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保无人机结合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农药减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植保无人机结合助剂降低农药施用量后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处理间赤霉病防治效果为:无人机常规用药加助剂处理无人机常规用药处理无人机减量25%处理产量加助剂处理喷雾器处理无人机减量25%处理无人机减量50%加助剂处理无人机减量50%处理。试验还发现防治病害过程中药剂添加植物助剂能有效增加药剂在小麦植株中的覆盖率,促进药剂高效地进入植株内部,在发病初期抑制病情扩展,能够有效降低因病害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农户收益。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进行不同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施药效果以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与飞防助剂均对小麦安全。其中,极飞P20、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效较好,病穗率防效分别达81.4%、75.7%,病指防效分别达79.3%、82.8%。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作业通过添加飞防专用助剂红雨燕、蜻蜓飞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飞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选用航空植保专用药剂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与对照常规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处理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79.26%、83.73%,显著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处理,与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处理相比防治效果和增产幅度也没有降低。另外,药剂处理各小区小麦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症状。因此,在今后的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作业中,可推广使用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  相似文献   

4.
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发挥的实际效果,该文围绕防治实施过程,详细分析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的应用,希望能借此加深人们对植保无人机及飞防助剂的认知,全面展现该技术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应用给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为了探究其具体效果,该文结合防治的具体实施过程,对植保无人机遇飞防助剂所带来的具体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变量控制的方式,对植保无人机和助剂进行了有效测验。期望通过此分析,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的认识,实现该技术的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试验探索和县地区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机械使用同样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差别较大,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药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次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次用药。试验中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3.6%、73.9%和93.9%、92.5%。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赤霉病发生北移,其在宿州市由偶发病害转变为常发病害,给宿州市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有效解决防治期内对宿州市小麦赤霉病实施全面防治的问题,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开展了应用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防治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大幅度提高了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飞防助剂对植保无人机喷雾沉雾滴沉积的影响,为今后茶园飞防农药减施增效以及植保无人机的改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主要茶叶产区进行飞防助剂与植保无人机的施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飞防助剂可以提高喷施药剂与植保无人机的兼容性,改善雾化效果,同时也能避免用无人机施药所导致的药液漂移大、沉积量少、挥发快等诸多问题,能够显著提高喷雾雾滴在茶园冠层中的雾滴沉积效果,对于提高防治效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植保无人机现已大面积地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的作业效率。本试验选择了大疆T30、极飞P100、极飞V80、全丰自由鹰1S、大疆MG-1P这几种类型的植保无人机应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开展了效果的比较,以筛选出适合的植保无人机在当地的小麦赤霉病飞防中推广应用,2021-2022年度在阜南县朱寨镇开展了不同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作业时间、安全性、防效、小麦籽粒重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植保无人机喷施本试验中的药剂后均未明显影响到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安全性好;综合各指标分析,大疆T30、极飞P100、极飞V80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时间短、防效高、籽粒饱满,适合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农药桶混助剂在小麦赤霉病农药减量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2种桶混助剂分别与多菌灵和氰烯菌酯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激健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减量20%~30%,也可显著增加生物药剂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新高脂膜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减量20%~30%。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高,危害重,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明显抗性,防效下降,笔者从在小麦赤霉病已登记和尚未登记的杀菌剂品种中选择了6大类16 个农药品种,按推荐用量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对小麦赤霉病抗性菌株高效的防治药剂,同时对最佳施药时期、用药次数、防治间隔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氯啶·戊唑醇、戊唑·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醇4 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的防控效果好,防效均在80%以上,可作为替代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选药种。戊唑·多菌灵、咪鲜·多菌灵、戊唑醇、申嗪霉素、氰烯菌酯5 个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在70%~80%,相当或略优于多菌灵处理,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交替使用的药种,其中申嗪霉素作为抗菌素类药剂,对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减轻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同时明确了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年份,防治小麦赤霉病用药1 次的最佳施药期为小麦扬花初期,最佳用药次数为扬花初期、间隔5~7天用药2次,最佳防治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植保无人机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对小麦安全,且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达77.82%、病指防效达79.54%,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高于易田3WYTZ1000-21型自走式喷杆植保机,防效表现较佳。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物源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1%呻嗪霉素悬浮剂和多粘芽孢杆菌K3发酵液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扬花期初期喷施1次对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1.8%和47.9%,在扬花初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的效果分别为69.2和65.9%。但所有生物源农药或发酵液的防效均显著低于化学对照药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中化学防治药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中的低毒、环保、有效药剂,于2013—2017年对39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的低毒、微毒药剂有80%戊唑醇WP、25%咪鲜胺EW、25%吡唑嘧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和25%氰烯菌酯SC,且这5种药剂剂型环保,符合农药减量使用和绿色防控小麦赤霉病的要求,可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于2018年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了植保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喷洒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与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在添加了助剂怀农特15 mL·hm-2后,只需常规用药量的85%即可达到不添加助剂的防效。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效果与人工施药效果相当,但由于其具有省工、省时、节约劳动力、安全高效等显著优点,因此,今后必将成为“机器换人”的重要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更多较好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为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提供技术支撑。驿城区植保植检站于2021年在小麦抽穗杨花期,选择4种混配杀菌剂,不同剂量进行防控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控制。在抽穗扬花期施药两次,从防效与增产来看,以40%丙硫菌唑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43%氟嘧·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25%己唑醇180mL/hm2防治效果最好,兼治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20%以上。这8种药剂处理对赤霉病防治均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轮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条件和防治效果,研究了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防助剂等条件对农药雾滴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两种不同施药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距离水稻冠层2 m、飞行速度3 m·s-1时,雾滴沉降密度(22.3个·cm-2)最大,雾滴在水稻冠层不同部位的沉降密度存在差异:上部>中部>下部;添加飞防助剂药液湿润面积增加764%,雾滴中直径、覆盖率由未添加助剂前 256.3 μm、5.56%增加至327.5 μm、9.82%,雾滴密度由未添加助剂前20.3个·cm-2降低至16.4个·cm-2。在水稻孕穗期,相同药剂配方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喷施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20%、83.20%,显著优于传统人工电动喷雾器喷洒防治效果;而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51%、84.01%,对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32%、81.47%,两种喷药方式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在最适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添加飞防助剂等条件下,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6种常用杀菌剂、2种防治器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0%肟菌·戊唑醇、40%咪铜·氟环唑、15%丙硫唑·戊唑醇、40%戊唑·咪鲜胺、0.3%四霉素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对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传统电动喷雾器相近,在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中可适当代替喷雾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比较分析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田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药剂中,40%戊唑·咪鲜胺EW375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