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北京市房山县浦洼乡饲养的绒山羊胃肠道线虫的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感染的虫种多,严重影响绒山羊的生长发育和绒的产量和质量。秋末、冬季和早春时节,气候骤变,常有发生死亡的,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山区发展绒山羊,寄生虫确实是一很大的威胁。本试验选用了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甲苯咪唑(Mebendazole),噻苯哒唑(Thiabendazole)和氟苯哒唑(Flubendazole)四种苯并咪唑类药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用丙硫苯咪唑进行体外虫卵孵化试验检测羊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对23个羊场的25份田间样品用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进行了虫卵孵化试验并与先前减卵试验(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FECRT)的结果比较。结果表明,25份样品中,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对受检虫卵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值分别为0.050 1和0.054 0μg/mL,差异不显著。FECRT检测有抗药性的4个羊场,75%的样品对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的LD50均值均在0.1μg/mL以上,只有1个羊场的的LD50值分别为0.068 9μg/mL(丙硫苯咪唑)和0.071 2μg/mL(噻苯咪唑)。检测为可疑的2个羊场,其样品的LD50值为0.04~0.07μg/mL;FECRT检测敏感的蠕虫群体的LD50均在0.04μg/mL以下。此外,丙硫苯咪唑用纯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和稀释后于4℃保存7 d,LD50值变化不大,提示药效无明显下降,而保存14 d后药效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出内吸性很强的杀菌剂—噻苯咪唑以7000—12000倍液,喷布桑叶表面,防桑褐斑病效果高达80%—95%。噻苯咪唑在桑树叶上的残效期较长,一般在22天左右,对桑树无药害,喷药后二、三天采叶喂蚕,对蚕安全,不影响蚕茧质量。噻苯咪唑防止桑树褐斑病已经有关部门鉴定通过,并认为该药是目前国内防治桑褐  相似文献   

4.
用虫卵孵化试验检查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虫卵孵化试验对上海某羊肠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羊肠有抗丙硫苯咪唑捻转血矛线虫存在,其50%抑制虫卵有效孵化率(ED50)为0.087,0.01μg/mL,噻苯咪唑或0.048,0.02μg/mL丙硫苯咪唑,而敏感株ED50为0.0045,0.0085μg/mL噻苯咪唑或0.0064,0.0023μg/mL丙硫苯咪唑,抗药株ED50值明量高于敏感株,改用羊佳1号进行治疗,取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8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噻苯咪唑、丙硫咪唑、硫苯咪唑、苯硫氧咪唑、氟苯咪唑、甲苯咪唑、丙氧苯唑和三氯苯唑)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饲料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旋转浓缩后用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5%氨化甲醇洗脱,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乙腈-0.01 mol/L磷酸溶液(3/7,v/v)溶解。采用Inertsil ODS-2色谱柱,以水-乙腈体系进行梯度洗脱,295 nm检测,外标法定量。苯并咪唑类药物在0.20~50 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噻苯咪唑和其他苯并咪唑类药物在饲料样品中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0和0.05 mg/L。饲料中苯并咪唑类药物在0.50~200 mg/L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8.0%~97.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人工感染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的兔作为动物模型,对国内常用的高效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噻苯唑和磷酸左咪唑进行了对比驱虫试验。通过临床症状、给药后日增重、虫卵转阴率、驱净率、驱虫率、e.p.g.、肠道内残留虫体数七项指标的观察,认为丙硫苯咪唑(40mg/kg)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噻苯唑(200mg/kg)和甲苯咪唑(30mg/kg);较差者为磷酸左咪唑(20mg/kg);其驱虫率分别为100%,99.99%,99.88%,75.54%。同时作者还注意到,在兔体内乳突类圆线虫成虫除寄生于十二指肠外,尚寄生于空肠和回肠,而且以寄生于空肠中的数量居多。  相似文献   

7.
甲苯咪唑及噻丙吡啶是驱肠道线虫药,在驱人的线虫上广为应用,而在兽医寄生虫上应用较少。国内,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1980)应用甲苯眯唑驱绵羊肠道线虫,广西兽医研究所(1980)应用甲苯咪唑驱猪的线虫,均获得良好效果,而噻乙吡啶在家畜  相似文献   

8.
1967年首次报导用丁苯咪唑[甲基5(6)丁烷—2—苯吲哚氨基碳酸块]能有效地驱除鼠、鸡、犬、猴子、绵羊、牛和猪胃肠道线虫的报告。后来的工作亦证实了丁苯咪唑能有效地驱除各种动物的寄生虫。本试验报告的目的在于说明丁苯咪唑驱除马寄生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应用噻苯咪唑对71组产奶母牛进行驱虫试验,结果在305天的泌乳期内无论产奶量,乳脂量和无脂圆型成分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增加。 2.投药后产奶量的增加大多数是在泌乳开始后的3个月内。 3.分娩后马上投药有良好效果,并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4.全部投药牛未出现付反应,证明噻苯咪唑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内外净驱杀绵羊寄生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外净(复方阿维菌素乳剂,Compoud Avermectin Emulsion),主要驱虫活性物质为阿维菌素B1及丙硫苯咪唑,因而它既有阿维菌素独特的驱虫功效,又有丙硫苯咪唑的驱治寄生虫的效力.阿维菌素能增加虫体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并加强γ-氨基丁酸受体的结合,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功能下降,最终使寄生虫麻痹死亡.  相似文献   

