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7种鲤(Cyprinus carpio):德国镜鲤(C.carpio L.mirror)、松荷鲤(C.carpio L)、松浦鲤(C.carpio var.Songpu)、易捕鲤(C.carpio var.Yibu)、大头鲤(C.pellegrini T.)、松浦镜鲤(C.carpio var.Songpu mirror)和野鲤(C.carpio haematoperus)TLR9基因的SNP位点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92个个体中共检测出37个碱基变异位点,均位于基因外显子区域,占整个片段长度的0.84%,其中20个SNP位点为非同义突变。野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05时,经Hardy-Weinberg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各品种中除了德国镜鲤和松浦镜鲤外,大多数位点都处于平衡状态(P>0.05);各品种的PIC值处于中低度多态水平(PIC<0.5)。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间共有24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1个位点为非同义突变位点,这可能是影响TLR9基因免疫应答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松浦镜鲤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利用德国镜鲤第4代选育系(F4)与散鳞镜鲤杂交而成功选育得到的鲤新品种。与常规养殖的鲤品种相比,具有体形完好、含肉率高、鳞片少、生长速度快、抗寒力强、易垂钓、养殖经济效益高等诸多优点,是农业部“十二五”主推的大宗淡水鱼类新品种。为在山东省发展松浦镜鲤这一优良品种,加快本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增强鲤市场竞争力,济南综合试验站承担了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大宗淡水鱼新品种扩繁与养殖技术研究示范”的试验任务,并于当年进行了松浦镜鲤池塘养成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最近公布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一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这些品种有:1.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鲤、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种、德国镜鲤选育系等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系)。2.丰鲤、荷包鲤、三杂交鲤、杂育银鲫、福寿鱼、奥尼鱼、岳鲤、鞭容鲤等品种具有杂交优势,但只适宜在人工能够完全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使用,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3.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革胡子鲶、大口黑鲈、散鳞镜鲤、虹鳟、道纳尔逊氏虹鳟、太平洋牡蛎等为适宜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审(认)定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经农业部审核通过。 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审(认)定通过了33个品种(品系)、杂交种和引进种。 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鲫、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德国镜鲤选育系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5.
<正> 鲤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传统饲养对象,目前又是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为提高鲤的生长速度,改良其经济性状,我国的一些科技工作者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先后培育出多种杂交鲤,如兴国红鲤×散鳞镜鲤;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包红鲤×湘江野鲤;荷包红鲤×黄河鲤。并且利用荷元鲤的子一代与散鳞镜鲤杂交育成三杂交鲤,实践证明这些杂交组合都有比亲本快的生长速度。随着杂交鲤养殖的发展,产品的扩大,当前杂交鲤生产中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是  相似文献   

6.
建鲤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养和混养法,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后代选育群体和未选育群体;建鲤和黄河鲤(C.carpio),建鲤和荷包红鲤(C.Carpio Var,wuyuanensis)的杂交种,亲本黄河鲤和荷包红鲤自后代6个试验组进行生长对比,结果表明,建鲤选育效果明显,品质提高;建鲤与黄河鲤杂交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且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松浦镜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北方鲤鱼种质资源与育种岗位专家石连玉研究员团队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基础上采用多性状混合选择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办法,经过9年选育至F7代,2008年被审定为水产新品种。该品种在东北三省等地的养殖试验表明: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易起捕、体表几乎无鳞、含肉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审(认)定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一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共33个。经农业部审核通过并于1996年10月30日以农业部公告(第57号)予以公布。33个品种为: 1.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鲫、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德国镜鲤选育系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系)。 2.丰鲤、荷元鲤、三杂交鲤、颖鲤、异育银鲫、福寿鱼、奥尼鱼、岳鲤、芙蓉鲤为具有杂交优势的水产杂交种。但只适宜在完全能够人工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使用,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3.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革胡子鲶、大口黑鲈、短盖巨脂鲤、德国镜鲤、散鳞  相似文献   

