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限制灌水对草坪外观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草坪草的选择、节水灌溉和科学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结合大田试验的方法,以3种主要应用的草坪为研究对象,安排3个试验因子T1(高羊茅:黑麦草:硬羊茅=5:3:2)、T2(高羊茅:草地早熟禾=4:1)、T3(高羊茅单播),在限制灌溉水条件下,对3种草坪在水分胁迫时期内的外观质量、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随着限制灌水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草坪的外观质量逐渐下降,土壤含水量与草坪外观质量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3种草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T3草坪下降幅度最大,T2次之,T1草坪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孙强  李卫军  徐晶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544-1548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三种冷季型草坪草地下生物量及坪用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草坪养护过程中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草坪线性梯度灌溉,应用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水分处理对草坪草地下生物量、根系分布的影响情况,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与草坪地下生物量的关系及对地下生物量动态变化、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三种草坪草地下生物量春季最大,秋季最小,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的土壤层内,占地下生物总量的84.08;~ 87.18;.三种草坪的坪用质量与根茎比值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水分处理对三种草坪草的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根茎比能够得到较好的坪用质量.  相似文献   

3.
袁青杉  石凡涛  邓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22-10623,10629
[目的]为草坪在新的生命周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原动力。[方法]研究不同灌溉次数对草坪草返青的影响。[结果]在西宁地区春季草坪草返青前进行4次灌溉与同一灌水量(5kg/m2)下进行1、2、3次灌溉相比,灌溉4次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色泽、质地、密度和返青日期均有明显提高,在此灌溉条件下能使草坪草返青后的坪用性状达到良好的品质。[结论]在西宁地区对草坪草返青期灌溉应以4次较为合理;灌水量为20kg/m2。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溉量对草坪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7月和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试验基地,对不同灌溉量下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分别进行光合观测,分析3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3种草的净光合速率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草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光响应曲线的斜率也是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结缕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饱和点显著高于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且光补偿点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见的3属7品种冷季型草坪草耐盐性.[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在自然竞照土培条件下培养,根据其发芽季、成苗指数(GI)、相对成苗指数(RGI)、幼苗绝对活力指数(GVI)和幼苗相对活力指数(RGVI),以及苗高相对平均值的综合分析,分析不同品种冷季型草坪草品种耐盐性.[结果]不同冷季型草坪草耐盐性的强弱顺序结果表明,萌发期内总的耐盐性首相Ⅱ(黑麦草)>爱神特(黑麦草)>美洲虎(高羊茅)>TNT组合(高羊茅)>尤瑞那(高羊茅)>百琪(紫羊茅)>兰肯(早熟禾),苗生长期内总的耐盐性首相Ⅱ(黑麦草)>爱神特(黑麦草)>尤瑞那(高羊茅)>TNT组合(高羊茅)>美洲虎(高羊茅)>百琪(紫羊茅)>兰肯(早熟禾).[结论]研究结果为草坪建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草坪草生长的浮床。[方法]在不施肥不灌溉条件下,在再生水水面上浮床种植3种草坪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进行浮床种植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泡沫板作为漂浮载体,上铺无纺布作为基质在再生水水面上种植的3种草坪草均能正常生长;水面栽培条件下高羊茅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干重、密度、盖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土培。[结论]葡茎翦股颖和高羊茅较草地早熟禾更适宜水面浮板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7.
