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宝鸡市陇县烟区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逐叶采收叶片数的增加,烤后烟叶的颜色变浅、油分增加、色度增强和 叶片更柔软,上等烟比例与均价均升高,以上部6片或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效果较好;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偏高,分别为4.16%~4.88%、31.49%~35.53%和26.54%~31.76%;总氮和钾含量均偏低,分别为1.93%~2.38%和0.94%~1.20%;氯含量严重偏低,0.05%~0.07%;糖碱比和两糖比分别为5.67~6.77和0.83~0.89,均基本处于适宜范围;钾氯比为15.67~24.00,氯含量严重偏低,比值偏大;氮碱比为0.45~0.50,均偏低且水平相近;上部5片叶、6片叶和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均优于常规采收。陇县烟区生产上可采取上部6~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可提高其烤后烟叶的质量及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片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和分次采收2个采收方式,研究其对烤烟上部叶片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提高了上部叶的成熟度,降低了上部叶的单位面积干物重,提高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淀粉含量,协调了总氮和烟碱含量,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外观质量明显改善,感官评吸得分较高,上等烟比例、黄烟率和均价明显增加,但产量产值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烤烟中部6片叶的适宜成熟度,以湘烟7号中部6片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成熟度(M1,习惯采收)、中成熟度(M2,推迟7 d采收)、高成熟度(M3,推迟14 d采收)分别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的成熟特征,并对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成熟度提高,M2和M3处理采收的鲜烟叶SPAD值较M1处理平均分别下降6.48%和14.11%;烤后微带青烟叶比例减少,杂色烟叶比例增加,其中M2、M3处理杂色组烟叶比例较M1处理分别提高2.54、7.80百分点;化学成分以M2处理较协调;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总分以M2处理最佳;M2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提高3.29百分点,M3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降低14.01百分点;M2处理均价较M1处理提高1.01%,M3处理均价较M1处理降低10.35%。可见,烤烟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应较当地习惯采收时间推迟7 d,适宜成熟采收特征为叶面变黄1/5~1/2,主脉变白2/3至全白,支脉变白1/3以上,叶缘卷曲,茸毛部分脱落,无或少量成熟斑块,叶面褶皱,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SPAD值在21....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春柳河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分批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略有下降,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显著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产值效益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按照上部叶5~7片一次性集中熟采和传统分批采收的处理设计烤烟上部叶采收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5~7片一次性集中熟采方式与传统分批采收方式比较,烟叶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田间鲜烟采收成熟度提高1成左右;烤后原烟成熟度提高,结构较疏松,身份较适中,色度较强,色泽较好,弹性较好,等级质量提高,烟叶香吃味较醇和,青、杂面减少,青杂味减轻;上部叶平均单叶重不减反增0.32 g,上等烟比例提高33.4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下降3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烤烟上部烟叶同中部叶相比 ,具有叶片厚 ,干物质积累多 ,组织结构紧密 ,成熟较缓慢等特点。然而 ,目前上部烟叶同中部叶采收一样 ,即成熟一片采一片 ,最后一次采收多数是在烟株上仅留 2~ 3片叶 ,待大部分烟株的烟叶已成熟再采烤。这种作法 ,一方面会使上部叶很难长出优质的完熟叶 ;另一方面易造成采摘成熟度不一致 ,部分叶采生 ,部分叶过熟 ,烤后烟叶易青筋、浮青、挂灰、杂色较重、颜色深、烟碱含量高 ,其质量和可用性差 ,效益低。不但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而且影响了烟农的收益和种烟的积极性。因此 ,对上部叶采用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试验,分析总结盘县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合理施肥、科学打顶留叶、田间管理到位的前提下,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烟叶的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均好于常规采收烘烤处理,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收烘烤高12.31个百分点,一次性采收烘烤烟叶均价较常规采收烘烤高2.83元/kg,一次性采收烘烤亩产值较常规采收烘烤高112.24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盘州烟区上部烟叶适宜的一次性采收时期。[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常规采收(M1)、延迟5 d采收(M2)和延迟10 d采收(M3)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工业可用性的影响。[结果]延迟5 d采收能使倒3、倒6叶片达到工艺成熟,倒1叶片达生理成熟,此期采收能极显著提升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降低下低等烟比例(降幅25.6%),使烟叶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佳;延迟采收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先增后减,还原糖、总糖含量以及糖碱比降低,钾、氯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降低,常规采收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最佳,最能彰显盘州清香型烟叶风格特色;延迟采收烟叶感官评吸得分先减后增,常规采收表现最佳,延迟10 d采收次之,延迟5 d采收得分最低。[结论]结合盘州烟叶风格特色,综合考虑烟农种烟效益和卷烟工业企业原料需求,盘州上部烟叶适宜的一次性采收时期为常规采收至延迟5 d采收。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成熟度及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增强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技术措施,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与采收方式下对上部烟叶产量、等级质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时一次性采烤(上二棚叶成熟后推迟7 d与顶叶一次性采烤,以倒2叶成熟为准)烟叶产量最高,为938.64 kg/hm2,较常规分2次采烤(上二棚叶和顶叶成熟后分别采烤)与延时分2次采烤(上二棚叶、顶叶成熟后均推迟7 d采烤)分别提高了3.68%、8.70%。