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种草本植物组合和3种灌木分别对其总盖度、保土作用系统、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水土冲刷情况等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组合中,组合B的生物防护效益最佳,其次为组合A,组合C最差;3种灌木中,E效果最好,其次为F,D效益最差.同时得出,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利用草本植物护坡其效益优于单种栽植灌木护坡.  相似文献   

2.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佳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属种选择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效应,并介绍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组合搭配原则。  相似文献   

3.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佳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属种选择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效应,并介绍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组合搭配原则。  相似文献   

4.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佳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属种选择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效应,并介绍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组合搭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榆靖沙漠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以植物为主的生物防护措施结合有关工程措施,设计了5种边坡防护技术,选择了10多种以灌木植物为主的防护树种,并根据其生物生态学特性,采取多种配置方案。通过试验,比较了5种护坡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应用前景,选出4种护坡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用3个特征指标数值综合为重要值的定量方法.分层测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物种在群落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经过顺向演替.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在1000m^2左右的3个样地99个样方内有灌木11~14种.草本10~21种;按重要值的大小排位.灌木的优势种主要由山茶科、山矾科、紫金牛科的常绿种所组成.草本的优势种主要由蕨类、姜科、莎草科的种所组成;灌木和草本植物中有不少是涵养水源效益好和药用价值高的种;与乔木同样.灌木、草木2个层次中均含有常绿、半常绿、落叶3个层片.攀援或附生多种层问植物.已形成多层的立体群落结构.表现出向更高阶段演替的外貌特征.重要值较能客观地反映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的数量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48-150
以柠条、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谷子、洋芋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植被栽植方式对试验地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2 m土层储水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生物多样性,建议推广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沙化荒漠生态区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探讨生态治理技术在干旱退化草原区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益设置对比试验,分2组进行,每组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组:草本植物处理中,处理B(无芒雀麦+多变小冠花+紫花苜蓿+高羊茅)的植物总盖度大,生物量高,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生态治理效益明显,其次为处理A(高羊茅+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紫羊茅),而处理C(无芒雀麦+多变小冠花)较差;第二组:3种灌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依次为红柳>紫穗槐>柠条.单一栽植灌木不混植草本植物,不能作为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自然降雨条件下几种典型边坡植被产流、产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边坡植被护坡性能的变化差异。【方法】以成渝高速永川段K306+165~K306+390处的公路边坡为试验区,对比研究2010-2012年间5种边坡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自然降雨条件下其所在小区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群落(M5:黄荆+狗尾草)生长快、成坪早,建坪初期(2010年)即显示出较强的护坡性能,而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群落却普遍较差;2011年汛期,除M5外,各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群落的护坡性能较前一汛期明显提高,以M4(小冠花+黑麦草)、M3(苜蓿+狗牙根)的增长最快;2012年汛期,具有发达根系结构的狗牙根所在群落护坡性能最强,M5的护坡性能最差。【结论】种植密度、建植措施一致时,植被的护坡性能与其群落结构有关:建坪初期,护坡性能与地上生物量大小呈正相关,后期则与根系重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临泽地区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植物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类型盐碱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20 cm土层土壤温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其他土层的土壤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而最低值除了60 cm土层土壤温度出现在12月份,其他土层的土壤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份。轻度和中度盐碱地主要以藜科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禾本科、茄科;而重度盐碱地以禾本科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菊科和藜科;从样地物种组成来看轻度和中度的科属表现为单科单属,而重度盐碱地表现出优势科属比轻度和中度的要丰富。3个样地中共有荒漠盐碱植物种31种,其中灌木8种、草本23种,草本植物明显多于灌木。从灌木占物种数的比例来看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灌木较为丰富,从3个样地中草本占物种数的比例来看重度盐碱地草本植物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选择是植被护坡的重要研究内容。获是一种易栽种生长快的禾木科草本植物,具有强盛的地下根状茎和不定根网络系统,可用于加固和防护边坡。本实验采用获不同部位的繁殖体进行无性繁殖,定量研究获的不定根长度和数量、根状茎新生芽数量和地下部分包裹土壤的体积,以预测其护坡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繁殖体发芽率分别为:一年生根状茎顶芽70%,一年生根状茎切段78%,两年或多年生根状茎切段70%,地上茎基部鳞芽73.33%。一年生根状茎切段长出新生植株基部不定根的平均数量为40.95,平均长度为27.62cm,新生芽平均数量为7.4,地下部分最大包裹沙土体积3116623.38cm^3,其地下部分总体生长状态优于其它3种繁殖体。  相似文献   

