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通过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筛选出PC植物颗粒。采用湿法造纸和在线压纹工艺,开发出一种含有PC颗粒的湿法纸原纸及PC颗粒湿法纸-醋纤滤棒。结果表明,PC颗粒原纸及滤棒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相关质量标准要求;PC颗粒的添加对纸质滤棒烟气指标影响不大,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较醋纤滤棒对焦油的降低率达到33.4%;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感官评价得分较纯木浆纸质-醋纤复合滤棒高出1.6分,PC颗粒纸质-醋纤滤棒卷烟感官评价质量与纯醋纤滤棒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卷烟烟气焦油释放量与B(a)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种不同品牌卷烟烟气的焦油释放量和B(a)P含量,并测定3种品牌卷烟中各个不同规格卷烟的焦油释放量和B(a)P含量。[结果]卷烟烟气中焦油量为10.05-17.83 mg/支,烟气中B(a)P含量为6.32-13.34 ng/支。[结论]3种品牌中不同规格卷烟之间烟气焦油释放量与B(a)P含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1种不同品牌卷烟之间B(a)P含量随烟气焦油释放量变化而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势性,但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滤棒对卷烟烟气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制备了"人参皂苷"胶囊及胶囊滤棒,并考察了"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对焦油及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危害性指数、卷烟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选择性降低7种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改变卷烟的香气特征,使一支卷烟同时具有2种香气风格.[结论]研究可为"人参皂苷"胶囊卷烟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参比样品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分析,揭示不同产区、不同部位烟叶主流烟气的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量释放规律。通过对其焦油/烟碱比值的分析,对卷烟产品降焦减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卷烟主要辅助材料对主流烟气中焦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卷烟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卷烟纸透气度对Tar和CO释放量影响最大,滤嘴通风度对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影响最大,卷烟纸克重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影响较小;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卷烟纸透气度70CU、滤棒吸阻4500Pa/支、滤嘴通风度60CU为最优方案,与优化前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均低于优化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卷烟减害降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混合型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混合型卷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4—2016年55份混合型卷烟标准样品的烟气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得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混合型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气烟碱量均值分别为9.52、10.53和0.78 mg/支,52.73%的卷烟样品焦油量≤10 mg/支.焦油量较高的混合型卷烟样品,其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相对较高,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任意两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与香气、谐调、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得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混合型卷烟样品的香气、谐调、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得分均与烟气一氧化碳量有显著回归关系(P<0.05),与焦油量和一氧化碳量有多重回归关系.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2组典型变量达极显著水平;第Ⅰ组典型变量中烟气一氧化碳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影响载荷绝对值依次为:香气>刺激性>杂气>余味>谐调,第Ⅱ组典型变量中烟气焦油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指标的影响载荷绝对值依次为:余味>香气>谐调>刺激性>杂气.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烟气烟碱量与卷烟香气、谐调和余味得分的关联度较高,焦油量与卷烟杂气和刺激性得分的关联度较高.[结论]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一氧化碳量与感官质量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混合型卷烟生产中应适当降低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协调好减害降焦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红霞 《现代农业》2009,(6):155-156
本文通过对日常生产中卷烟焦油量波动情况分析,对叶组配方、烟支重量、烟支圆周、烟支长度、烟支吸阻、烟支含水率与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数据分析,对滤棒吸阻、烟丝结构、与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分析了各因素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并提出了稳定、降低焦油量需严格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测定了不同滤嘴长度卷烟(烟支长度相同)的焦油量及每口烟气总粒相物,分析了不同滤嘴长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海锋  汤德芳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2-14024,14027
[目的]为中式低焦油卷烟设计中应用沟槽滤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透气度接装纸和不同吸阻沟槽滤棒对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的影响。[结果]尽管随着沟槽滤嘴中接装纸透气度或沟槽滤棒吸阻的增加,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7种物质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却有明显的异同。[结论]通过打孔接装纸和沟槽滤棒的配伍性,可以全面有效降低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的7种物质,实现沟槽滤嘴在中式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烤烟新品种烟叶的危害性指数,为卷烟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烟草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对38个新品种烟叶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气水分和烟碱)和7项烟气成分(NH3、HCN、苯酚、巴豆醛、B[a]P、NNK和CO)进行分析及计算,得到其烟气危害性指数(H值)。【结果】29个新品种烟叶的烟气焦油量均小于11 mg/支,30个新品种的烟碱含量处于0.9~1.2 mg/支,符合卷烟工业的需求;33个样品的H值小于烟草行业卷烟产品的平均值(8.60),能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15个新品种烟叶样品的H值小于8.00,可用于开发低危害卷烟。【结论】大部分烤烟新品种烟叶的烟碱含量、烟气焦油量及H值均符合卷烟工业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筛选出与卷烟感官质量密切相关的烟气主要化学指标用于计算适宜性指数,为评价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适宜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04—2017年254份卷烟样品烟气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卷烟样品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数据分布及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得分的关系,采用指数和法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适宜性指数.