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漠化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有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涉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等8个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地区一方面土层贫瘠,保水性差,地表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水热资源充足,尤其适合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草地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贫困".  相似文献   

2.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岩溶面积20236.21 km~2、占土地面积的65.78%,石漠化面积4673.76 km~2、占土地面积的15.19%,严重危及到当地生态安全,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以该市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务川县为例,对其通过人工草地种植、围栏封育、草地改良方式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治理石漠化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使石漠化地区的植物平均盖度、草群平均高度、草产量大幅增加,植物种数增加、毒害草种数减少,极大地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草地载畜量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南岩溶区的石漠化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云南岩溶石漠化分布现状、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指出石漠化土地在云南省各地州市均有分布,不同地区石漠化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不同;石漠化具自北向南分布面积逐渐增多、石漠化程度逐渐加重的特点,滇东较滇西严重;强烈的人类活动为石漠化的主导驱动力;石漠化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和非地带性干旱等。在综合西南岩溶石漠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封山育林植被恢复、草地畜牧业、生态移民模式,以及坡改梯、立体生态农业和“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适于云南岩溶不同石漠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危害及工程实施效果监测的分析,结果表明:巧家石漠化分布面积广,石漠化程度高且片区分布不均,石漠化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岩溶项目区的草地植被已得到有效恢复,牧草营养明显提高,既能减轻水土流失,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岩溶地区的草畜矛盾,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岩溶土地分布范围广,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全区10个市76个县(区、市)均有岩溶土地分布,岩溶土地总面积832.25万公顷(hm2),占76个县(区、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的46.6%,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1]。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2008年国家启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我区有12个县列入试点范围,从2011年开始逐年新增重点治理县,至2014年治理范围已覆盖76个石漠化县(区、市)。经过几年的探索,在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草地建设与草食动物发展工程建设中,逐步探  相似文献   

6.
云南巧家石漠化现状及草地治理生态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危害及工程实施效果监测的分析,结果表明:巧家石漠化分布面积广,石漠化程度高且片区分布不均,石漠化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岩溶项目区的草地植被已得到有效恢复,牧草营养明显提高,既能减轻水土流失,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岩溶地区的草畜矛盾,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以贵州省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岩溶区面临双重危机:生态恶劣,石漠化严重;人口贫困,全国1/3强的贫困县分布在该地区。针对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石漠化分布和《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的指导思想,提出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水是龙头,土是关键,植被(经济植物)是根本,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是目标。  相似文献   

8.
“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并称为我国三大生态灾害的石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石漠化总面积11.51万平方公里,并每年以18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如不及时治理,25年内石漠化面积将翻1番。石漠化造成水土流失,仅乌江流域每年注入长江1.1亿吨泥沙。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土地面积约304.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将近1/3。这里草场资源和牲畜品种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草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70%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据1985年统计,5省区草原面积有20.25亿亩,占土地  相似文献   

10.
岩溶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和我国的治理对策与经验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对岩溶石漠化问题的认识起源于我国明朝徐霞客时代,我国的岩溶石漠化研究、综合治理技术方法对国际岩溶理论研究、其他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都具有示范性。在阐述岩溶石漠化分布区域性,我国岩溶石漠化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总结已有的岩溶治理对策和经验,同时提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草业科学》2008,25(9)
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已成我国区域发展中一个最艰难、最需认真对待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为5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57%,待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70%,草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55.9%,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发展好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尤其是畜牧业,显得越来越重要.西部地区的领导们对此如何看待,下面,来自西部地区的两位畜牧主管领导谈了他们对发展本地区畜牧业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开发性金融支持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西南8省(区、市)岩溶山区石漠化灾害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参与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提出了支持石漠化生态治理产业化的4种融资模式:"公司 开行 技术 农户"模式、"公司 公司"模式、微贷款模式、村镇银行模式.使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并在广大岩溶山区普遍推广,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沙尘暴源区之一。土地面积303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2%;有草地20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63%,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区域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长年干旱少雨、风沙频繁、植被稀疏、生态条件恶劣。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是灾害频发地带。因此,探讨这一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显得极为重要。作者对制约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石漠化及草地石漠化的分布,大多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恶化,经济落后,财政紧张,人均收入低,石漠化现状严峻.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城步县发展奶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相似文献   

16.
锡林郭勒盟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锡林郭勒草原是国家四大草原之一,属温带干旱草原,是世界温带草原中在原生植被保护较完整、草地类型最多、饲用植物最为丰富的草原,具有草原生物群落最基本的特征。有我国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级草原。畜牧业经济是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实施,石山岩溶地区的石漠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治理石漠化已经成为了石山岩溶地区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结合实践,对于石漠化的概况、成因以及石漠化对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展了分析,同时对于石漠化的治理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介绍了在石山溶岩地区开展造林绿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沙漠化现状和危害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半以上的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达 1 68.9万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1 7.6% ,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目前 ,我国每年土地沙化扩展面积已从 70年代的 1 5 60km2 /年 ,增加到 80年代的 2 1 0 0 km2 /年和 90年代的 2 4 60多 km2 /年 ,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坝上等地区 ,沙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达 4%以上。土地沙漠化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 .1 缩小了原本就不充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建国以来 ,全国已有 1 0 0 0万亩耕地、35 2 5万亩草地和 95 85万亩林地变成流沙地。风沙的步步进逼 ,使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 ,成为“生态难民”。1 .2 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沙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高达5 5 5 90万 t,折合化肥 2 .7亿 t,草场退化面积占到了沙区草场总面积的 5 9.6% ,耕地退化面积占到沙区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山区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一半以上。其中林地面积(2800多万亩)占全省70%以上。在广大山林地区栖息着多种野生毛皮兽,为本省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的分布范围及特征。利用Arc GIS 10.1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空间分析工具将云南省石漠化分布图与云南省草地植被类型图,通过空间关联操作得到云南省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分别用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与云南数字高程影像(DEM)、行政区划图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获取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并基于此特征分析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