常用六种草坪草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水分平衡法采用小型蒸渗仪测定了两种水分条件下 6种草坪草的蒸散量 ,并采用Penman Monteith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各草种的作物系数 .两种水分条件为充足供水和限量供水 .参试的草种为草地早熟禾 (PoapratensisL .Nuglade)、高羊茅 (FestucaarundinaceaSchreb .Hundog 5 )、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perenneL .Advent)、普通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 .)Pers.)、野牛草 (Buchloedactyloides(Nutt.)Engelm .)、日本结缕草 (ZoysiajaponicaSteud .) .草种间 ,水分处理间的草坪蒸散量均表现较大差异 .充足供水的草坪的蒸散量比限量供水的蒸散量大 30 5~ 1 5 3 5mm .全生长季冷季型草坪草的蒸散量大于暖季型草坪草 ,最多相差 2 0 0mm .两种水分条件下 ,6种草坪草的生长季总蒸散量排序相同 ,最大蒸散量排序为高羊茅 (90 3 5 5mm) >草地早熟禾 (85 7 93mm) >多年生黑麦草 (85 0 91mm) >狗牙根 (82 5 6 1mm) >野牛草 (75 8 6 6mm) >日本结缕草 (70 1 5 5mm) .不同的水分处理 ,草种和季节对草坪的作物系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冷季型草的生长季平均作物系数介于 0 98~ 1 0 9之间 ,暖季型草的介于 0 70~ 0 96之间 .充足供水条件下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作物系数与限量供水条件下的作物系数差异不显著 ,多  相似文献   

8.
水分对三种冷季型草坪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水分处理对三种草坪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麦草地上生物量、草坪草再生速度及其叶片含水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分的增加三种草坪草在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随之增大,三种草坪草的再生速度也随着水分增加而增大,但B3与B4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水分过多并不能显著增加其再生速度.三种草坪草的叶片含水大小依次为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26-127
试验以狗牙根、高羊茅、一年生早熟禾以及草地早熟禾为材料,通过电导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以及不同低温胁迫下4种草坪草叶片的电导率值,研究其抗寒性,为草坪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草坪草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降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草坪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不大;其抗寒性强弱表现为一年生早熟禾、高羊茅、狗牙根较好,但差异不明显,草地早熟禾最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种草坪草品种在不同施肥灌溉条件下的长势、地上部生物量、成坪性状的分析,研究施肥灌溉水平对草坪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灌溉处理有利于提高大部分草坪草的生活力、青绿期和抗高、低温的能力,但也会引起草坪草生长过快,增加修剪强度;较低水平(尿素5 g/m2)的氮肥施用量和适度的灌溉对禾本科草坪草的成坪性状改善明显且不需过高的养护管理水平。施氮肥对羊茅各品种、早熟禾各品种和帕特翦股颖、多年生黑麦草效果最显著,草坪性状与成坪质量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军  黄冠华  郑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168-3175
 【目的】甜瓜是西北内陆旱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探讨不同沟灌水肥对甜瓜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甜瓜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方法】于2008和2009年在甘肃武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开展了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在膨果期分别设置了3个灌水下限水平:65%—70%、55%—60%、45%—50%的田间持水量(FC);施肥量设置为:160、120、80 kgN?hm-2和无肥对照处理;灌溉方式为常规沟灌和隔沟灌。【结果】膨果期适度水分亏缺有利于提高甜瓜的水分利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品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灌水量下限为55%—60% FC处理其WUE、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含量普遍高于灌水量下限为65%—70% FC处理的结果;相同水分条件下,施肥量为120 kgN?hm-2处理其产量、WUE、TSS和Vc含量均高于施肥量为160 kgN?hm-2和施肥量为80 kgN?hm-2处理的结果。隔沟灌处理的WUE比常规沟灌高4.5%—10.6%。【结论】适合于该地区的甜瓜水肥组合模式为膨果期灌水下限为55%—60%FC和全生育期施氮量为120 kgN?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毛管供水长度与管径、供水压力、蓄水时间、不同规格末级导水微管水量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关系.[方法]通过不同低压条件下单条供水毛管上各蓄流灌水器的流量观测试验,得到不同的供水管长度与直径,不同的供水压力下的蓄流灌水器出水流量值以及分析了蓄流灌水器出水量均匀度.[结果]当其它影响因素相等条件下,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毛管铺设长度的减少而增加,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时间延长而增长;末级导水微管管长为3.5m,管径为4 mm的微管最合理.[结论]当供水压力从30~ 60 cm变化时,供水压力对灌水均匀度没有太大影响,并且灌水器均匀度都能达到0.9以上.