013年5月、8月和10月期间对海南文昌1座水库和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以及广东茂名3座水库、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和6处立体养殖池塘(罗非鱼和家猪立体养殖)的养殖水体进行采样,利用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对水体主要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发现:2-MIB为两地养殖水体中主要致嗅物质,含量为0~65.61μg/L;少量采样点检出GSM,含量为0~11.77μg/L。在3种养殖模式(水库、精养池塘和鱼猪立体养殖池塘)中,两种异味物质的分布均为水库最低,精养池塘次之,鱼猪立体养殖池塘最高,且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养殖时间及养殖地区间异味浓度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养殖模式会对养殖水体的异味物质含量造成影响,鱼猪立体池塘养殖模式的异味物质来源复杂,更易产生严重的土腥味。  相似文献   

16.
水培空心菜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浮床植物对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净化作用,分别在占罗非鱼养殖池塘面积5%、10%和20%的浮床上栽培空心菜,测定池塘NH+4-N、NO-2-N、NO-3-N、PO3-4-P、TN、TP、CODMn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养殖池塘的各项水质指标依次按对照组、5%处理组、10%处理组、20%处理组顺序逐渐降低;其中以20%处理组对池塘主要水质指标NH+4-N、NO-2-N、NO-3-N、PO3-4-P、TN、TP、CODMn等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42.82%、39.47%、43.8%、64.1%、46.57%、58.75%、7.4%。通过6次空心菜的采收,养殖池塘的空心菜每667m2产量可达586.86~1 434.05kg;5%处理组、10%处理组、20%处理组通过采收空心菜分别从667m2养殖池塘中移除TN 1 643.5、2 988.2、4 015.3g,分别移除TP 240.7、437.6、587.9g;同时处理组池塘罗非鱼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主养罗非鱼的养殖池塘中浮床栽培空心菜能够很好地净化水质,降低池塘富营养化。因此,认为20%的空心菜浮床覆盖率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是淡水养殖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是其主要食料,食物链短而广泛,池塘养殖草鱼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鲜嫩的肉质也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养殖草鱼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下面是池塘草鱼养殖技术的几点要素。1养殖条件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 cm,水深约2 m。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1台,4  相似文献   

18.
<正>“南太湖2号”罗氏沼虾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平均每亩(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50千克,养殖效益突出。以下介绍“南太湖2号”罗氏沼虾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一、选好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一般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通水、通电且交通方便。进排水设施设备配备齐全,进水口用60目以上、排水口用40目以上筛绢网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鱼卵等进入池塘。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青虾池塘2茬养殖技术的基础上,根据青虾、似刺鳊鮈的生物学特性,遵循"空间互补、饲料互惠、效益互促"的原则,开展青虾池塘混养似刺鳊鮈技术探讨,旨在优化青虾池塘养殖模式,也为保护、开发、利用似刺鳊鮈资源寻求适宜的方法。通过养殖试验,总结了青虾与似刺鳊鮈池塘混养技术,具体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水草种移植、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对提升青虾池塘养殖效益、调优水产养殖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推广似刺鳊鮈池塘混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 在生长期会在堤埂上打洞,因此,其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池塘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以5~10亩的标准池塘为好;水深1米左右,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并要有一定的浅水区;池塘淤泥在5厘米以内,池底要挖一条宽2米、深0.3米的集虾沟,沟的长度近于池底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