9.
RAPD技术分析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与亲本的基因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40个随机引物对荷包红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黑龙江野鲤三个品系鱼进行RAPD反应,共扩增出366条带,获得多态性的DNA片段60条。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与荷包红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与黑龙江野鲤的基因组变异指数分别为0.77和0.90。说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基因组与其亲本黑龙江野鲤的基因组较荷包红鲤具有更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松浦镜鲤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培育的鲤鱼新品种。它是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的基础上采用多性状混合选择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至F7代,达到了良种的标准,定名为松浦镜鲤。松浦镜鲤与已推广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F4)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体形好、头小、可食部分增加等优点,因此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所喜爱。松浦镜鲤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其苗种培育与其他鲤鱼基本相同,如何提高苗种成活率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多年比较试验和生产实践,采取产后亲鱼强化培育、春季稀放和浅水培育、产前流水刺激等技术措施,使鲢、鳙、草鱼提前7-10d产卵;2次注射催情效率明显高于1次注射,共催产率和孵化率分别提高43.76%和33.41%。  相似文献   

12.
用24种随机引物对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的草鱼,鲤亚科(Cyprininae)的柏氏鲤和3个地理种群鲤(荷包红鲤、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进行RAPD分析,构建了这5种鱼类的基因组指纹图谱。通过对获得的基因组指纹图谱的量化分析,利用UPGMA重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鲤种内3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相似性高于鲤和柏氏鲤种间的相似性,而草鱼与另4种鲤亚科鱼类亚科之间的差异明显高于柏氏鲤、黑龙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技术对乌克兰鳞鲤、德国镜鲤、框鳞镜鲤、红镜鲤和州河鲤共97尾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及邻近区段进行了扩增,经测序后获得碱基顺序排列清晰的DNA片段,长度分别为1342、1343、1344 bp。共得到8种单倍型(GenBank序列号为MG786481~MG786483,MG786485~MG786487,KC292935,KC292936)。使用Mega 6.0软件计算出5个群体的组内及组间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系统树。线粒体DNA D-loop及邻近区段、单独D-loop区段的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单倍型Ⅰ至Ⅳ为欧洲血统,碱基差异位点数较多,变异程度较高;单倍型Ⅴ至Ⅷ为亚洲血统,碱基差异位点数较少,变异程度较低。在线粒体DNA D-loop及邻近区段内,德国镜鲤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6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458,平均核苷酸差异性为6.150,遗传多样性最大;州河鲤组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6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065,平均核苷酸差异性为0.870,遗传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比较了4种淡水网箱养鱼方式的能量效益。网箱养非鲫的能量转化效率极显著地(P<0.01)大于网箱养鲤成鱼、鲤鱼种,后两者又极显著地(P<0.01)大于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网箱养非鲫的能量生产力最高,达2.50兆焦/米~2·天,养鲤成鱼、鲤鱼种、鲢鳙鱼种的次之,分别为1.20、0.99及0.31兆焦/米~2·天,为池塘养鱼能量生产力的16~130倍。  相似文献   