这表明蓄流灌溉方式是解决和处理自然低水头微灌系统灌溉均匀性差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在葡萄园行间生草条件下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阐明土壤生物学指标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在酿酒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测定土壤5种微生物数量、6种土壤酶活性及8个养分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行间生草总体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但高羊茅处理使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行间生草均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园土壤碱解N、全N、速效K含量升高,高羊茅处理使其降低,禾本科牧草高羊茅活化P的作用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速效K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脲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除过氧化氢酶外,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其余酶活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相关性均不显著,全K与所有生物学特性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行间生草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肥力,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提高的效应较明显;土壤生物学指标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生物学指标可以反映葡萄园土壤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两年的防雨棚微区控水试验,探索秸秆还田和水分调控对小麦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提高秸秆还田效果及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RS)和秸秆不还田(CK)处理;3种土壤水分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干旱处理,D)、60%—65%(轻旱处理,SD)和70%—75%(适宜水分处理,N)。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根干重、根干重密度、根系活力、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干旱条件下小麦成熟期的次生根数显著降低,与轻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相比,不同生育时期小麦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0—25 cm土层中的根干重密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也基本表现为降低趋势,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4.34%—38.30%和14.30%—36.63%,但土壤贮水消耗量分别显著增加7.92%—25.56%和31.34%—90.7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12.69%—30.09%和11.83%—32.88%。干旱条件下,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在返青期和成熟期的单株次生根数分别提高了17.17%—29.41%和5.60%—27.86%,不同生育时期0—25 cm土层中根干重密度降低,花后根系活力及25—50 cm土层中根干重密度的下降幅度增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5.02%—19.52%和7.51%—14.56%。轻旱和适宜水分条件下,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提高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单株次生根数,减缓了小麦花后的根系活力及25—50 cm土层中的根干重密度下降幅度,并且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灌溉量及总耗水量,除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适宜水分条件下不同还田方式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6.09%—9.18%和6.77%—11.13%。另外,秸秆还田方式与水分调控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在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轻旱和适宜水分),秸秆还田对小麦根系生长具有正效应,有利于延缓根系衰老,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溉量;而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时进行秸秆还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高羊茅叶绿体表达载体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为今后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稳定表达该载体,获得耐旱高羊茅的叶绿体转基因株系奠定基础。【方法】首先从高羊茅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16S/trnI-trnA/23S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同源片段。然后将耐旱相关基因酵母海藻糖合酶基因tps1与水稻叶绿体16S rRNA基因的强启动子Prrn、烟草叶绿体基因psbA的终止子构建表达盒(Prrn-tps1-TpsbA-ter),连同草丁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的融和基因表达盒一起克隆到定点整合同源片段之间,构建高羊茅叶绿体的稳定表达载体gTKGB。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gTKGB转化到高羊茅幼嫩叶片中,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GFP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克隆的高羊茅叶绿体基因16S-trnI-trnA-23S在NCBI登录号为:DQ490947-DQ490950。构建的叶绿体表达载体gTKGB转化高羊茅幼嫩叶片,在叶绿体中有很好的GFP表达。【结论】高羊茅叶绿体表达载体gTKGB可用于高羊茅叶绿体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灌水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香气组分积累、香气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确定灌水模式与鲜食葡萄感官品质形成间的关系,为限根栽培葡萄最佳灌水量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食葡萄‘阳光玫瑰’为试材,设置对照组CK、轻度水分亏缺组(DI-1)、重度水分亏缺组(DI-2),系统比较不同灌水量对葡萄果实外观形态指标、色泽指标、香气组分、萜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影响葡萄果粒的形态与质地特征,采收期时葡萄果粒的纵径并未受到灌水量的显著影响,而亏缺灌溉组果粒的横径、单粒重显著降低(P<0.05)。