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伊犁四爪陆龟保护区不同生境下囊果苔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坡顶、沟底和繁育区3种生境内囊果苔草各龄级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生产力等数量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生境对囊果苔草营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影响不明显。坡顶样地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沟底样地和繁育区样地均由2个龄级组成,生殖分蘖株仅存在于繁育区且只有1龄级。3个样地中,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均以1龄株占明显优势,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平均单株生产力也以1龄株最高,并随龄级增加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生境内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变异。【结论】3个样地中营养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以1龄株占优势,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1龄株以其较高的生产力和数量在种群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苹果部分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131份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标记构建苹果种质分子身份证。【方法】基于TP-M13-SSR指纹图谱,筛选可以将苹果种质区分的引物组合,并对其等位基因进行编码建立种质分子身份证。【结果】(1)从131份材料中随机选取两份材料,对第一次PCR条件进行优化和引物筛选,从32对合成引物中筛选出16对稳定性高和重复性好的TP-M13-SSR引物用于131份苹果属植物指纹图谱构建。(2)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326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20.3个。CH05d04对种质扩增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49个,位点期望杂合度最高为0.878;其次是CH01f07a为48个。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16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558。16对SSR引物可区分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数量从11份到71份不等,平均每对SSR引物可区分49份苹果种质,区分率为8.09%-52.21%。其中对苹果种质区分率最高的是CH01f07a,最低的为BGT23b。(3)根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将两者均较高的引物CH05d04、CH01f07a、CH03d07、CH04e03、CH04h02和CH04g07两两组合,CH04h02和CH01f07a引物组合分辨率最高,可以区分120份苹果种质。继续增加组合中引物数量,在增加到3对引物时,即可将全部苹果种质区分开来。(4)把可以将全部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材料全部区分的3对核心引物CH04h02、CH05d04和CH01f07a获得等位基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赋值;将每份材料在3个位点获得的等位基因按照赋值数字编码获得每份供试材料独有的字符串,利用条码技术将每对引物的分子身份证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码分子身份证。【结论】依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筛选核心引物组合,区分全部供试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并基于指纹图谱构建其可被机器快速识别的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利用最少、最特异引物区分最多苹果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野生披碱草种质萌发的影响,评价其抗旱性。【方法】以7份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野生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资源为材料,以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设置0、10%、15%、20%、25%和30%共6个浓度,进行萌发期抗旱试验,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各种质材料发芽指标、胚根长、胚芽长变化。【结果】低浓度PEG对P03、P04、P06和P07种质材料的萌发及胚根长、胚芽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当PEG浓度达到20%以上时,7份种质材料的萌发均受到抑制,胚根长、胚芽长不断降低。【结论】7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材料抗旱性由强至弱排序为P07>P04>P06>P01>P02> P03>P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砧用南瓜杂交组合对嫁接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和选育适宜厚皮甜瓜嫁接的优良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个砧用南瓜杂交组合、商品砧木雪砧金刚和J型甜瓜砧木分别与厚皮甜瓜品种好运11进行嫁接,以自根厚皮甜瓜为对照(CK),测定不同砧木组合嫁接厚皮甜瓜果实的单果重、表型性状、感官和营养品质;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砧木组合嫁接厚皮甜瓜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适宜厚皮甜瓜嫁接的优良砧木。【结果】NC02×NZ02、NC06×N07、NC07×N03T、NC08×N01、NC09T×NC01和NZ02×NC03与好运11的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00%;N10×NC02、N11×NX02和NC02×NC09嫁接的好运11单果重显著高于CK(P0.05);不同砧木组合嫁接的好运11果实感官品质无明显差异,但多数砧木组合嫁接好运11果实的营养品质优于CK。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12个砧用南瓜杂交组合嫁接好运11果实的营养品质排名高于CK,且N10×NC02、NC04T×NC11、NC06×N07、NC07×N03T、NC09×NC08和NC09T×NC01嫁接好运11果实的营养品质排名高于商品砧木雪砧金刚和J型甜瓜砧木。【结论】NC02×NZ02、NC06×N07、NC07×N03T、NC08×N01、NC09T×NC01和NZ02×NC03与好运11厚皮甜瓜的嫁接亲和性较高,能改善果实营养品质,可用作厚皮甜瓜嫁接的优异砧用南瓜资源;N10×NC02、N11×NX02和NC02×NC09与好运11嫁接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高于CK,其亲本N10、N11、NC02、NC09和NX02可用作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甜瓜优良砧木选育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穗花杉群落在井冈山地区野外生存状态,从而促进其保护和利用,对井冈山地区穗花杉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穗花杉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93种,隶属47科69属;年龄结构显示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属于稳定型种群,群落总体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的频度指数规律为A>B>C<D< E ,与Raunkiaer频度定律相似,E级所占比例较高,说明群落优势种分布较为均匀;井冈山穗花杉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仅高于纬度更高的江西官山穗花杉群落,且高于同纬度且气候条件与江西井冈山差异不大的湖南神坡山穗花杉群落。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晰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公园红桦坪到下板寺之间道路两侧的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在道路的边缘设置干扰样地3块,分别在3块干扰样地同侧水平距离50 m或近无人干扰处设置对照样地3块,样地面积为20 m×20 m,在每块样地中又各设5个5 m×5 m的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的草本样方,对干扰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4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干扰样地中总体物种数量仅少1种,为57种;乔木、灌木、草本中各物种的组成差异较大,有些物种在干扰样地中消失,但又有新的物种侵入;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无明显规律;物种多样性指数稍降低,其中乔木物种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但不显著(P<0.05),灌木物种的Brillouin指数(H)显著降低,草本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H′)、Brillouin指数(H)、Simpson指数(D)显著升高;物种相似性总体表现为干扰样地之间相似,对照样地之间相似。【结论】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造成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有少量较大胸径的林木,且林木平均高度、油松幼苗更新数量、土壤养分、灌木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阳坡。【结论】从持续发育角度看,黄龙山林区阴坡和阳坡均适合油松人工林培育,阴坡优于阳坡。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油松人工林的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8.
