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兽医实验室检测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它也是检查防疫质量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验结果误差.  相似文献   

2.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效果监测等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涉及红细胞凝集及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操作过程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偏差。文章针对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常见问题,从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缓冲体系、血凝板或微量振荡器、1%鸡红细胞悬液配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析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化验室中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如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的化验室诊断或免疫监测在基层多使用这种试验方法。今年在我国其它省市发生多起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威胁我省我市的情况下,省、市、县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都对禽流感进行了大量的化验室监测,运用和准确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和免疫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在操作中常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容易造成试验结果偏差,甚至误判。现将这种实验方法操作中影响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经济、快速、可靠等多种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偏差,甚至误判。本文以禽流感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为例,将影响试验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马动脉炎病毒(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血凝抑制试验(HI),其抗血清可以抑制血凝抗原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抗原和抗血清在4℃感作24h后可以检测到最高的HI抗体效价,同时结果显示HI抗体与中和抗体产物呈正相关。对561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沙特阿拉伯及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用HI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NT)进行EAV抗体检测,HI和NT阳性符合率为94.7%,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要注意各步骤操作的细节,认真细致地进行操作,尽量消除不利影响,减少误差,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实验室检测血清样本数量的增加,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时间已成为当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困扰已久的问题。该试验以新配制的缓冲液稀释保存长达6个月的鸡红细胞不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这极大方便了实验室及现场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基层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在血凝与血凝抑制(HA和HI)试验中4单位病毒抗原的配置和标定问题的困扰,本试验对GB/T 18936-2020《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中规定的4单位病毒抗原的配置和标定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标定调整的4单位病毒抗原准确性高,从而减少血凝抑制实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马病毒性动脉炎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K-13细胞上培的马动脉炎病毒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用各种动物的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证实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均可凝集小鼠和鸡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牛、绵羊、山羊、马、猪、豚鼠、仓鼠、兔及鹅红细胞,病毒用吐温-80和乙醚处理后,血凝活力会显著增强,其血凝滴度比未经处理的病毒高4-8倍,且血凝像更加清晰,最适处理条件是病毒在冰、浴状态下用终浓度0.06%-0.125%(V/V)二温-80振荡处理15min-60min,再加50%(V/V)乙醚振荡作用5min-15min。用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HI和NT试验,显示HI抗体和NT抗体产物成正相关,对550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做EAV的抗体检测,比较两个试验,二者符合率为97.8%,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但抗体效价略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兽医实验室中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经常用到如鸡新城疫、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多种疫病的检测试验中。石家庄市各级兽医实验室每年春防、秋防后对鸡新城疫、禽流感等主要动物疫病均进行免疫抗体集中监测,以便准确掌握免疫质量。因此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  相似文献   

11.
血凝抑制(HI)试验是禽流感诊断和免疫抗体检测中常用的方法,《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18936—2003)详细规定了其操作方法。在材料准备上规定使用96孔V型微量反应板,但并没有规定使用哪种角度的V型微量反应板。为掌握110°和90°这2种V型血凝板对禽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开展以下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目前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为血清诊断技术之一,是利用某些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且这种特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抑制的原理,用于已知病毒检查血清中相应抗体状态和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一种兽医实验室最常用的实验方法。HA和HI试验具有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可同时进行大量样本试验、对试验环境要求不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朱止南  田亚军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59-159,21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某些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能凝集禽类的红细胞,这个现象称为病毒的血凝,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病毒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并排特异性反应。因此,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鉴定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动物群体疫情的监测等。  相似文献   

14.
中山(Chuzan)病毒能凝集包括牛在内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对牛红细胞的血浆(HA)活性依赖于NaCl克分子浓度,当该浓度为0.6M时最强,但与PH和温度无关,从2头母牛和库蒙中分离到2株中山病毒,其HA抗原性难以区分,所有感染该病毒的牛的血凝抑制HI抗体 价都升高,其变化与中和试验(NT)抗体效价相似,HI和NT抗体的相关性很高,抗体可保持1年以上,因此,HA试验可代替NT试验用于检测牛的中山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由于能同时进行大量样本分析,试验过程易于操作以及结果快速、准确等特点而成为目前我国各地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效果监测等的主要手段之一,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涉及红细胞凝集及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操作过程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偏差,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出血症是由不同于鸭瘟病毒的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该病毒可凝集Balh/c小鼠红细胞的特性,我们建立了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经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实用、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在疫病防控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针对试验中缓冲液、红细胞、抗原、样品、温度和时间、试验器材和耗材、结果判定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评价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判定快速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等优点,但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初步探讨影响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判断未使用疫苗群体的感染状态.这两种试验在实践中应用的比较多,但也容易出错,现对该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监测禽流感抗体水平的一种试验方法.对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