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祝尊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44-146
[目的]明确参加安徽省品种审定试验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诱发接种鉴定的方法,连续多年鉴定了安徽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结果]在2011—2020年鉴定的952个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中,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品种比例分别为6.93%、42.75%、30.57%、19.43%和0.32%;2014—2020年共1602个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参与鉴定,对南方锈病中抗以上的占69.73%,高感品种占8.05%;2016—2020年共456个玉米联合体试验品种参试,中抗以上占67.62%%,高感品种占12.72%.参试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总体好于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结论]该研究为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甘州区制种玉米亲本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张掖市甘州区120份制种玉米亲本的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黑粉病表现感病的亲本有‘隆玉5号’♀、‘HF-0518’、‘纬玉5号’♂、‘ZT701’♂4个亲本,其发病率均在20%以上,占参试材料的3.3%,其余116个自交系均为抗病或高抗材料;参试玉米亲本对丝黑穗均表现抗病,但抗病程度有差异,如‘DN20’♂、‘纬玉5号’♂和‘ZT903’♂等7个亲本发病率在12%~18%之间,其余材料均表现高抗;有12个材料对玉米锈病表现感病或高感,其余108个自交系均为抗病亲本,占参试亲本的90.0%;在120个亲本中,感染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发病率在10%以上,同时又感染玉米锈病的亲本共有5个,仅占亲本的4.2%,其余占95.8%的亲本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5~2019年广西审定的122个普通玉米品种的申请主体、亲本引用情况、生育期、抗性、产量和品质性状等进行分析,为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品种选用提供参考信息。分析结果认为,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是玉米育种主体,审定玉米品种数量2019年最多,接近其他4年审定品种的总和,亲本来源广泛,出现一些优势亲本,其中自交系WH5804、ZH04被重复引用4次,自交系C29011、桂A10341被重复引用3次,有16个自交系被重复引用2次;抗性方面,高抗大斑病的品种6个,高抗锈病的品种有3个,高抗茎腐病的有4个,没有高抗小斑病、纹枯病或穗腐病的玉米品种;品质性状方面容重大于800g/L的有15个;产量方面区域试验增产率达到15%以上的有7个,生产试验增产率达到15%以上的有4个,近年审定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属于中迟熟高产品种,抗性降低,品质变化不大。建议整合育种资源,重视苏湾材料的创新,加强早熟品种及机械化品种选育,辅助运用单倍体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过程、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华纬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吉林宏兴高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J1136为母本、自交系J08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3004)。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423.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8%;202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622.6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5%,该品种具有早发优势强、性状整齐、耐旱性好、亲本繁殖制种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5份玉米亲本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瘤黑粉病表现感病的有豫奥2♀等14个,占供试亲本31.1%;表现中抗品系有豫奥2♂等11个,占24.4%;其余20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44.4%。玉米丝黑穗病表现感病的有吉单29♂等12个,占26.7%;表现抗病的有33个,占73.3%,其中中抗品种有临奥2♀等11个,占24.4%;抗病品种有吉单29♀等6个,占13.3%;高抗病品种有16个,占35.6%;对2种黑粉病均表感病的有豫奥2♀等3个,占6.7%。表现为中抗的有北玉6号♀等2个,占4.4%。抗病的有吉单29♀等3个,占6.7%。表现为高抗品种德玉28♀等8个,占17.8%。因此,抗2种黑粉病的品种占28.9%。  相似文献   

6.
通过12个联合体新育成或引进的普通杂交玉米品种中海拔区域试验,在同一栽培水平条件下对比其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为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云瑞152和保玉18号增产潜力最大,佤玉19号和宣农玉2号产量最低;保玉18号、田单3711、佤玉19号、兴单101抗病性较好,宣农玉2号、兴单1511抗病...  相似文献   

7.
玉米属于异花授粉作物,易于进行杂交,生产上应用的玉米良种多为杂交种。玉米杂交种是由2个或2个以上相异类型的亲本杂交育成的。按其亲本类型、数量不同,可分为品种间杂交种、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以及综合杂交种4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及抗性遗传模式,为选育抗锈病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鉴定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并结合前期亲本材料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抗性遗传初步分析.[结果]在244份玉米杂交组合中,以中抗和感病品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6.56%和33.61%,而抗病和高感的杂交组合分别占9.02%和0.82%;在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3种不同类型杂交组合中,甜玉米组合总体抗性最差,该类型以感病品种最多,占54.55%,抗病水平品种只占3.64%.分析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抗病性发现,当父母本抗病性均为中抗水平以上时,其杂交组合主要表现为抗或中抗水平;其他抗性水平父母本杂交,出现感病后代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主要表现为中抗,缺乏高抗或免疫类型;甜、糯玉米抗锈病能力为数量遗传性状,属主效基因加修饰基因遗传模式;鲜食玉米抗性育种应选用中抗水平以上自交系材料.  相似文献   

