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查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棉花、果园、大田蔬菜和大棚蔬菜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土壤相比 ,果园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 ,特别是土壤全氮含量降低了 37 30 %,而土壤有效锌、有效铜以及可溶盐含量则分别提高 1 1 0 4 %、 32 0 5 %和 1 7 86%;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 ,特别是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极其显著 ,达到大田土壤速效磷含量近 4 6倍 ,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也增加了 2 5倍多 ,土壤质量显著提高 ,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平均提高了一倍以上 ,次生盐渍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 CO2浓度(CK:360μmol/mol,C540:540μmol/mol,C720:720μmol/mol)对不同施氮水平(N0:0 kg/hm2,N150:150 kg/hm2,N300:300 kg/hm2,N450:450 kg/hm2)下棉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大气CO2浓度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CO2浓度增加后,N150处理土壤pH值与N300、N450处理间差异显著,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再增加。CO2浓度增加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降低;N0和N300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随CO2浓度增加先增后降,N150和N450处理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CO2处理×氮处理交互作用对 p 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pH值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覆盖地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娃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进行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覆盖地膜(M)和不覆盖地膜(NM),副因素为施肥(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减量施肥RF和改进减量施肥IRF 4个处理),同时取不同土层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可显著提高娃娃菜(Brassica pekinensis)单株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也能显著促进娃娃菜的生长,提高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娃娃菜中硝酸盐含量,并降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而覆盖地膜对品质指标影响程度未达显著水平。覆盖地膜显著提高了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向下淋溶的程度,对表层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深层土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6.
以石灰性潮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种植,研究小麦秸秆和猪粪施用对两茬樱桃萝卜植株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当季效应与后效.结果表明,秸秆施用显著提高了两茬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提高了植株中钾含量效果明显,但降低了第一茬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植株含氮量.猪粪施用后,两茬植株地上部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还维持较高水平,累积后效明显.高量猪粪使用明显促进了第一茬植株生长,提高植株中氮磷钾含量.两茬植株收获后,施用猪粪的土壤pH下降.中高量秸秆和3种用量猪粪处理的土壤EC值(可溶性盐含量)明显上升.结论认为:猪粪和秸秆施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并能维持后效,但秸秆有机碳和钾含量较高,施用时注意配施氮磷肥,调节好C/N比.猪粪施用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黑土区和辽宁棕壤区设置常规施肥(CK)和肥料减量20%配施生物炭(BC)2种处理,在BC处理的15 cm和30 cm深度土层埋放生物炭(稻壳炭)炭袋。埋放炭袋30、60、180 d后分析炭袋下土壤样品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高;黑土区和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生物炭对速效氮和速效磷均具备截获作用。黑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硝态氮占速效氮的比值降低,而棕壤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其占速效氮的比例持续到玉米种植90 d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棕壤上应用生物炭留存速效氮的持效期可达90 d。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可持续180 d,说明生物炭对速效磷的存留效应长达半年。BC处理15 cm和30 cm深度土壤的速效钾含量高于CK,说明生物炭对速效钾有较好的截获和存留作用,效用可达180 d。结果表明,生物炭输入土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并可长期稳定持续性保留养分,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洋葱追肥以氮肥为主,与洋葱需肥规律不符.因此,在兴化市洋葱产区进行追肥优化田间试验以探寻适宜当地的追肥模式.设置4个处理和1个对照:常规追肥N(对照)、增磷钾减氮(处理PK-N1和处理PK-N2)、增磷钾不减氮(处理N+PK1与处理N+PK2),其中处理PK-N1和处理PK-N2养分分别减施0%和20%,而处理N+PK1和处理N+PK2养分分别增施40%和60%.结果表明,处理PK-N2和处理PK-N1对鳞茎增产效果最佳,分别为5.8%和3.6%.而处理N+PK1与处理N+PK2无增产作用.增磷钾减氮和增磷钾不减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洋葱鳞茎商品性,也均可增加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但增磷钾减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速效氮含量较低.在洋葱鳞茎品质方面,增磷钾减氮可改善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而增磷钾不减氮可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因此,与原单一追施氮肥相比,增磷钾减氮可增加洋葱产量,改善鳞茎商品性与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增磷钾不减氮仅能改善商品性和土壤养分性状.  相似文献   

9.