常规分2次采烤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显著高于延时分2次采烤和延时一次性采烤,且其上等烟率较延迟分2次采烤和延时一次性采烤提高15.90个百分点和27.88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均价亦以常规分2次采烤最高(18.39元/kg),较延时分2次采烤分别与延时一次性采烤增加了20.43%与47.95%。常规分2次采烤烟叶的产值分别是延时分2次采烤与延时一次性采烤处理的1.26倍、1.43倍。上二棚叶与顶叶成熟分别采烤的方式能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及种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采收方式研究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方式相比,顶1叶尚熟时集中采收上部6叶或上部各叶适熟时进行分次采收做法,所得上部叶整体质量较高,且更接近中部烟叶。采收方式对烟叶物理特性影响远大于成熟度对烟叶影响,集中采收能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单叶重和叶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相对疏松;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采收方式对烟叶的影响,成熟度提高后总糖、总氮、烟碱和还原糖含量下降,钾含量有所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提高,杂气和刺激性降低,可用性有所提高。集中采收可提高上部烟叶整体成熟度,但烟叶产量和产值因此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云烟97品种为材料,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采收方式下叶绿素、外观品质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别,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的上部烟叶各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上部1~6片烟叶的外观品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烟叶成熟度、发育状况、叶片结构、身份、油份、色度、色均匀度等方面;在内在化学品质方面,一次性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钾含量、总氮、烟碱含量都要低于传统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而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都要高于传统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总体上看,一次性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成熟度较高、外观质量较好、化学品质更协调,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的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以及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适熟采收,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较高,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烟叶初熟采收,评吸质量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评吸质量较差.[结论]综合考虑,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档次为适熟的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宁乡烟区烤烟上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采用‘云烟87’设计低成熟度(M1)、中等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采用η2值分析采收成熟度和叶位及其互作对烟叶物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时间推迟,烟叶的含梗率下降,叶片厚度增加。M2单叶重较M1、M3分别高7.64%和12.79%,叶片厚度分别高11.70%、-14.37%,含梗率分别高-4.54、1.33个百分点,平衡含水率分别高0.14、2.86个百分点,叶质重分别高14.59%、39.81%,物理特性指数分别高7.31%、7.01%。采收时间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效应为35.04%,叶位为29.98%,采收时间和叶位互作为34.98%。采收成熟度对物理特性指标影响由大到小表现为叶质重>叶片厚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单叶重。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第13叶位外观特征为:叶面变黄70%~80%,茸毛大部分脱落,叶面有光泽,褶皱,有少许粘手感,主脉变白4/5,支脉变白1/2,叶缘卷曲起皱,叶尖下...  相似文献   

15.
不同成熟度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以长春烟区柳河县烟草主栽品种吉烟9号的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下部尚熟烟叶(提前采收)、中部成熟烟叶(正常采收)和上部完熟烟叶(推迟5~7d)的各项化学成分适中,化学成分比值协调,香气物质含量比较高;评吸结果香气量足,青杂气轻,刺激性小,余味干净、舒适。因此,烟区烤烟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为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成熟后推迟5~7d采收。  相似文献   

16.
傅献忠  王军  顾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11-9912,9929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次性成熟采烤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提高上部烟叶品质和上等烟叶的比例。[方法]以云烟87烟株上部7片叶为材料,研究一次性成熟采烤与传统分批采烤对上部烟叶成熟度、外观品质、可用性及经济价值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成熟采烤上部烟叶与传统分批相比,提高了烟叶成熟度,改善了外观品质,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烟叶的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值均显著高于传统分批采烤的数值,产量和产值均有提高。[结论]一次性成熟采烤能显著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品质和等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烟叶适熟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等指标较好;等级质量中,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化学成分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较协调.烟叶初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较差.[结论]云烟87品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档次是适熟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