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提高叶片淀粉酶活性,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从源(叶片)向库(块茎)转移。喷施CCC 1750、2250 mg·L~(-1)及羟季铵·萘合剂(CC 225 mg·L~(-1)+NAA 20 mg·L~(-1))均可提高淮山药块茎膨大末期鲜薯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有利于鲜薯淀粉合成及产量提高,相互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中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250 mg·L~(-1)矮壮素(CCC)能延缓淮山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加速淮山药块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说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改善淮山药中后期生长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含量影响不大,而增加浓度却可以保持叶片生长后期具有较高的N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喷施CCC 2250 mg.-1提高了淮山药块茎膨大中期叶片P含量,并减缓块茎膨大中后期叶片K含量的下降,淮山药产量达到33 255.15 kg.hm-2,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幅为15.20%和13.22%;结薯比例最好,结单薯、双薯比例总和达到94.66%;块茎平均长度61.1 cm,说明CCC对块茎的伸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S3307、CCC浸种处理对无土栽培宇椒1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3307、CCC浸种对无土栽培字椒1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1mg·L^-1 S3307和0.2mg·L^-1 CCC浸种处理能够抑制宇椒1号苗徒长,降低株高;提高秧苗素质,延缓开花结果,提高产量。相对而言,0.1mg·L^-1 S3307浸种处理更利于控长和提高秧苗素质,0.2mg·L^-1 CCC浸种更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外源硒和土壤水分状况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特性,探明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产量和品质的耦合调控效应,为富硒番茄栽培的科学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以亚硒酸钠(Na2SeO3)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叶面喷施硒浓度(S0:清水对照;S5:5 mg·L-1;S10:10 mg·L-1),每种硒喷施浓度下设置2种不同灌溉控制水平,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1:干旱胁迫)和75%(W2:充分供水),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番茄植株硒含量、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土壤硒含量也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植株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随外源硒喷施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叶面喷施硒的果实硒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株高和茎粗,叶面喷施硒可适度缓解干旱胁迫对株高的抑制作用,但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较充分供水处理的产量平均减少了39.5%,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硒虽可适度增加坐果数,但单果质量有降低的趋势,因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充分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果实可溶性糖(SSC)、有机酸(OA)、维生素C(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分别显著提高了28.7%、24.3%、18.7%和24.0%。叶面喷施硒可促进SSC积累,但不同浓度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除S5W2处理的OA略有减少外,其他叶面喷施硒处理均显著增加了OA,故而S5W2处理获得最佳糖酸比(SAR),S0W2处理的糖酸比表现最差。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叶面喷施硒浓度的TSS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SS随硒喷施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说明叶面喷施硒浓度由5 mg·L-1增加到10 mg·L-1不能进一步提升果实品质。【结论】 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品质的耦合作用效果明显,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可大幅提升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可实现稳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喷施多效唑对盐胁迫下紫羊茅脯氨酸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等3种浓度的多效唑喷施1%盐胁迫下的冷季型草坪草紫羊茅(Featua fubraL.),以电导法测定叶片膜透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叶片脯氨酸含量,探讨多效唑提高紫羊茅耐盐胁迫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只有50 mg·L^1浓度的多效唑可以使紫羊茅的脯氨酸含量极显著增高,但对膜透性的影响表现出随多效唑浓度增高膜透性也增高。  相似文献   

7.