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施肥处理组(CK);3个蚯蚓粪处理组分别为45(QYh)、30(QYm)和15 t/hm~2(QYl);3个菌渣处理组分别为45(JZh)、30(JZm)和15 t/hm~2(JZl)。结果表明:1)0~10 cm土层中QYh处理下的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JZh处理下速效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中在QYh处理下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其余处理间土壤养分不显著;2)土壤脲酶活性各处理间变化不显著;蔗糖酶活性在QYm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24.35%;在QYh和JZh处理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表层土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20~3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综上,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有积极影响,蚯蚓粪和菌渣高施肥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原料生物质炭对桃园土壤肥力和黄桃产量的影响,以黄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当地习惯施肥(CK)与分别配施 20 t·hm-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RB)、小麦秸秆生物质炭(WB)、杉木生物质炭(FB)4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胞外酶活性、各生育时期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黄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WB处理较CK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全氮含量,增幅分别为6.7%、15.4%和17.6%。生物质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归一化酶活性显著增加80.0%~96.0%。不同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同,WB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17.8%。除RB处理较CK显著降低硬核期果实氮含量外,WB和FB处理均促进了植株地上部对养分的吸收,相较于CK,WB处理显著提高成熟期叶片钾含量、膨大一期果实磷含量以及膨大一期和硬核期果实钾含量;FB处理显著提高了膨大二期叶片磷含量、成熟期叶片钾含量,以及膨大一期果实氮、磷含量和成熟期果实磷含量。WB处理黄桃单果质量降低了12.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3.8%,但黄桃总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可通过提高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地上部养分吸收,但短期内对黄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以同一个果园的猕猴桃品种"米良一号"为试材,分析猕猴桃树势、叶片营养状况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3级(高)以上的情况下,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也偏高。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在2级(高)以上时,叶片全锌、全铜、全锰和全铁在适宜范围内;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为4级(低)时,叶全硼含量亦偏低。但在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并不缺乏的情况下,猕猴桃叶片的全钙、全镁却处于极低的水平。猕猴桃新梢直径、主干周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以及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等均无显著相关性。新梢直径与主干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的电导率、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主干周长与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茶榧生态复合经营是山区林农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有力抓手,也有利于提高林地利用率、维持物种多样性,对于茶榧套种是否加重香榧林地土壤酸化或两者存在营养竞争关系一直未有定论。本研究对不同套种年限下香榧生长性状及林地土壤元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榧套种不会加重香榧林地土壤酸化,反而会减缓后期土壤酸化程度,土壤pH值稳定在4.8以上;茶榧套种能显著提高种植前期香榧林地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套种5 a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同期香榧纯林高71.9%、184.0%,套种10 a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比香榧纯林高258.3%、177.5%;茶榧套种15 a速效钾含量为155 mg·kg-1,高于松阳县传统茶园平均值的112.3%,可显著缓解茶园速效钾含量下降趋势;茶榧套种可有效促进香榧前中期的生长,套种5 a新梢生长量高于香榧纯林的39.7%,套种10 a地径、树高分别高于香榧纯林的60.4%、44.8%;茶榧套种第10 a、15 a香榧产量分别高于香榧纯林的90.9%、41.1%,有效推进了香榧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槟榔不同混交模式对叶片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田间设置槟榔×菠萝蜜、槟榔×面包果、菠萝蜜、面包果、槟榔5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槟榔×菠萝蜜混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较槟榔×面包果混交模式更显著。槟榔×菠萝蜜对菠萝蜜叶片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对槟榔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无显著影响。而槟榔×面包果显著降低了面包果叶片对磷素的吸收,也降低了槟榔叶片对氮、磷、钾、镁素的吸收,但增加了对钙素的吸收。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叶片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槟榔×菠萝蜜对提高土壤养分的综合效果较槟榔×面包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以蚯蚓消解牛粪产生的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以基肥的方式施用于温室大棚条件下已连作3年黄瓜的劣变土壤中,研究蚓粪施用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盛果期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相比,施用无机复合肥750 kg/hm~2对黄瓜盛果期的温室连作劣变土壤的氮磷钾碳等元素赋存和对土壤基本性质影响不显著,对黄瓜产量和品质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低量蚓粪(3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EC值以及黄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CEC值和p H;中量蚓粪(6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单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大量蚓粪(24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产量和单果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综合来看,推荐采用6 000 kg/hm~2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于温室连作劣变土壤。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了江西省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数、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除土壤容重趋于增加外,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全氮、速效钾及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尿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降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养分以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二代杉木林的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于一代杉木林,但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含量和酶活性低于一代杉木林;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与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与土壤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一年中不同季节 的动态变化,为山核桃经济林的施肥、管理、低产林的改造及该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环江县 的 10 个核桃园分别选取 20 株山核桃,采集叶片和土壤,测定叶片养分(全碳、全氮、全磷、全钾、钙、铁、 锌、硼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速效硼、速效铁、速 效锌、速效钙含量),分析叶片与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结果】随着山核桃植株的生长,叶片氮含量逐渐减 少至 13.59 g/kg,而硼、钙含量则逐渐增加;叶片铁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而磷含量则相反;7 月、10 月的叶片钙 含量约是 4 月(13.54 g/kg)的 2 倍;山核桃林地土壤交换性钙、有效硼含量变化则先增加后减少,全钾含量逐 渐增加至 8.84 g/kg,4 月的有效锌含量(8.46 mg/kg)是 10 月的 6.9 倍;山核桃叶片各养分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土壤养分中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外,其余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关性分 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磷含量与土壤有效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铁 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山核桃花期,应加强钾肥施用;在果实生长期,应注重氮肥、 钾肥施用,提高大量元素的有效性;在果实成熟期,应补充磷肥和钙、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差异及相关性,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科学施肥和养分管理提供参考,采用酸度计法、重铬酸钾容量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碱解扩散法、盐酸氟化铵浸提-分光光度法和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0 ~ 30 cm土层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土壤和叶片的氮、磷、钾、钙、镁、锌含量,并进行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速效磷、全氮、全磷、全钾、钙、镁和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大别山山核桃叶片钾、钙和镁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2)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pH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有机质和氮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叶片钾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钙和镁含量则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其余营养元素受海拔影响较小。(3)大别山山核桃叶片营养元素之间、土壤营养元素之间、以及叶片与土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对,叶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4对,土壤和叶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对(P < 0.05)。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平均pH值为5.18,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5.07%;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较匮乏;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Mg>Ca>Zn。建议增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改良,减少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将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增施,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生物菌肥对桃园土壤养分与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桃品种早露蟠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比较了沟施20与40 kg/株的生物菌肥对桃树根际土壤养分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桃树根际土壤养分与其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后,桃树根际土壤pH值降低了,根际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含量提高了,桃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增加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全磷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全钾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生物菌肥施入桃树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也可有效增加其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因此,在桃园常规施肥管理中,而应结合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诊断结果方可做到科学、平衡施肥,进而提高土壤的固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