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5.1%(148/197),感染强度66~112 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7%(64/115),感染强度100~27 900。根据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16个虫种,即: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说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感染率仍然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对张家口市规模较大的3个兔场共900多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3.3%、感染强度(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范围为100~3334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7.7%、感染强度范围为66~22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5.7%,感染强度范围为100~28200;共鉴定出10个虫种,分别为斯氏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用30只7~10日龄无球虫美国七彩山鸡分离纯化环颈雉艾美尔球虫卵囊.75只3周龄无球虫山鸡随机分为四组,第1,2,3组每只山鸡分别经口接种9070,5.0×10~4,9.98×10~4个孢子化环颈雉艾美尔球虫卵囊,第4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感染组在感染后第4d 出现临床症状,第6d 出现血便,第7d 第2,3组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19%和40%.大体剖检病变以盲肠病变最为显著,表现为盲肠粘膜中前期出血,中后期盲肠短缩,粘膜部分脱落,肠壁变薄或增厚,肠内形成干酪样肠核,肠壁上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兔球虫种类作了初步调查,发现有下列七种和一未定种,并对各种未发育和已发育的球虫卵囊作了显微描图。 1.兔艾美耳球虫 E. stiedae 2.大型艾美耳球虫 E. magna 3.中型艾美耳球虫 E. media 4.无残艾美耳球虫 E. irresidua 5.梨形艾美耳球虫 E. piriformis 6.穿孔艾美耳球虫 E. perforans 7.小型艾美耳球虫 E. exigua 8.艾美耳球虫未定种 E. sp.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从鸡球虫混合种中分离出1株柔嫩艾美尔球虫(E im eria tenella)。并对该株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病理学做了进一步研究。利用柔嫩艾美尔球虫的寄生部位、肉眼病变、临床症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做回归动物实验,用此球虫卵囊100,000个感染雏鸡。取8天后明显病理变化的盲肠组织,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在盲肠肠绒毛上皮、肠腺及肌层都有虫体寄生,并且有明显的出血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明红景天对柔嫩艾美尔球虫预防效果,对于发展养鸡业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12日龄100只商品代雏鸡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5%红景天组、1.0%红景天组及0.5%红景天组.14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不攻虫外,其余4组分别口服接种4000个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21日龄剖杀,同时测定所有鸡只的增重、存活率、盲肠病变分值、卵囊产量以及抗球虫指数(ACI).取各试验组鸡只的盲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集血清并测定相关的细胞因子.[结果]饲喂红景天的鸡在增重、存活率、盲肠病变分值、卵囊排出量以及ACI等指标上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且低剂量组效果最好;在饲料中添加红景天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鸡球虫后雏鸡血清中的白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提高血清IgG的含量.[结论]红景天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的雏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凌地区家兔球虫种类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杨凌地区的部分养兔场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家兔艾美耳球虫(Eimeria)感染率高达83.5%,且各月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1~2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感染率为99.4%,3~4月龄的感染率为97.0%,5~7月龄的感染率为78.7%,而12~24月龄的成年兔的感染率为38.9%。检出11种兔艾美耳球虫,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黄艾美耳球虫(E.flsvescen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tidua)和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4.0%、17.0%、14.0%和12.8%。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兔球虫病的诊断方法,对新乡市某兔场以消瘦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病兔进行临床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检查、饱和食盐水漂浮检查,并对粪样中检出的球虫卵囊及其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虫种鉴定。在粪便中检出大量的球虫卵囊,经鉴定,分别为盲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和长型艾美耳球虫,最后确诊该兔场发生的是由多种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兔球虫病。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温州地区家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McMasters method)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采集的595份家兔粪便样品中兔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地区兔球虫平均感染率达771%,全部为混合感染,感染球虫种类多为3~5种。各月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977%,多数呈中度或重度感染。调查共检出10种兔艾美耳球虫,以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组成1个遗传变异较大的大型艾美尔球虫株作为早熟选育的背景。方法从河北省无极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浙江省舟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乐山市、云南省昆明市6个不同地区的兔场采集兔粪,收集卵囊,培养至孢子化。根据大型艾美尔球虫的形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琼脂板法单卵囊分离技术将混合兔球虫种分离开,单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当有大量卵囊排出时分别收集不同地理株的卵囊,孵化后接种无球虫兔,1×10~4卵囊/只,在接种后6~16 d的排卵期间,每天収粪、计数,并记录每只兔的排卵量。结果单卵囊接种的成功率为88.9%;用1×10~4个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不同地理株的卵囊产量,张家口株最多,依次为无极株、南京株、乐山株、昆明株,舟山株最少。结论单卵囊分离的成功率较高,不同地理株排卵量不同。  相似文献   

11.
探讨兔球虫病的诊断方法,为兔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新乡市某兔场以消瘦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病兔进行临床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检查、饱和食盐水漂浮检查,以及对粪样中检出的球虫卵囊及其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虫种鉴定.结果发现,粪便中检出大量球虫卵囊,分别为盲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和长型艾美耳球虫,因此,确诊该兔场发生的是由多种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兔球虫病.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Eimeria uzura)内生发育过程及致病性,人工接种8日龄鹌鹑1.0×105个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研究结果发现,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在鹌鹑体内潜隐期为5 d,显露期为13 d,发病率为70.3%,死亡率为7.5%,增重明显受到影响.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主要寄生于鹌鹑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内生发育过程经三代裂殖生殖阶段和一个配子生殖阶段,接种后102 h达到裂殖生殖阶段高峰期,接种后114 h达到配子生殖阶段高峰期,感染后120 h形成卵囊;所有内生阶段均在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寄生可引起鹌鹑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发生轻度颗粒变性、坏死,黏膜固有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出血.试验结果表明,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对鹌鹑有中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黏膜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特征是雏鸡多发,患鸡白痢,发病率高。本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是养鸡业中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疾病。1发育史(1)孢子生殖是指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卵囊经1~3d发育形成孢子化卵囊即为感染  相似文献   

