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已成为破解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综合路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基本特征、农民福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健全农村宅基地法律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户分化伴生的需求异质性视角,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宅基地流转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探析试点地区农户宅基地保留需求和流转期望需求对流转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留村的直系亲属人数、农业收入占比、未来失业、退休后回农村养老等因素表现为农户宅基地保留需求,其对流转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合理的流转价格标准、能享有惠农补贴、能实现入股、融资等资产价值因素表现为农户宅基地流转期望需求,其对流转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宅基地保留需求通过弱化流转期望需求中宅基地资产价值显化,抑制期望需求对农户流转意愿的促进作用;农户宅基地保留需求对流转意愿的负向作用大于期望需求的正向作用,农户宅基地保留需求对流转意愿的贡献度为62.49%,农户宅基地流转期望需求对流转意愿的贡献度仅为37.51%。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加强宅基地改革政策宣传、重点探索农户宅基地资格权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试点地区宅基地流转工作,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艳婷  陈美球 《农学学报》2020,36(1):160-164
构建科学有效的宅基地流转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课题。笔者利用江西省456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家庭经济禀赋、政策认知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禀赋中非农收入比重、家庭存款、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认知中“一户一宅”认知、流转规定认知程度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改善农民务工经商的就业环境、应加快制定“一户一宅”的配套制度,构建更加合理和更具有操作性的宅基地流转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结构式深度访谈、归纳和解释(定性)与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结合,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实证测度农村宅基地流转主体人群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省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强于湖南省;(2)山西省宅基地流转主要人群特征为女性,经济能力和文化程度较低,但支出较高;湖南省宅基地流转主要人群主要特征为有一定经济能力,不满足于务农收入;(3)限制山西省农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有保障、教育、医疗以及环境问题;限制湖南省农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收入问题。不同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主体特征不同,应当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主要流转人群需求的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非农就业情况以及不同基本社会保险选择是否会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2017年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基本社会保险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项对宅基地流转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从事非农就业会显著促进农民进行宅基地流转,而且非农就业时间增加、非农就业程度提高会加剧这种流转意愿。农民参加不同的基本社会保险会对宅基地的流转产生不同的影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会在新农合或新农保的“枷锁效应”下被锁定在农业经营生产中,从而抑制宅基地流转,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或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倾向于进行宅基地流转,结果正向显著。非农就业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交互项说明非农就业时间的增加或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会缓解新农合或新农保对农民的“枷锁效应”。最后提出保障农户非农就业福利、注重农户劳动力转移质量以及关注农户与非农就业的相合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突破本村集体的农民间宅基地流转,对于扩展流转空间、显化宅基地价值、进而盘活日益增多的闲置农村建设用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农户作为宅基地的使用主体,充分掌握他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政策及可行性论证提供参考依据。将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界定为流转对象从本村小组扩展至县域范围农村人口,利用江西省587份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分析农民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农户认可突破本集体组织限制流转宅基地,只有25.2%农户不愿意,还有24%的农户持观望态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宅基地数量对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意愿呈正显著性关系,家庭总人口数、地形、离县城的距离对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意愿呈负显著性关系;不同类型的农户对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反映了农户对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限制的真实需求和利益诉求,可为论证突破宅基地流转限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以山东省日照市184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不强,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职业、受教育水平、非农收入占比、是否在城镇买房、宅基地数量、是否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宅基地所有权归属以及是否了解“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和家庭人口数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认知和行为决策,对于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短期效应并不明显,有待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渐显化。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3期第50页)12.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情况如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是: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农户分化、政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收费以及流转的价格制定等因素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4.55%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有45.45%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程度、政府收取管理费用、政府在再次流转过程中收取增值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一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均始终正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而政府在流转过程中收取再次流转增值税、农户是否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负向影响农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意愿。但是农户的农业收入占比、农户的年龄和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宅基地块数以及流转过程中是以片区基准价流转还是按流转后用途价格流转对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愿没有影响。