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使用味丹企业已生产之 CMS与糖蜜作不同比例之混合 ,(10 0 % CMS;80 % CMS 2 0 % mol;5 0 % CMS 5 0 % mol;10 0 % mol)以上四种混合液各以 6%添加于蛋白质含量为 18.5 %的泌乳牛精料配方中 ,进行乳牛动物实验 ,实验组别为 (一 )对照组 (实验第 0组 ) :6% m ol添加 ;(二 )实验组 :5 0 % CMS 5 0 m ol(实验第一组 ) ;80 % CMS 2 0 mol(实验第二组 )及 10 0 % CMS(实验第三组 ) ,均各以 6%添加于 18.5 %粗蛋白乳牛精料中 ,各实验组除了此液态原料外 ,其它饲料、原料组成比例均为一致。本实验之主要目的乃在于 (1)评估及比较四组实验精料之采食时间及适口性。及 (2 )评估及分析乳牛之泌乳性状如产乳量 ,乳脂率 ,乳蛋白量 ,乳糖量 ,非脂乳固形物 ,总固形物量 ,体细胞数等 ,并据以推断 CMS及 mol之最佳使用比例。实验结果显示出 CMS之添加除 80 CMS/2 0 mol组外 ,均无适口性之问题 ,纯 CMS组采食时间为最短 ,80 CMS/2 0 mol组之适口性低下原因则有待探讨 ;另外 ,CMS添加对乳性状如乳脂率 ,乳蛋白量 ,乳糖量 ,乳总固形物量等主要指标均无负面影响 ;对牛之乳房健康 (体细胞数值分析 )亦无不良作用 ;当 CMS添加浓度增加时 (80 CMS/2 0m ol,10 0 CMS)对乳蛋白之提升则有正面之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泌乳奶牛饲喂包被赖氨酸对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产奶量和分娩时间相近的头胎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比较在精料混合料中添加自制的包被赖氨酸0(对照)、0.4%和0.6%三个水平时的饲喂效果,包被赖氨酸的芯材为L—赖氨酸盐酸盐。试验期66天,其中预试期10天,试期内每三天测一次日产奶量,每2周取一次中午奶样用以测定乳糖、乳脂、乳蛋白及乳脂固形物,精料混合料采用试验场现行配方,精料供给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用下面的公式算出:精料量(千克)=3千克(维持) 0.265~0.32×前一天的产奶量(千克)。结果显示:添加包被赖氨酸对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平均日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乳脂、乳糖及总固形物的含量都是以添加0.6%的包被赖氨酸组最好,其中日均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10.8%。  相似文献   

4.
12头荷斯坦泌乳母牛,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在精料中添加0,2%TD-1中药添加剂及2%TD-2中药添加剂的日粮,试验为期57天。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2%TD-中药添加剂的试牛较对照组提高产奶量近5%(P>0.05)。(2)添加2%TD-2中药添加剂对牛奶营养指标(乳脂、乳蛋白、乳糖、总乳固形物)没有确定影响,但可显著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长嘉母猪为对象,探讨黑麦草替代日粮精料及添加脂肪对母猪产奶量、奶成分的影响。母猪妊娠前期(前90d)用黑麦草替代40%和50%精料,妊娠后期与哺乳期替代率30%,并添加10%的脂肪粉。结果表明:由黑麦草部分替代日粮精料母猪奶产量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乳成分中乳蛋白、乳脂含量不受影响,但显著(P<0.05)降低乳固形物含量。添加脂肪粉虽然显著(P<0.05)降低了母猪产奶量,但提高了乳总固形物和乳脂含量,其乳蛋白含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 8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 ,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白和丙二醇 ,研究其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瘤胃蛋白+丙二醇可显著提高丙酸浓度 (P <0 0 5) ,并且产乳量较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及无脂固形物率 ,并未因添加过瘤胃蛋白和丙二醇而受到显著影响 (P >0 0 5)。乳蛋白质量、乳脂量及无脂固形物量 ,过瘤胃蛋白 +丙二醇组较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 ,但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7.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 g/(头·d),B组添加量为15 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 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 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 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用15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研究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对泌乳中期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将试验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A组)、羟甲基蛋氨酸钙(B组)和对照组(C组),A组和B组的添加量分别为400 g和20 g。试验结果表明:A组和B组产奶量比C组分别提高4.97%和3.99%,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乳脂率比C组提高5.26%和3.99% (P<0.05);3组试验牛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全脂固形物、乳糖都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饲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能增加产奶量,提高乳脂率含量,提高奶牛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吴通  严彦平  郑雅祺 《中国乳业》2023,(6):49-52+58
[目的]分析不同水平酵母菌培养物添加,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的、体重、产奶量、胎次(2~3)相近及泌乳期90~120 d关中奶山羊60只,随机分4组。每组15个重复,每只为一个重复组单栏饲养。1组(基础精料),2组(基础精料+5 g/kg酵母菌培养物),3组(基础精料+10 g/kg酵母菌培养物),4组(基础精料+20 g/kg酵母菌培养物)。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测定产奶性能及乳品质。[结果](1)试验2、3、4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平均日产奶量显著高于1组(P<0.05),奶料比显著低于1组(P<0.05)。(2)试验2、3、4组乳糖率、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乳蛋白率、乳脂率显著高于1组(P<0.05)。[结论]不同水平酵母菌培养物可改善关中奶山羊产奶性能、乳品质,以基础精料+10 g/kg酵母菌培养物添加较适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复方中药制剂对奶山羊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只体细胞数相近(大于100万个/mL)的哺乳期圭山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对照组为精料补充料,试验组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复方中药制剂。试验期8 d。结果显示,试验组山羊鲜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圭山山羊日粮中添加3%补中益气汤复方加减中药制剂可有效改善乳品质,预防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醋酸双钠、异位酸、小苏打、整粒棉籽和发酵精料,比较各种方法提高牛奶乳脂率和其他各项泌乳性能的效果。通过59头牛的6×6拉丁方饲养试验,表明各试验组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糖量、乳干物质量均比对照高,各项指标均以发酵精料为佳,整粒棉籽次之。  相似文献   