14.
对杀球灵和其它4种聚醚类抗菌素麦杜拉霉素,那拉菌素(Narasin),拉萨洛菌素(Lasalocid),莫能菌素(Monensin)的抗巨形艾美尔球虫效力进行了笼饲试验.重度感染情况下,和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相比,5ppm麦杜拉霉素,80ppm那拉菌素,100ppm拉萨洛菌素和100ppm莫能菌素可防止鸡只死亡,改善增重,减轻肠道病变和减少卵囊数量.1ppm杀球灵组出现10%死亡,但是从增重和病变来看,鸡只仍然受到保护,粪便里也很少见到卵囊.对肠粘涂片的观察显示杀球灵明显抑制了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有性生殖阶段,即配子生殖阶段的发育.从抗球虫指数来看,上述5种药对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效力依次是拉萨洛菌素,麦杜拉霉素,杀球灵,那拉菌素和莫能菌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体外刺激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力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目的是了解球虫对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的免疫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分离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HD11巨噬细胞分别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体外共培养,采用MTT、Griess、ELISA、RT-PCR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相关分子水平。【结果】子孢子组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NO和iNOS分泌量升高,但统计差异不显著,脾淋巴细胞iNOS分泌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子孢子组免疫细胞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分泌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IL-2mRNA表达下调;HD11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IFN-γ量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明显降低,IFN-γ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差异;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MHC-Ⅱ分子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上表达KUL01表面分子阳性百分率显著降低,但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都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但IL-2分泌量下降其mRNA表达下调,免疫相关分子(MHC-II)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能不同程度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免疫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鸡球虫病病原分布情况,明确近年来新疆北疆地区鸡球虫病的致病种类情况.[方法]采用定点采样法,从沙湾、石河子、玛纳斯和昌吉等地采集病死禽的肠道直接进行粪便处理和病原学检查,收集新鲜粪样进行鸡球虫卵卵囊分离,进行孢子化卵囊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对鸡球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鸡球虫的感染率为100;,共检出6种艾美耳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其中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为新疆北疆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虫种.[结论]研究对新疆部分北疆地区的鸡球虫原分布及其构成进行了初步确定,了解其病原水平,从而为该病防治中抗球虫药物的选择及代化用药方案提供必要数据,今后北疆地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球虫的感染现状与流行特征,以宁夏吴忠、石嘴山、贺兰地区5个不同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为材料,利用饱和NaCl溶液飘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观察统计球虫形态、种类与感染情况;并提取球虫卵囊基因组DNA,进行18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奶牛球虫18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查的179份样品中,牛球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56.98%,感染率的范围为40.00%~80.84%,平均每g粪便虫卵数(OPG)为1 358。孢子化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初步确定该地区优势虫种为邱氏艾美尔球虫、牛艾美尔球虫,其大小为(25.7~36.0)μm×(21.4~27.1)μm。序列分析表明,宁夏地区所分离的虫株与其他虫株亲缘关系较远,但本地虫株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丰富了奶牛球虫流行病学材料,也为该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犬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中的等孢子属的球虫引起犬以血便,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为特征的寄生虫病。1病原及其生活史本病的病原体特点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此属球虫通常寄生于犬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它的孢子化过程是,犬经口吞食了具有感染性的卵囊后,子孢子在小肠中逸出后,钻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无性繁殖)。经过3代裂  相似文献   

19.
肠艾美耳球虫共进行3代裂殖生殖,第一代在肠粘膜层的肠腺细胞内、第二和第三代在肠腺和肠粘膜层的细胞内进行。子孢子和各代裂殖子侵入细胞的途径不相同。裂殖体的核分裂为典型的球虫型有丝分裂。裂殖子以外出芽方式形成。每代裂殖体都有大型和小型两种,裂殖子亦相应的有细型和粗型之分。裂殖子为单核,少部分为双核或多核。裂殖子表面被有3层膜,有24根膜下微管。锥体为半截形圆锥,其前方有两个前极环。锥体腔内有两根棒状体的颈部、两根微线和两根微管向后延伸。大型裂殖体和小型裂殖体的比例在不同世代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饲料添加剂对球虫感染肉鸡早期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4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08%抗生素组、基础日粮+0.05%益生菌组及基础日粮+1%绿茶粉组。每组肉鸡14日龄时分别灌喂1mL(5×10~4)柔嫩艾美尔球虫和生理盐水。每2周空腹称重1次。分别于球虫侵染后的第4、7、10天收集粪便,用于球虫卵计数。于19、24日龄每组的5个重复中各取1只,共屠宰40只鸡,检测各肠段长度和重量,并截取其2c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用于制作切片。结果表明:球虫侵染第10天时,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的虫卵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绿茶粉组球虫虫卵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1%绿茶粉降低肉鸡早期(0~14d)增重(P0.05),肉鸡第15~28天增重在各饲料添加剂组间无显著差异;益生菌组回肠长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回肠壁厚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绿茶粉组(P0.05),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绿茶粉组回肠壁厚、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和盲肠壁厚与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球虫感染影响肉鸡肠道发育,导致空肠发育缓慢,盲肠壁增厚。绿茶粉可以缓解因球虫感染导致的体重下降,但对肉鸡早期(0~14d)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益生菌不影响肉鸡15~28日龄增重,并减少球虫感染后粪便中的虫卵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