[结果]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的均值分别为11.49 mg/支、12.53 mg/支、0.97 mg/支和11.94,98.03%的卷烟样品焦油量≤15.00 mg/支,88.19%的卷烟样品烟气一氧化碳量≤15.00 mg/支,79.13%的卷烟样品烟气烟碱量为0.75~1.25 mg/支,焦碱比在10.00~14.00的样品占样品总量的81.89%.卷烟焦油量与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焦油量与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和0.759.感官质量得分较高(85分≤得分<95分)的卷烟样品,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相对较低、烟气烟碱量相对较高;得分较低(60分≤得分<75分)的卷烟样品,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相对较高、烟气烟碱量相对较低.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与卷烟感官质量各项得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气烟碱量与卷烟感官质量各项得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烟气一氧化碳量、焦碱比和烟气烟碱量与卷烟感官质量得分均呈线性回归关系.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选取烟气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作为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的指标;采用指数和法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为83.10,与卷烟感官质量得分(85.72分)较接近.[结论]建立了一种以烟气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为评价指标,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卷烟纸中不同助燃剂含量及助燃剂中不同钾/钠比、卷烟纸定量及不同滤嘴通风率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接装纸和成型纸卷制卷烟,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卷烟纸中助燃剂含量、助燃剂中钾比例的升高、卷烟纸定量的降低及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卷烟烟气中的焦油和CO释放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显著。[结论]通过调节卷烟纸中助燃剂类型及用量,设计不同的卷烟滤嘴通风率可实现调节卷烟烟气常规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丁香酚在主流烟气中的迁移率,指导烟用香精的配制和添加用量。[方法]通过考察捕集方式、色谱条件对丁香酚的影响,建立了通过内标法定量的方法,测定主流烟气中丁香酚占烟丝中喷洒的丁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从而测定丁香酚精油在主流烟气中的迁移率。[结果]跟空白样品对照发现,丁香酚能通过滤棒随主流烟气溢出,其在主流烟气中的迁移率为8.23%。目标物在1~400μg/m 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8。以卷烟样品为分析对象,进行精密度试验,计算6次平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4%,在含有目标物的玻璃纤维滤片中加入低、中、高3个水平的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99.8%、100.7%,说明该方法回收率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烟草香精香料配制过程中精准地确定丁香酚的加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KLD2-3滚筒烘丝机烘丝加工过程中烟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KLD2-3滚筒烘丝机不同控制模式对烘丝后某牌号二类烤烟型叶组配方的烟丝常规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氯、钾和常规烟气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丙酮萃取、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半挥发性烟气香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顺流模式3种控制方式烘后烟丝的总糖和还原糖测定值均高于逆流模式,逆流模式一段式烟碱含量高于其他控制方式,不同控制方式下烟丝氯、钾、常规烟气、烟气中性香味成分总量比较接近,顺流模式前高后低控制方式下烟丝酸性和碱性香味成分总量高于其他控制方式。[结论]研究可为烤烟制丝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烟丝及卷烟烟气中糖醇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分别对9个市售牌号的卷烟烟丝和主流烟气的糖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卷烟烟丝与.爝气中均舍有肌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拉伯糖醇、山梨醇、甘露糖醇6种物质;烟丝中肌醇含量最高,占其总量的50%~95%;烟气中糖醇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糖醇的转移率有着较大盖异,且卷烟主流烟气中糖醇含量巳经达到甜味阁值的理论浓度。[结论]从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的角度来看,上述结果为糖醇在卷烟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制丝工艺主要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碱、水分和CO)的影响,采用不同制丝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延长卷烟的储丝时间有利于降低卷烟烟气4种常规成分;采用CO2方式膨胀后卷烟的烟气常规成分含量最低;增加切丝宽度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  相似文献   

17.
黄华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02-3604,3674
[目的]探索卷烟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向卷烟主流烟气的转移情况。[方法]将4种施加了不同含量的三醋酸甘油酯滤棒切成4份作为滤嘴卷制卷烟,考察卷烟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的含量与其卷烟制品主流烟气中的三醋酸甘油酯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滤棒的三醋酸甘油酯施加比例从3.06%增加到10.35%,三醋酸甘油酯转移到烟气中的量也随之提高,但转移率却由10.41%下降到4.43%。[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转移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方组分对卷烟主流烟气苯酚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吴清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3-13074,13084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组分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配方卷制卷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含量。[结果]不同烟叶和三丝掺兑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量具有显著影响,国外烟叶苯酚的释放量高于国内烟叶;上部烟叶苯酚释放量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三丝掺兑含量与苯酚释放量呈负相关。[结论]提高三丝掺兑含量及国内烟叶和下部烟叶的使用量,均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方组分卷制卷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含量。[结果]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平均值比国外烟叶高;中部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较大;膨胀丝和薄片丝掺兑量与巴豆醛释放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提高国外烟叶、上部烟叶、膨胀丝和薄片丝的使用量,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混配方式对批内烟气指标均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混配模式生产加工卷烟,模式1为跟踪掺配后直接进行加香然后进储丝柜;模式2为掺配后进混丝柜,整批进完后再加香进储丝柜。对2种模式下主流烟气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混配模式对卷烟主流烟气指标、烟丝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不同混配模式对烟丝混合均匀度、主流烟气指标的稳定性有影响,模式2均优于模式1。[结论]在实际生产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烟丝混合的均匀性来提升批内主流烟气指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