13.
羟基蛋氨酸、益生素和双乙酸钠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羟基蛋氨酸、益生素和双乙酸钠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克/天·头益生素和30克/天·头双乙酸钠显著提高奶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4%和9.4%(p<0.05),同时提高饲料报酬,不影响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固形物含量。添加20克/天·头羟基蛋氨酸提高乳脂率6.5%。不影响奶产量、乳蛋白率和乳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4.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驹日期、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生理状况一致伊犁马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脂肪组,每组7匹马,所有试验马匹均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中,精料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脂肪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和400 g脂肪(均衡乳化油粉),一个月后,脂肪增加至600 g,自由饮水,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1)较精料组,脂肪组马匹泌乳量在整个试验期有显著性提高(P < 0.05)。(2)精料组和脂肪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数、非脂固形物和尿素氮等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脂肪组马乳月桂酸、亚油酸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然而精料组十五碳酸、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一烯酸和γ-亚麻酸显著高于脂肪组(P < 0.05)。(4)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第20天饲喂后2 h和第60天饲喂后2 h脂肪组马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试验第40天,脂肪组伊犁马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在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均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5)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综上所述,补喂脂肪可提高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脂产量、乳中月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机体对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而对马乳成分、机体抗氧化能力没有影响。 [关键词] 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脂肪代谢|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变化规律,于2013—2018年的5月、11月各采集50 份生鲜乳样品,每年共采集100 份,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3.3%(特优级)、乳蛋白率≥3.1%(特优级)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且5月(夏季)生鲜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普遍低于11月(秋季)。2014—2018年乳脂率与2013年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而其他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2013年相比,2018年乳脂率平均值提高了0.58 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提高了0.12 个百分点。综上,2013—2018年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奶牛评价包括公牛(乳用种公牛评价成绩)和母牛(牛群检定牛即生产性能测定)两部分,由日本农林水产省(相当于我国的农业部)的家畜改良中心负责一年发表两次评价结果──《乳用牛评价报告》,现根据笔者在日本了解到的有关奶牛评价方法的情况做一介绍(时间至1999年5月发表的结果)。1 评价性状1.1 泌乳性状:牛群检定项目中的7个泌乳性状,包括产奶量(MILK),乳脂量(FAF),非脂固形物量(SNF),乳蛋白量(PRT),乳脂率(F%),非脂固形物成分率(SNF%),乳蛋白率(PRT%)。1.2 体…  相似文献   

18.
苜蓿替代乳牛日粮中部分粗饲料的效益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0头泌乳荷斯坦牛随机等分为4组,其中1组饲喂基础日粮作为对照,Ⅱ、Ⅲ、Ⅳ组分别以1、2、3kg苜蓿干草替代等量的秸秆,于试验初期和末期测定血液学指标(RBC、WBC、MCV和MCH)、乳脂率、乳比重和乳干物质含量,记录每头乳牛日产奶量。结果表明,Ⅲ、Ⅳ组的日增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略有增高(P〉0.05),各组血学指标、乳比重和乳干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每头日添加2kg苜蓿干  相似文献   

19.
活性复合酶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和推广酶制剂产品,本试验通过筛选出最佳酶组合,并将复合酶应用在泌乳奶牛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筛选出的复合酶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五组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和乳中干物质含量,产奶量以第五组提高最多,提高8.66%(P〈0.05),乳脂率以第一组提高最多,提高6.05%(P〈0.05),乳蛋白、乳糖以第二组提高最多,分别提高5.24%、8.74%(P〈0.05),乳中干物质以第三组提高最多,提高4.22%(P〈0.05)。  相似文献   

20.
添加膨化大豆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4头分娩日期相近的杜长大经产母猪,按体重、胎次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1头1个重复。在28d的试验期母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研究饲喂按NRC(1998)配制的添加膨化大豆的高蛋白高能量水平日粮(CP 18.5%和DE 3.4Mcal/kg)与按NRC(1988)配制的日粮(CP 17.10%和DE 3.15Mcal/kg)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于分娩当天、28天测定母猪被膘厚度、体重、采食量;于分娩当天、21天、28天测定仔猪窝重;21天采取母猪乳样,分析乳固形物、乳蛋白、乳脂成分。结果表明:高水平日粮对母猪采食量和失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仔猪平均日增重和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