生物富硒强化技术是提升小麦功能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富硒植物营养素对冬小麦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8-2019年在陕西关中灌区,选用小麦新品种‘西农511’在开花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分析籽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0.15~1.44 mg·kg~(-1)。籽粒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次数以1次为最佳。喷硒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主要表现为稳定时间的增加,增幅为14.5%~351.46%。土壤硒含量对于叶面喷施硒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地区间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差异显著。因此,喷硒可以改善小麦营养品质。在关中灌区,推荐富硒植物营养素施用量不少于2.7kg·hm~(-2),施用量为6 g·kg~(-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矮壮素(chlormequat chloride,CCC)溶液对小叶楠幼苗叶片组织生理的影响,探究CCC对小叶楠幼苗的抗寒机制,为人工抚育小叶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叶楠(Phoebe microphylla)幼苗为材料,采取室内控温系统模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CCC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小叶楠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SP)、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影响。【结果】低温条件下喷施CCC可使小叶楠幼苗叶片中SP含量增加,喷施50 mg·L~(-1) CCC时,SP含量最高;在0℃和-2.5℃条件下,喷施100 mg·L~(-1) CCC可有效降低MDA含量;喷施50 mg·L~(-1) CCC使小叶楠叶片REC值降低;在-2.5℃时,喷施100 mg·L~(-1) CCC溶液的小叶楠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最强。【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各抗寒指标,喷施100 mg·L~(-1) CCC溶液时隶属函数评价最高,说明CCC能有效提高小叶楠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喷施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产量性状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26-131
为研究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田定植4年的‘凤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牡丹进行喷肥试验,分别测定叶片衰老和籽粒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5—7月喷施0.04 mg·L~(-1)芸苔素内酯可有效减缓后期牡丹叶片绿叶比的下降速率,增加叶片SPAD值,降低叶片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生长发育期内喷施0.04 mg·L~(-1)芸苔素内酯对油用牡丹籽粒产量没有影响。在5、6、7月分别喷施三次0.04 mg·L~(-1)芸苔素内酯后,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47%、11.70%和7.02%,5、6、7月各喷施一次0.04 mg·L~(-1)芸苔素内酯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4.2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硒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小麦拔节后期和扬花期分别喷施0~2.5 g·kg~(-1)的6个不同浓度叶面硒元素水溶调理剂,研究其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硒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面喷施硒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促进作用。小麦产量增加了1.10%~6.69%,在2 g·kg~(-1)浓度时,产量最高达1.143 kg·hm~(-2)。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53%,且各处理间有明显差异。叶面喷施硒肥的浓度与次数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矮壮素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节数、叶面积、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花朵直径、花瓣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施用浓度为1 000~3 000 mg/L时,无论喷施还是灌根,均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增大叶片面积,延长花期,提高产量,且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相同施药水平条件下,灌根效果优于喷施。用3 000 mg/L的矮壮素灌根效果最好,株高降低27.73%,叶面积增加43.91%,始花期推迟22 d,花期延长20 d,花径增大4.62 cm,花瓣数增多140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大丽花的株型、观赏价值和开花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绿篱植物矮化效应和观赏质量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降低养护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朱槿和福建茶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矮壮素,比较不同种类、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两种绿篱植物的矮化效果和观赏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均能抑制朱槿的生长,其中成株期以矮壮素400~500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的朱槿植株整齐,生活力正常。喷施多效唑能抑制福建茶的生长,其中400~800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福建茶植株整齐度良好;矮壮素对福建茶的矮化效果较差。【结论】生产上成株期朱槿两次喷施浓度为400~500mg/kg的矮壮素、福建茶两次喷施浓度为400~800mg/kg的多效唑均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修剪次数,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叶喷水杨酸(SA)对山药地下块茎蔗糖-淀粉转化的影响,为了解山药蔗糖转化机制、提高其淀粉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设置SA 0.0(对照)、0.5、1.0和5.0 mmol/L 4个处理,在山药(Dioscorea alata L.)“白扁”地下块茎形成的早期和后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测定地下块茎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蔗糖裂解与淀粉形成的相关酶活性。【结果】除5.0 mmol/L SA处理的后期地下块茎总可溶性糖(TSS)含量急剧增加外,地下块茎的TSS、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直链淀粉(AM)、支链淀粉(AP)和纤维素的含量在其他处理间的变化趋势相同。