9.
惠农单1号是贵州省毕节市惠农玉米育种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惠921作母本,自交系惠94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粒型单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51 d,区域试验单产为613.57kg/667m2,比对照毕玉6号增产9.8%;生产试验产量505.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17%;品质优,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  相似文献   

10.
<正>9月中旬,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杂粮专业委员会委员十余人历时5天,对白银、定西、天水和平凉四市玉米品种省区试进行了全面考察,了解了今年省玉米品种区试情况及各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表现情况。这次考察分别考察了玉米早熟组预备试验点3个、区域试验点4个;中晚熟普通组预备试验点1个、水地组区域试验点2个、旱地组区域试验点3个、高密组区域试验点1个和生产试验点3个;晚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点  相似文献   

11.
聊玉19号是聊城市农科所选育的最新品种,2000~2001年参加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全省玉米生产试验及“三O”工程示范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聊玉19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性强,丰产潜力大,植株保绿性好,粮饲兼用型的玉米杂交种。2003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2000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全省12个点次平均666 7m2产617 4kg,比对照种掖单4号增产7 3%;2001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全省12个点次平均666 7m2产629 3kg,比对照种掖单4号增产9 6%,两年平均666 7m2产623 4kg,比对照种平均增产8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齐市地区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方法]在黑龙江省齐市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基础上,采用自然侵染的方法测定50种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结果]在该地区共鉴定出0、1、2和12共4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以0号和l号生理小种为优势生理小种,分别占52.9%,和29.4%。50种鲜食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为具有显著差异,万彩糯3号和斯达44共2个品种表现为免疫;哈糯2018、绿种糯167和小黄糯等20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白糯1308、白糯118和阿尔银甜糯3号等18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农种玉368、金糯262、密甜糯2号和白糯8301共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京科糯2010、白甜糯8302和黄甜糯8401等共6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结论]该研究为齐市地区鲜食玉米抗大斑病品种的选择和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8年农科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中海拔组)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亩产超过对照海禾2号的品种依次是昭黄10号、保玉16号、临玉11号、靖都1号、云瑞66、靖都2号、大玉1533和楚单1404,建议进入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嘉丰10号(原代号兰玉1号)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农业新品种开发中心以S319为母本、88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00年冬在海南岛组配组合;2001年所内品种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0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在233个品种中名列第16位,晋升辽宁省区域试验;20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现 :11个参试玉米品种中 ,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是早熟品种苏玉 10号 ;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2 6;迟熟品种西玉 3号、登海 1号。迟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优于早熟品种。在春玉米 +晚稻 (或延秋蔬菜 )生产中 ,春玉米可用早熟品种苏玉 10号和中熟品种农大 10 8、豫玉 2 6。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7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西南春播玉米组)在保山市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6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仲玉718生育期长,丰产性较差,不适宜在保山种植;对照渝单8号高感灰斑病,抗性及丰产性表现差,不适宜在保山种植;田研31号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可继续试种观察;山谷1901、陆金999和邦玉160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引入保山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参试的18个玉米品种中,既抗灰斑又抗大斑兼抗丝黑穗三大玉米风险性病害的品种有:陕单2001、正大999、奥利10号、农科大8号、丹玉69号;现代1号、长单48号、华玉5号抗灰斑病和大斑病,但感丝黑穗病;安森7号、安玉2166两品种高抗灰斑病,但中感大斑病;潞玉6号、陕单22号中感灰斑病,但抗大斑病;正大12号中抗灰斑病,登海605中感灰斑病,但两品种均高感大斑病;敦玉518、临奥1号、登海11号均属高感灰斑病的品种;秦奥23号中感灰斑病、中抗大斑病,但高感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2 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偏重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2种抗病类型。分析了影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表明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数)、播期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上抗病丰产品种缺少的问题,针对性选用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回交、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选育出抗病优良自交系WX101和WX113,以其为亲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众德丰6号。该品种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95%;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8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3%;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3 27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在生产上配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技术,同时提出适合品种简单高效的制种技术。众德丰6号丰产,多抗,质优,广适,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