12.
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嘉陵江流域低山暴雨区水土保持低效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调查,选择旺苍县营造了林分改造试验林108亩,示范林3900亩,试验林采用多因素正交法进行研究,经过栽培三年后的调查分析结果:柏林低效林分改造各试验组合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盖度比改造前增加16.7~33.3%和18.3~48.3%,乔木以桤木、柏木混义、中密度和培土的组合最佳;马尾松低效林分改造各试验组合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盖度增加36.7~53.3%和13.4~16.7%,乔木以马尾松、刺槐行带混交和中密度的组合最佳。由于经过改造的林地植被恢复快,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增加,贮水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边坡牧草绿化混播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13种引种牧草及6种混播组合的密度、高度、产量、盖度、颜色、青绿期、地下生物量等不同生物性状指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的综合评判,对6种混播组种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得出,混播组合方案1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综合评价值为0.74;其次是混播组合方案4,综合评价值为0.60;再次是混播组合方案5,综合评价值为0.53;而以混播组合方案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差,综合评价值仅为0.58;混播组合方案2的次差,综合评价值为0.59。同时还得出,在春旱比较严重,夏季干热风危害比较厉害的西安地区,水热条件是影响高等级公路边坡牧草绿化成败与否的关键。结合这一气候特点以及陕西省高等级公路边坡的特殊性,提出了一套适合陕西省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省人工落叶松林、油松林、杨树林、刺槐林林下植被的种类、盖度、密度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研究4种人工林群落下的植被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刺槐林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②草本层相对于灌木层物种更为丰富,草本植物物种以禾本科最多,其次为菊科。③人为干扰对林下植被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凯里市道路园林绿化植物为试材,分析其对Mn、Zn、Cu、Ni、Cd、Pb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园林植物土壤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MnPbCuNiCd,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2)不同园林植物相同器官同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尽一致,相同器官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相同器官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基本表现为ZnMnPbCuNiCd;同种植物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器官基本表现为叶茎根。(3)3种类型园林植物各器官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由大到小依次基本表现出叶茎根,相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局部有所波动。(4)草本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转移能力最大,其次是灌木和乔木;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转移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种园林植物对Cd、Ni和Pb的吸收能力高于Zn、Mn和Cu;草本植物对Cd、Pb、Mn和Cu的吸收能力高于灌木和乔木。(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Cu、Ni、Cd、Pb元素的来源可能相同,3种类型园林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依赖于土壤重金属含量,同时对于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带宽(15 m,30 m和50 m)进行带状皆伐,2年后对采伐后的林地和对照林分林下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带状皆伐后,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天然更新树种种类较对照增加,平均高也增加,并随着皆伐带宽的增大而增多;皆伐后喜光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重要值增加,耐阴植物重要值降低,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对照林分,灌木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对照林分,皆伐带宽越大,草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就越低,灌木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组成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固定植物样带,研究地上植物组成数量特征和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该植物样带共有木本植物93种,其中,乔木60种,灌木33种;草本植物30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种.② 植物样带土壤种子库出现木本植物3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25种.土壤种子库木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183粒/m[[sup]]2[[/sup]],其中,灌木平均数量为162粒/m[[sup]]2[[/sup]],乔木平均数量为21粒/m[[sup]]2[[/sup]],灌木在土壤种子库中的数量远远高于乔木;出现草本植物1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种,草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为215粒/m[[sup]]2[[/sup]]③土壤种子库与地上优势种相关性比较:草本灌木 乔木.土壤中,草本植物种子数量以先锋种为主;乔木中,演替中间种的种子数量占优;灌木中,演替先锋种种子数量占优.④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森林群落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生活型进行比较,灌木的Sorensen系数(0.54)草本(0.32)乔木(0.28).如果将地上植物按径级除去幼树,乔木的Sorensen系数为0.47从共有种百分比来看,乔木为91%,灌木为65%,草本植物为50%.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乌兰察布市的立地条件及防护林带防护效果减退的现状,进行防护林带更新,使用3种方法进行试验:半带萌芽更新、带外乔木树种更新、带外灌木更新。比较3种更新方式,因地制宜,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兴梅  徐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5,(6):212-213,271
填方路堤生态边坡是生态公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列举了人工植草护坡、草皮铺装、框架梁填土护坡、空心砖绿化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填方路堤生态边坡防护形式.从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防护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种形式生态边坡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为填方路堤边坡合理选择生态防护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桉树林人工抚育对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具代表性的典型林分设置调查样地,分别调查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名称、株数、高度、盖度和密度等指标,通过计算物种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对比分析人工抚育桉树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结果]4年生人工抚育桉树林和未抚育桉树林的灌木植物分别为29和53种,草本植物分别为10和16种.经人工抚育的桉树林灌木个体密度、高度和草本植物个体密度均最小,分别是未抚育桉树林的40.8%、28.8%和11.9%.人工抚育桉树林林下灌木植物分布的均匀性比未抚育桉树林高17.2%,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H′、D、J影响不明显.[结论]人工抚育导致灌木植物的个体密度、高度和草本植物的个体密度显著降低和物种丰富度降低,造林整地时适度抚育是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维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