濮永胜  陶玉  王金秀  赵苓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911-2918
【目的】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下蛛蜂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蛛蜂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每月定时、定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贺开村采用马氏网结合黄盘诱集法系统调查农田区(样地Ⅰ)、农田与茶园交界区(样地Ⅱ)、茶园区(样地Ⅲ)和次生林区(样地Ⅳ)4种不同生境蛛蜂群落特征及优势物种种群动态。【结果】在西双版纳勐海县4种不同生境中共采集到蛛蜂标本801号,隶属于2亚科33属112种,其中农田生境的蛛蜂个体数量和物种数量最多;4种生境中共有的属有9个,Poecilopompilus、副湾蛛蜂属、铁色蛛蜂属、童蛛蜂属、盗蛛蜂属和隐唇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生境,刺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狭鳞沟蛛蜂属仅分布于落叶阔叶林生境;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为优势类群,未采集到稀有类群。4个样地蛛蜂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Ⅰ(12.42)>样地Ⅲ(8.47)>样地Ⅱ(8.04)>样地Ⅳ(6.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样地Ⅰ(3.50)>样地Ⅲ(3.26)>样地Ⅱ(3.01)>样地Ⅳ(2.46);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Ⅳ(0.44)>样地Ⅱ(0.24)>样地Ⅰ(0.20)>样地Ⅲ(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Ⅲ(0.87)>样地Ⅰ(0.81)>样地Ⅱ(0.80)>样地Ⅳ(0.71)。不同生境蛛蜂群落不相似,一种生境与周围生境共有部分蛛蜂种类,且距离相对接近的农田区与茶园农田混合区、茶园区与次生林区中的蛛蜂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2个优势类群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的个体数量在4个样地中均是干热季最多,湿热季和雾凉季数量相对较少;奥沟蛛蜂属在样地Ⅰ中个体数目雾凉季比湿热季多,其余样地的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均是湿热季大于雾凉季。【结论】西双版纳勐海县蛛蜂属种丰富,但不同生境中蛛蜂的群落组成和特征存在差异。蛛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在相邻的生境中共享了部分种类。蛛蜂优势类群个体数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高温、低湿的季节更适于蛛蜂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5份葛资源(LZ01~LZ15)在崇左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葛根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江西吉安、浙江衢州、安徽合肥、广西梧州、广西南宁、广西崇左等地收集的15份葛根种质在崇左地区进行试种,调查葛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不同来源葛的下部生长量和产量,总体评价葛资源在崇左地区的适应性。【结果】15份葛种质均适宜在崇左地区生长,LZ02、LZ03、LZ05、LZ07、LZ15 5份种质芽点生根率和压条成苗率均在95%以上,LZ01、LZ02、LZ06、LZ07、LZ11、LZ12、LZ15 7份种质对锈病、拟锈病及根腐病3种病害均为中抗以上,LZ02、LZ06、LZ07、LZ12、LZ15 5份种质对地老虎、蟋蟀及金龟子3种虫害均为抗虫以上;细长型葛薯产量366.4~522.7kg/667m2,粗短型葛薯产量1248.5~2012.3kg g/667m2。【结论】广西崇左的LZ02、广西南宁的LZ07 和安徽合肥的LZ15在崇左地区种植表现优良,3份葛种质可在崇左地区推广种植,并可作为葛优良品种选育的基础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用两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不同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基因型的特征,揭示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进化潜能和演替。【方法】用已开发出来的微卫星标记(SSR)对云南省23个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在两个SSR位点Pi4B和Pi4G上共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占优势的等位基因是218和161,基因频率分别为84.02%、32.52%。在分析的235个云南晚疫病菌菌株中,检测到18个不同的SSR基因型,其中8个新的SSR基因型谱系H-03、H-04、H-05、H-06、H-07、I-01、J-01和 K-01被首次检测到;SSR基因型D-03、D-05、H-01和H-05是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优势谱系,在云南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85%、22.98%、15.32%和19.57%,分布于云南的大部分马铃薯产区。【结论】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地理分布上差异明显,滇中多季作种植区晚疫病菌群体显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滇南冬播作一季种植区群体结构单一。有证据表明中国云南晚疫病菌群体与其它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晚疫病菌群体在遗传上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猴头杜鹃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则新  周荣满  叶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60-5862,5953
研究浙江省凤阳山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种群的大小级、存活曲线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猴头杜鹃的年龄结构不同,有稳定型或增长型、稳定型趋向衰退型以及衰退型等,总体上多数样地猴头杜鹃种群幼苗库数量较为丰富,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猴头杜鹃种群在群落中能得到稳定的发展。猴头杜鹃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型,这是由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车江旅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2):1462-1465