15.
“四大家鱼”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的种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的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报导草鱼、青鱼、鳙、鲢对该病的抗病力的差异及机理的研究结果。在菌液浓度为6.0×10 ̄8CFU/ml(10°,10 ̄(-1),10 ̄(-2),10 ̄(-3)四个稀释度),注射剂量为0.3ml/尾时,半数致死生(LD_(50))分别是草鱼10 ̄(-0.48),青鱼10 ̄(1.25),鳙10 ̄(-1.37),鲢10 ̄(-2.19),差异显著(P<P_(0.05))。四种鱼的白细胞吞噬百分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P_(0.01)),其中草鱼极显著地(P<P_(0.01))强于其他三种鱼。四种鱼的补体替代途径(C_3旁路)杀菌力12小时测定结果的大小顺序是草鱼>青鱼>鳙>鲢,差异显著(P<P_(0.05))。草鱼的补体总量极显著地(P<P_(0.01))低于鲢、鳙。四种鱼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存在显著差异(P<P_(0.05)),顺序为鳙>鲢>草鱼>青鱼。“四大家鱼”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的种间差异,不仅同它们的免疫力的大小有关,也同它们对特定病原的易感性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4,自引:6,他引:94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肝脏蛋白酶活性低于肠蛋白酶。肠蛋白酶活性,鳜鱼最高,其余依次为青鱼、鲤、鲢、草鱼、鲫。鳜鱼、鲢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而青鱼、鲤、草鱼的则由前肠向后肠递增;鲫则中肠活性最低。六种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酶活性因鱼而异。青鱼、鳜鱼、鲤、鲢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低于肠脂肪酶活性(P<0.01);而草鱼和鲫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与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六种鱼肝脏中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鳜鱼>鲢>鲫>草鱼>青鱼>鲤;肠脂肪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鲢>青鱼>鲤>草鱼>鲫。脂肪酶活性与鱼类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组织间淀粉酶活性存在差异。鳜鱼的肝脏和肠均有较高淀粉酶活性,青鱼和鲫肝脏中淀粉酶活性低于肠中的;草鱼、鲤和鲢肝脏中淀粉酶活性高于肠中的,但差异不显著。六种鱼中鳜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五种无胃鱼,它们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依次为鳜鱼>鲢>鲤>草鱼>青鱼>鲫;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鲫>鲤>青鱼>鲢>草鱼。  相似文献   

17.
鲢、鳙胰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黄峰 《水产学报》1996,20(1):68-71
鲢、鳙胰蛋白酶的研究黄峰,严安生,汪小东(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关键词鲢,鳙,胰蛋白酶STUDIESINTRYPSININSILVERCARPANDBIGHEADCARP¥HuangFeng;YanAnshengandWangXiaodon...  相似文献   

18.
The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of cutthroat trout, Oncorhynchus clarki, to three methods of loading into truck tanks for transport was evaluated. All loading methods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hloride and increase in plasma cortisol levels, relative to the baseline sample of unstressed fish. Based on plasma chloride changes, the conveyor method appeared the least stressful to the fish, while fish pump and dip netting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Differences in plasma cortisol responses suggested that the conveyor and dip net method were less stressful than the fish pump.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fish were not elevated after loading and did not differ among loading methods. Overall, the conveyor method was the least stressful method of loading,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ufficient magnitude to preferentially use one method over another.  相似文献   

19.
三种鲤对暴发性鱼病抗病力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完其  孙佩芳 《水产学报》1994,18(4):290-296
本文报道三种鲤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试验结果。当菌液浓度为6.0×10 ̄8CFU/ml,采用10 ̄0、10 ̄(-1)、10 ̄(-2)、10 ̄(-3)四个稀释度、0.3ml/尾注射剂量时,建鲤、野鲤和镜鲤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10 ̄(-1.375)、10 ̄(-0.976)、10 ̄(-0.562)。这三种鲤的半数致死量差异显著(F>F_(0.05))。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抗病机理:白细胞吞噬功能和补体替代途径(C_3旁路)杀菌能力,镜鲤较强于野鲤和建鲤,但无显著差异(F<F0.05);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和补体总量(单位/ml),是建鲤>野鲤>镜鲤,差异极显著(F>F0.01)。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鲤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和补体总量稍高,但对暴发性鱼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较易感染。以上结果证明,不同品系鲤鱼对暴发性鱼病有种内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赵金良 《水产学报》1996,20(2):104-110
为查明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有无不同种群,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中游天鹅洲故道、汉阳、瑞昌江段和下游安庆江段鲢、鳙、草鱼、青鱼各4个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变异。同种鱼各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未见有显著差异。遗传距离D值均小于0.001。由此,初步认为长江中下游的鲢、鳙、草鱼、青鱼应各属一个没有显著遗传分化的种群,我们称之为“长江种群”。因而,在长江中下游选择一处优良保护场所就有可能达到就地保护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