因此,为制定相应的流转政策及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愿,首先须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土地流转知识普及,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其非农就业的能力;其次,在流转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办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应让农民对此有知情权,避免政府和农民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选择在新疆已经发生宅基地流转的地区作为调查区域,发生宅基地流转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基础的数据资料,通过Excel软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现阶段,新疆大多数农户对宅基地的流转缺乏必要的认识,总体认知度较低,新疆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现行政策不明、农户私下流转盛行、“一户多宅”、土地闲置浪费、发证困难等问题.[结论]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需要通过多途径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推进新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资产,农村宅基地只有通过有效治理,才能转换为乡村振兴所需资本。以金寨县小南京村宅基地流转为案例,基于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解析金寨县农村宅基地既有治理模式,评价该治理模式下农村宅基地治理模式及其实现成功治理的前置条件。分析认为:保障农民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宅基地改革应该遵守的准则,金寨县小南京村宅基地流转对部分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符合农民的预期,有助于实现农户增收创收,宅基地流转后使用单位所缴纳的部分使用费用可用于完善村内的公共基础建设以及公益事业等,这有助于规范宅基地流转管理。但同时还应该采取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优良社会投资环境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户生活方面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是我国农民依法获得的生活和居住场所,具有国家福利性。因此,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完善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权益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进城农民宅基地的荒芜性浪费、宅基地流转机制的法治环境不完善、各种"拆迁"的强制性掠夺等等,这既不利于我国有关集约用地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对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宅基地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可行性建议,对我国农民利益的切实维护、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与问题1.1法律和政策严格限制宅基地流转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严格限制宅基地流转,只允许农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宅基地。2004年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也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这封死了宅基地向城镇居民流转的大门。《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样本区"的调研,发现农村宅基地"隐性"交易十分活跃;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利益、融资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流转的随意性;呼吁唤醒农村宅基地庞大的"沉睡资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并试图为农村宅基地的规范、有序流转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当前城乡二元化的产权制度及农村资产确权大背景下,如何使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是我国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而温州乐清地区农房跨村流转的农房交易新模式,为我们探索农村农房流转模式以及如何构建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机制提供了新途径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8个区26个村农户的调查,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视角,采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及其与宅基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户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依然很严重,超30%农户拥有1处以上的宅基地,同时一半农户支持宅基地流转;文化程度、居住现状满意度、家庭宅基地数量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大,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居住现状满意度越低、家庭宅基地数量越多,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越强烈。说明宅基地功能研究有助于完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明显滞后于宅基地功能变迁,农村宅基地环境建设与农村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对新疆呼图壁县宅基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少数农户愿意以宅基地买卖的形式来改变生活,但多数农户更偏向于租赁方式。村内非法交易、非法占地盛行,并普遍存在土地闲置浪费现象。研究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农户缺乏对宅基地流转的了解,且现行政策难以支持农村宅基地多形式流转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健全农村住宅房屋登记制度等措施共同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事关我国民族振兴的发展战略,农村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资产,但当前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为例,构建二元Logsi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宅基地低效利用及闲置浪费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外出务工人数、宅基地面积、生活环境的优劣性、宅基地收入功能强度等因素对五一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程度有显著影响。采取增加农村农民收入,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培育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实现农民宅基地财产收入;革除宅基地流转制度障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有效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与探索——基于宁波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基于宁波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的调研,分析宁波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中的有益做法、存在问题,剖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探讨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结果表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多样化,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采用多种形式建设农村住房、实行宅基地管理信息化等做法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实践中仍存在"一户多宅"、违法违规用地建房和非法流转交易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客观需求,法律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造成了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缺位以及与宅基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据此,提出了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完善宅基地相关立法、建立健全宅基地交易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农户的视角出发,了解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以及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和真实意愿,采用农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江苏省173户农户为例分析影响农户流转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主观层次上,流转带来收益较高、拥有其他住宅、家庭收入等因素对于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安土重迁观念强、只拥有一处村内宅基地等因素则对于农户流转宅基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社会保障水平和是否在城镇拥有住宅对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