与对照相比,0.5 mmol/L与5.0 mmol/L SA处理对山药地下块茎的影响作用相反,前者不仅显著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uSase)、酸性转化酶(SAInv)、细胞壁结合酸性转化酶(CWBAInv)、中性转化酶(NInv)等酶的活性,而且显著增加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等酶的活性,1.0 mmol/L仅在块茎发育中期对上述酶有微小的促进作用。所有SA处理中,虽然蔗糖含量与SuSase及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呈不显著正相关,但蔗糖与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比率与这些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葡萄糖、果糖含量及它们所占总可溶性糖的比率与上述酶的活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糖与果糖的比率与上述酶的活性无显著相关性,蔗糖与葡萄糖、果糖的比率均与AGPase、SSS、GBSS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SA在山药地下块茎发育过程中通过作用于蔗糖裂解和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蔗糖的运输和流向,小于1.0 mmol/L的SA通过提高酶活性来促进蔗糖转运入山药地下块茎并转化成淀粉,而其他浓度SA具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秸秆套网袋栽培对紫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秸秆(稻草)套网袋栽培技术对浙江黄岩紫山药(又名紫莳药)的产量、品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山药秸秆套网袋栽培可适当增加单株块茎数,同时块茎也相对较大,因此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秸秆套网袋栽培的紫山药块茎相对细长,外形比较受欢迎,同时还能在生长过程和收获时保护紫山药免受地下害虫危害和损伤,外形美观、光滑、完整,具有较好的商品性;另外,秸秆栽培有利于提高紫山药的山药皂苷、可溶性糖、粗多糖和黏液多糖等营养和保健养分含量。秸秆套网袋栽培也属于秸秆栽培,虽然套网有降低山药皂苷和黏液多糖含量效应,但其营养和保健养分的含量仍然较高,因此秸秆套网袋栽培紫山药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火龙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在火龙果盛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第15d)两次喷施不同浓度(0.25、0.50、1.00、2.00mg/L)的油菜素内酯,测定火龙果的坐果率、单果重、果形指数、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C、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0.25、0.50、1.00和2.00mg/L处理火龙果的坐果率均高于对照(喷清水)10个百分点以上;喷施1.00mg/L处理的火龙果单果重376.59g,显著高于对照308.77g,增幅为21.96%,可溶性总糖含量(103.97mg/g)与对照(92.76mg/g)差异显著;各浓度处理均可增大火龙果果实的纵径和横径,以1.00mg/L处理果实横径最大(8.46cm),0.50mg/L处理果实纵径最大(10.75cm)、果形指数最高(1.31)。【结论】火龙果盛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喷施1.00mg/L油菜素内酯可通过增加火龙果的坐果率、单果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浙杂204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转色时间缩短,降低了产量。总之,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生长,改善了果实品质,缩短了转色时间,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7表1参23  相似文献   

17.
 对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的苗期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0 g/L,1.5 g/L,2.0 g/L,2.5 g/L),研究CCC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32P示踪技术测定叶片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CCC对叶片中磷的含量升高有影响,CCC浓度为2.0 g/L能明显促进植株在各生长时期叶片对含磷量的吸收;CCC使中薯3号在出苗后36 d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低于对照,而在出苗后的46 d、56 d和66 d 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在中薯3号的生育期为36 d、46 d和56 d时,叶片含磷量与其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喷施不同浓度的CCC能增加中薯3号的产量,最高增产达10.10%。  相似文献   

18.
以番茄‘浙杂204’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转色时间缩短,降低了产量。总之,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生长,改善了果实品质,缩短了转色时间,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7表1参2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矮壮素、缩节胺和多效唑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银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大田栽培金银花进行喷施矮壮素、缩节胺和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并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在生产中应用于提高金银花产量及品质的潜力。[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金银花的单株产量。其中,缩节胺增产效果最为明显,50和200 mg/L的缩节胺使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80.25%和79.88%,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银花的品质影响不明显。[结论]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金银花生产中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绿篱植物矮化效应和观赏质量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降低养护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朱槿和福建茶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矮壮素,比较不同种类、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两种绿篱植物的矮化效果和观赏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均能抑制朱槿的生长,其中成株期以矮壮素400~500 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的朱槿植株整齐,生活力正常。喷施多效唑能抑制福建茶的生长,其中400~800 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福建茶植株整齐度良好;矮壮素对福建茶的矮化效果较差。【结论】生产上成株期朱槿两次喷施浓度为400~500 mg/kg的矮壮素、福建茶两次喷施浓度为400~800 mg/kg的多效唑均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修剪次数,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