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食是动物营养的首要过程,通过采食动物获得所需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如果采食量不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高水平的生产,有时要求尽可能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从而使自身生产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但采食量并不仅仅意味着摄取饲料的绝对重量,更多程度上是营养物质,特别是有效营养物质的量。提高采食量,实际上是讲要更有效地供给动物所需养分,解除制约生产的营养因素,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了采食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猪采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食量直接关系到动物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多少.采食量指标也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和饲料配方的基础数据。动物的采食量和其主要的生产性能关系密切,采食量调控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禽的采食量受到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的机理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理想采食量低得多。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就是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以此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就猪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量和肉品质[1]。但是,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品种决定的理想采食量低得多[2]。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想办法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是直接而有效的办法,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  相似文献   

5.
动物采食量调控的新因子——增食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食量直接决定着动物能够从环境中获得多少营养物质,它是评价动物营养物质需求和能量代谢的基础,采食量调控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Macdonald等,1988)。动物采食饲料的多少影响其生产效果和饲料转化率,采食量过低,其生产水平就会下降,饲料中能量用于维持体能的比例增加,在畜牧生产中,用消化性低的饲料饲喂动物时,若能增加采食量,则能以较低的饲料成本维持较高的生产水平(Miner等,1992)。以养猪生产为例,对猪群在不同时期的营养和采食量都有相应的规定,种用公猪、哺乳母猪和孕后期母猪采用高营养浓度饲料,增…  相似文献   

6.
采食量直接关系到奶牛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多少,也是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研究的基础数据.奶牛的采食量受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畜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奶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文章探讨了温热环境与奶牛采食量的关系及调控手段,以降低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7.
采食是畜禽营养的首要过程,是消化代谢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畜禽通过采食获得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采食量是衡量畜禽所摄入营养物质的尺度,是影响其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因为畜禽采食的营养物质只有满足了维持需要后,多摄入的部分才能用于生产,畜禽采食量越大, 用于维持生命体所需营养物质所占的比重就越少,日生产量提高的概率就越大,最终影响生产效果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刘茹馥 《中国猪业》2009,4(1):38-38
1 提高饲料的浓度 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并非一味增加喂料数量。如果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即使采食量有所减少,也能提高有效营养物质,满足因采食量下降时维持和生产所需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畜禽健康状况,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并通过调节采食量及提高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来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物生长、繁育和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猪的采食量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了解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助于对采食量进行调控,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对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养殖户参考。1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动物自身的因素、饲料、饲喂技术、环境因素等。1.1动物自身的因素1.1.1遗传因素采食量的遗传性很低,但是和生长速度、瘦肉率的相关性比较大,经常选择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采食量是优化奶牛等各种动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前提,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肝脏氧化是调节动物采食量的重要代谢途径,生能物质可通过提高动物肝脏细胞能量状态,进而降低肝细胞膜电位和细胞膜信号分子释放,最终抑制动物采食。而此代谢途径可被非营养性(2,5-脱水-1)-甘露醇,棕环氧酸甲酯等)和营养性物质(2-脱氧葡萄糖、丙酮酸盐等)调控,进而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本文就非营养性和营养性物质对动物肝脏氧化代谢和采食量调节效果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酸化剂在动物饮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往往忽视了饮水在维持动物健康状态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中的重要性.然而实践证明,水是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健康动物1天的饮水量是其采食量的2倍.高温环境下,饮水量会更大,而且动物在断奶、应激等关键时期,采食量还会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猪的采食量决定猪生产性能高低和养殖效益好坏,提高猪的采食量意义重大。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有遗传、环境、饲养管理方式、饲料品质、饮水质量和健康状态等。在猪生产中,可以针对这些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采食量。1提高猪采食量的意义猪作为经济动物,人类饲养它是为了充分发挥并利用其生产性能(经济性状),从而获取最大化效益。采食量直接决定着生猪能够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  相似文献   

14.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动物生产效率的关键。文章阐述了猪采食量的反馈调节、猪的采食能力、影响动物采食量的短期调控因素和长期调控因素,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提高猪的采食量,减少粪便量,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影响饲料适口性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适口性(palatability)是饲料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的综合反应,它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而采食量是衡量动物摄入营养物质数量的尺度,因而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饲料适口  相似文献   

16.
猪采食量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张石蕊 《猪业科学》2009,26(2):54-57
动物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主要对猪的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动物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主要对猪的采食量的重要性,采食量的调节机制、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采食量的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类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与调控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食是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采食量是衡量营养物质撮入数量的尺度。研究动物采食量调控机理并加以利用,对畜牧业生产篮将产生重要影响a现今对动物采食的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可能是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的综合调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枢神经系(CNS)中的下丘脑起中枢性作用。现对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调控特点加以阐述,最后对与动物采食量相关(促进和抑制)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动物采食量生理调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生产中,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一直是科学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提高采食量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特别是高产奶牛、仔猪、肉鸡等高生产性能的动物,采食量可能是限制其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很多,有生理因素(包括遗传、神经和激素、感觉因素等);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料槽设计和位置、密度以及每圈动物数);日粮因素(养分的缺乏和过量、能量浓度、抗生素、调味剂、饲料加工及水的质量)等(NRC,1998)。而生理因素是最根本的,日粮因素和环境因素很可能通过生理因素发挥作用。采食量的控制非常复杂,包括体…  相似文献   

20.
猪体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水组成.为了生存、生产和繁殖,动物要不断的从外界采食饲料,把其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转化成自身成分. 1采食量 适当提高采食量有助于青年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可以增加青年母猪的排卵数.自由采食的母猪较限食的初情期早11d.自由采食能使青年母猪排卵数增加,但也会使青年母猪发情不明显,因此青年母猪在接近初情期第一次发情时可以减少日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