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叙述生态移民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生态移民的概念,并从文献研究中,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和生态移民问题进行评述,总结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84-286
生态移民教育问题是影响到移民后续生计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汉中市生态移民为调查对象,选择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和访谈,初步了解汉中生态移民教育培训现状,提出后续汉中生态移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试论三峡库区生态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口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並总结已有移民工作经验,提出了生态移民的概念,同时,从人口环境容量扩展、生产力布局、生态移民试点等方面论述了三峡工程移民必须走生态移民之路。  相似文献   

5.
杜慧莹  陈延  董宏林  周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03-9905,9960
研究了宁夏人口、生态环境和生态移民状况,探讨了生态移民工程对宁夏生态环境、移民社区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科技服务、拓宽移民增收渠道等促进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期望有助于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经济、教育、劳动、产业以等基本信息,了解群众移民的意向和需求,并结合梵净山保护区实际,提出几点有利于促进解决保护区生态移民实施的对策建议,为后续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原州"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实现迁出一片、恢复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依据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宁夏已搬迁生态移民的实地调查数据,对移民农户的生计资本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移民存在物质资本积累缺乏、人力资本薄弱、金融资本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的获得和发展,提出增加移民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重点着眼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适应性生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09-110
生计模式是人类谋生所采取的方式,生计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人类的可持续生计。基于内蒙古牧区非自愿生态移民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非自愿生态移民往往会采取纯农业经营型、纯补贴型、农业经营与打工混合型和纯打工型四种类型,且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规模和安置模式影响生态移民生计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是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以期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1-23
以2000—2020年CSSCI数据库中以“生态移民”为主题的文献为样本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量,学科分布,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线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生态移民研究领域的进程、热点、前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态移民研究领域涉及较多学科,主要集中在管理和经济类,但跨学科合作程度较弱;②生态移民研究领域区域性强,多集中于贫困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③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后政策性相关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社会适应、文化适应、生态补偿等。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移民管理文化的定义出发,分别以东方管理文化、国外管理文化为视角对生态移民管理文化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各方管理文化的我国生态移民管理文化在具体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应该具有的特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移民工程自实施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研究以中国知网1988-2017年收录的生态移民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库,运用Citesapce软件对生态移民研究主题、知识体系框架、热点、研究团队及机构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研究主题历时萌芽—发展—成熟3个阶段,注重实证研究,欠缺理论研究.(2)研究区域具有趋同性,多集中于西北地区的中小尺度研究,微观尺度少.(3)生态移民研究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小型学术团队,但彼此间合作较少,未形成系统的合作关系网络.(4)中西部地区的高产研究机构较多,但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形成了宁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为核心、宁夏医科大学为核心的两个较为明显的合作群.  相似文献   

14.
马燕燕 《甘肃农业》2014,(22):15-16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困山区的生态严重过载,人均耕地减少,群众拓荒行为又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移民迁出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了当地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移民迁出区发展循环经济,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1,(8)
生态移民与失地农民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原本生态移民和失地农民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但当生态移民原所属土地被征用时,其不可避免地也成为了失地农民。本文从生态移民和失地农民失地后在生产生活状况中发生的变化入手,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寻解决的方案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彭阳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修复发展对策,以期为彭阳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移民工程是实现迁出地生态重建,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宁夏3个移民村落为研究单元,以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基于村域单元进行生态移民社会效益评价,经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移民年限、政策相似基础上,和顺新村最高,滨河家园次之,同阳社区最低;移民安置区较迁出区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有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提高;移民安置区当前主要存在政府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社区管理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村民致富动力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移民安置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使搬出来的生态移民能够“稳得住”,进而逐步致富,关键是要提升生态移民的发展能力,从而有力改善其生产生活状况.针对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的主客观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及提升生态移民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移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民移入地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由此,移民点的选择就成为生态移民工程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目前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移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生态移民点的建设能够遵循生态学原则、宏观视野原则、保证土地的有效供给的原则、能够使移民生产方式创新的原则、生态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原则,移民积极参与决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地区生态或为了使生态脆弱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工程。滇桂黔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面临政府对生态移民区搬迁后期关注度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移民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府对移民地的早期规划与现实实施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生态移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生态移民保障体制,提升生态移民重建程度、保护民族文化,增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等措施提高生态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