11.
1.狐狸用脚掳胸腹部的毛是什么原因?谭:可能是有寄生虫或者是由于皮炎而引起胸、腹部的皮肤发痒。2.驱虫用什么药?谭:如果是驱蛔虫、绦虫等消化道中的虫,可以选用肠虫清、阿福丁、通灭等。建议使用倭瓜籽、敌百虫、左旋咪唑、硫酸苯咪唑等。敌百虫、左旋咪唑、硫酸苯咪唑具体的  相似文献   

12.
丙硫苯咪唑控释剂对绵羊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丙硫苯咪唑控释剂给羊投服 ,于给药前及给药后 30d、60d、90d、12 0d进行粪便虫卵计数并逐一称取体重。结果表明 ,丙硫苯咪唑控释剂组投药 90d后虫卵减少率为 88 2 % ,能较长时间防止寄生虫感染 ,与丙硫苯咪唑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增重效果 (P <0 0 1)。  相似文献   

13.
左旋咪唑和丙硫苯咪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新药,根据报导对各种畜禽的寄生虫有很好的驱虫效果,我们为了掌握这两种驱虫新药在本地对绵羊寄生虫的驱虫效果和最佳的驱虫剂量,对今后这两种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故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左族咪唑又名左咪唑、左旋四咪唑,是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本品具有旋光性,为噻咪唑左旋异构体,常用其盐酸盐(盐酸左旋咪唑),为白色或微带黄色晶粉,性质稳定,易溶于水(25C:62.7%),酸性水溶液中稳定。本品对体内多种寄生虫如蛔虫、肺丝虫、钩虫等具有强大的驱杀作用,并且给药方便,可皮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英国的生产条件下,研究了驱蠕虫药对乳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是在120个乳牛群中进行的。所试验的乳牛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泌乳期的,胃肠道内线虫的侵袭程度各不一样。对每群乳牛均按品质相同的原则分成五组。第一组乳牛给予左噻眯唑,剂量7.5毫克/公斤;第二组乳牛给予噻苯咪唑,剂量100毫克/公斤;第三组乳牛给予硫苯咪唑,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养禽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健康发展,我们于八五年十二月份,利用县鸡场郑州红成年鸡,进行了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抗蠕敏)驱除鸡肠道寄生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药物左旋咪唑:片剂,规格500毫克/片,河南省西平县兽药厂提供;丙硫苯咪唑:片剂,规格300毫克/片,杭州第三制药厂出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硫苯咪唑对绵羊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效果,以及驱除体内寄生虫对绵羊的增重作用。方法选择自然放牧的青年绵羊80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药后分期检查虫卵和称重,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20 mg/kg.BW剂量投服药物残效期大约能维持30 d左右。试验结束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绵羊平均多增重4.1 kg。结论丙硫苯咪唑的驱虫作用广谱、安全,对绵羊体内多种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确实。体内驱虫对绵羊增重作用明显,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阿维菌素复方缓释制剂在绵羊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复方片剂、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亚砜注射液和阿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亚砜复方长效油胶,对新疆阿克苏当地一群未进行驱虫和药浴的当年生羔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片剂、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亚砜注射剂和阿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亚砜长效油胶在用药后7d就可以100%的杀灭发病绵羊的多种体内外寄生虫。第25d绵羊痒螨疥癣的临床症状均已缓解或消除,并开始生长新毛。第40d复方片剂组就出现了再感染现象,而阿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亚砜长效油胶组维持100d左右才出现肠道线虫感染,感染率为80%,但感染强度只是对照组的10%,对绵羊疥癣可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根据我市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绵羊体内外寄生虫共有29种,主要危害虫种是胃肠道线虫,其它虫种次之.依据这一客观规律,笔者因地制宜地选择灭虫丁、丙硫苯咪唑、盐酸左旋咪唑三种药物进行了驱虫试验,旨在观察驱虫效果,并测定消化道线虫排卵规律.  相似文献   

20.
抗寄生虫药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在国内外兽医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苯骈咪唑类和伊维菌素是用得最多的抗蠕虫药,聚醚类抗生素是较常用的抗球虫药,有关抗寄生虫药的药动学研究也多集中于这些药物。1.苯骈咪唑类药物的药动学1.1药物的吸收与生物利用度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