葡萄果肉的硬度也受到亏缺灌溉的影响而下降,特别是DI-2组,葡萄果肉硬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亏缺灌溉组DI-1、DI-2的葡萄果实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重度亏缺组DI-2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轻度的亏缺灌溉(DI-1)并未对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亏缺灌溉处理下葡萄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出现降低,DI-2组果皮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最低。灌水量影响到葡萄果实中香气组分的积累,对于萜烯类物质,轻度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指导设施果桑水肥高效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年生的667 m2栽植150株+二级支干整形模式的果桑大10为试材,在同一滴灌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T1:滴灌随水施肥量100%;T2:滴灌随水施肥量80%;T3:滴灌随水施肥量60%;T4:滴灌随水施肥量40%;对照(CK):常规穴施量100%],连续2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滴灌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滴灌随水施肥量60%、80%和100%的果桑枝叶生长和产果量均高于CK,其中叶片重、单果质量和株产果量分别较CK提高11.55%~27.06%、10.24%~14.44%和15.07%~24.64%,且单果质量显著高于CK(P<0.05,下同),不同施肥处理的发条数和果形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滴灌随水施肥量60%、80%和100%的桑果pH、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1.58%~3.17%、21.94%~35.61%和25.00%~62.50%,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虽较CK提高0.83%~1.42%和1.72%~4.39%,但与CK间差异不显著;滴灌随水施肥量80%和100%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滴灌随水施肥量60%和CK,分别较CK提高14.78%和12.56%,滴灌随水施肥量60%的多酚含量较CK提高3.45%;滴灌随水施肥量40%各指标值均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明显;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果桑经济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序为T1处理>T2处理>T3处理>CK>T4处理,以滴灌随水施肥量60%以上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常规穴施量100%。【结论】与常规穴施量100%相比,滴灌随水施肥量60%以上有利于促进设施果桑枝叶生长、提升桑果产量和品质,节肥增产效果明显,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脲醛泡沫栽培基质建植高羊茅草坪的可行性,并对草坪质量进行评定。[方法]将草坪外观质量、生态质量和实用指标作为综合质量评定的一级指标,对应的草坪密度、色泽、质地、均一性,绿期、盖度、生物量,出苗势、生物量、成坪时间作为综合质量评定的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权重矩阵,对所评价草坪指标配以权重,然后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确定草坪质量优劣。[结果]脲醛泡沫栽培基质覆土处理草坪综合质量优于未覆土处理及常规处理,F1处理草坪质量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770。[结论]脲醛泡沫栽培基质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草坪,可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脲醛泡沫栽培基质草坪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脲醛泡沫栽培基质建植高羊茅草坪的可行性,并对草坪质量进行评定。[方法]将草坪外观质量、生态质量和实用指标作为综合质量评定的一级指标,把对应的草坪密度、色泽、质地、均一性,绿期、盖度、生物量,出苗势、生物量、成坪时间作为综合质量评定的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权重矩阵,对所评价草坪指标配以权重,然后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确定草坪质量优劣。[结果]脲醛泡沫栽培基质覆土处理草坪综合质量优于未覆土处理及常规处理,F1处理草坪质量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770。[结论]脲醛泡沫栽培基质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草坪,可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0.
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春玉米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春玉米耗水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中游,通过2007—2008两年的灌溉试验,对供试春玉米采取不同的水量和水质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及玉米生长指标。【结果】灌溉水量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在60—100cm土层较为明显,2008年9g·L-1处理和6g·L-1处理20—1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保持在25%以上;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灌溉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供水不足时,作物耗水量及土壤储水变化主要受水量的影响,供水充足时则主要受灌溉水质的影响;咸水灌溉条件下,一定的水分亏缺同样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但是当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水平时,WUE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咸水灌溉使春玉米产量降低19.4%—57.9%,连续两年充分灌溉下矿化度为9g·L-1处理的产量仅为淡水的42%。【结论】咸水灌溉下,合理的降低灌溉水量有利于提高WUE,减少盐分积累,3g·L-1的水配合适当的淋洗可以作为后备灌溉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