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8年9月3日晚,857农场一奶牛户奶牛发生子宫扭转。发病情况及症状:该牛为7岁荷斯坦经产奶牛,无难产病史。怀孕后期没有出现不良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2018年7月-2019年6月,笔者对本区域12个规模化奶牛场1054头奶牛进行亚临床酮病的调查,先后采集尿液、乳液2122份,临床使用尿酮试剂带、粉剂法等试剂进行测试,了解垦区奶牛亚临床酮病(隐性酮病)的发病情况。试验结果显示:亚临床酮病的阳性率平均为17.46%;奶牛产后21~40 d阳性率最高,占发病率的51.14%;二胎以上发病率占45.70%,8 t以上产奶量奶牛发病率占36.89%。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孢子虫病是引起奶牛出现腹泻等临床症状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初步了解该病在郏县的流行情况,本次研究于2018年3—12月在郏县部分奶牛场收集临床表现腹泻的奶牛粪便样品142份,应用ELISA法分别对样品中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地临床腹泻奶牛隐孢子虫病阳性率为18.31%,各阶段奶牛群对该病均易感,以产奶牛的阳性率偏高,为25.40%;散养场较规模化奶牛场阳性率低,分别为15.0%和20.73%,调查结果表明,郏县存在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且较为严重,对奶牛养殖业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相关部门及养殖场(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奶牛网瓣孔角质化乳头病例在奶牛临床病例中比较少见,资料中记载不多。笔者在临床治疗奶牛消化系统疾病时偶遇该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1年1月份,某奶牛场购进5岁中国荷斯坦奶牛。该牛正处于产后5个月,准胎3个月,结核、布病检疫均为阴性,日常管理以放牧与舍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奶牛饲养数量及生产性能的进一步增加,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情况趋于复杂化。奶牛真胃变位在总发病率升高的同时,真胃右方折叠和右方扭转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在临床上还出现了真胃变位伴发其它疾病的一些复杂病例。笔者现将1例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并发盲肠变位的诊疗过程报告给大家,以供同行在奶牛疾病诊疗过程中参考。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2004年2月3日,北京市大兴区某奶牛场1头高产荷斯坦奶牛,于产后第15天突然发病。在其发病后的15天中,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有时只吃几口青贮料;粪便稀而色泽正常;体温、呼吸和心跳均正常;产奶量由…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现阶段的奶牛生产中,发生蹄叶炎的情况属于比较多见的,青年奶牛和胎次较低的奶牛属于患蹄叶炎的主要群体,大部分都属于散发的情况,但是在实际临床生产中偶尔也存在群发的情况。感染蹄叶炎的患牛死亡的情况非常少见,但是发病量相对比较多。临床中可见病奶牛处于长期卧地的姿势,不能呈站立姿势,对其实际的产奶量和机体的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临床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奶牛蹄叶炎的防治,尽量控制甚至降低奶牛群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严重影响奶业生产。本试验使用中兽药散剂替代抗生素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治疗,并对治疗过程中的奶牛乳房炎病程情况、奶牛免疫情况和牛奶品质进行观察,评估中兽药散剂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中兽药散剂可有效通乳消痈;可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可提高粒细胞含量(从2%以下提高到46.3%);可抑制炎症,降低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降低66.3%~71.0%)。得出结论:中药散剂可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治疗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新疆某奶牛养殖场犊牛出现便血病例,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犊牛出血性肠炎,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9年1~12月,新疆某奶牛养殖场产犊牛  相似文献   

9.
奶牛空肠扭转临床上少见,笔者于1987年11月23日遇1例,经手术治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本场495号奶牛,生于1986年10月10日,体重约330公斤,于1987年11月23日下午患病。临床所见:患牛在运动场内来回走动,有时起卧;常有排粪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房炎是威胁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经验,对奶牛常见乳房炎的诊治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助益。1发病情况2017年1月,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某奶牛场连续出现大量奶牛产乳量急剧下降,部分奶牛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少数奶牛在发病后期停止泌乳,出现瞎乳头而不得不被淘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临床诊断观察乳房颜色和形态以及乳房周围淋巴结;触诊乳房,感觉乳房发热肿大情况,观察奶牛是否躲避;挤出少量乳汁,观察乳汁颜色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不佳,对慢性脓性以及慢性脓性黏液性子宫内膜炎需要更加谨慎,治疗后虽然症状消除了,却仍然有可能发生不孕、流产、胚胎死亡等情况。奶牛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化脓炎症,临床中有急性以及慢性两种,在奶牛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治疗周期长,致死率高,是引起奶牛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多汗症是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因大量失钙而继发的一种疾病,常伴发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通过对我县临床发病56例奶牛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份,林甸县宏伟乡黄河村奶牛养殖户饲养的3头奶牛发病,经诊断为骨软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病牛是3头产奶盛期的奶牛,经过当地兽医诊  相似文献   

14.
<正>口蹄疫和炭疽都属于奶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也都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奶牛一旦感染发病,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流行并且扩散,对人类和牛群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近些年来,奶牛群还有散在发生炭疽病的情况,口蹄疫在奶牛群中偶尔可见发病,所以在临床生产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现阶段奶牛养殖过程中,由于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原因,普遍存在奶牛产后发情延迟和奶牛隐性发情的情况,这已成为奶牛繁殖的一大障碍,如处理不好会大大增加奶牛空腹天数,极大影响奶牛养殖的效益。发情鉴定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期,增加空腹天数,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繁殖效率。使用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和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在兽医临床实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产后瘫痪也称奶牛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后72h内多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本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5~9岁的高产奶牛。如果平时不注意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就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到淘汰,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多例,现报告一例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市大凌河镇刘某饲养奶牛10头,2017年3月6日上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中旬,纳溪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站到护国镇一奶牛散养户家中对其奶牛进行牛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其中一头犊牛接种口蹄疫疫苗后约两分钟突然倒地,出现全身抽搐。专业技术人员判断为疫苗免疫应激反应,立即用冷水向奶牛头部冲淋,随后该牛能够自行站立,且观察半个小时后未出现异常情况。在临床接种疫苗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个别牛会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场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近4年对昌吉州54户养殖户350头成年的乳牛进行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病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检出率为73.91℅。  相似文献   

20.
在兽医临床上,通常把在饲养奶牛过程中精料饲喂过量的情况,习惯上称为"精料充盈症"。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谷类饲料中的小麦、玉米、高粱的含量高、喂量大;临产前为提高奶牛产后泌乳量而加料,促进乳房发育;冬季为奶牛增膘而加料,春季为奶牛换毛而加料;为追求产量,过分增加精料以及块根类及糟粕类的饲料,谷实类饲料粉碎过细;饲料突然由适口性差的改换为适口性好的饲料。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