【目的】探讨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和贮藏特性的影响,以期获得可有效促进丝瓜种子萌发和贮藏的便捷途径。【方法】以4个丝瓜品种(CTS-02、CTS-03、 CTS-04和CTS-05)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在60、70和80℃的干热条件下处理30、60和90 min,随后检测其发芽和种子贮藏能力。【结果】经60℃处理30 min,初始发芽率较低的CTS-02和CTS-04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到26%和44%;在80℃处理60 min,初始发芽率较高的CTS-03和CTS-05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到96.5%和91%。80℃处理60 min后将CTS-03和CTS-05分别在15℃和32℃条件下贮藏6个月,其种子发芽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干热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大小和丝瓜品种特性有关;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种沙棘果实中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沙棘优株果实中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成分,为沙棘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勒泰地区14种沙棘优株为研究对象,以新疆主栽品种深秋红为对照,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沙棘果实中氨基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4种沙棘果实氨基酸指标之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其中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极显著相关(r=0.982,P<0.01)。14种沙棘果实综合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BT-06-04、QH-03-02、BT-08-02、HK-01-01、拟QH-03-02,排名居后的为:深秋红、ANJR、HH-09-01。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296%,得到综合评价模型:F=0.802F1+0.122F2+0.076F3,较好地反映沙棘果实氨基酸的综合信息。14种沙棘果实分为3类,该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较好地反映出沙棘果实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结论】BT-06-04、QH-03-02、BT-08-02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可作为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种群结构特征,明确刺五加种群生存现状,预测种群未来的演替趋势,为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种群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具有代表性的生境设立调查样地,并对样地内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及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与数量化动态参数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结果】(1) 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均近似于“金字塔”型,幼龄期和成龄期株数占该区域刺五加总株数的68.58%~83.04%,种群年龄结构稳定。(2) 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n)和考虑未来外部干扰的种群年龄结构指数(Vpn)均大于0,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为增长型种群,且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强。(3) 3个区域1龄级的株数显著低于2、3龄级的株数,表明野生刺五加种子发芽率低,是目前该种群更新和发展的瓶颈。3个区域种群均在前期逐渐减...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共有7个参试品种,对照为云超甜2号(CK1)、珍糯玉1号(CK2)。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DT01比对照(CK1)增产11.4%;糯玉米DN01、DN02、DN03、DN04,分别比对照(CK2)增产58.6%、54%、17%、66.4%。DT03、DT02在此试验可作淘汰的组合,DT01、DN01、DN02、DN03、DN04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湖北省西凉湖的野菱种群及其群落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为野菱保护策略的制定、开发利用以及湖泊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西凉湖野菱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野菱在西凉湖分布较少,未发现以野菱为主的野菱群丛。野菱种群面积为2000~2200 m2,野菱频度为50%,盖度约10%,多度等级为1级(少)。与野菱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1属12种,多度、盖度最大均为菰(Zizania caduciflora),最小均为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在湖中间菰为主要优势种。野菱群落群丛名为菰—浮萍—金鱼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野菱群落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 795、2.504和1.008。【结论】过度养殖是导致湖北省西凉湖野菱种群面积减少和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5份新疆野生偃麦草(Er04、Er06、Er07、Er09、Er10)和5份引进的偃麦草(Er01、Er02、Er03、Er05、Er08)从生物学特性(生育期、形态特征)、坪用性(质地、盖度、颜色、均一性、绿色期等)及牧用性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种内差异较大;Er04、Er07植株低矮、叶片较纤细柔软,坪用性好;Er05、Er10植株高大,叶片宽、叶量多、产草量高,牧用性好.通过聚类分析,初步将10份偃麦草分为3大类群,即草坪型(Er04、Er07)、草坪草牧草兼用型(Er01、Er02、Er03、Er06、Er08、Er09)和牧草型(Er05、Er10).  相似文献   

18.
甘蓝化学杀雄剂GS-1的杀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甘蓝化学杀雄剂GS-1最适宜的杀雄质量浓度,以实现甘蓝100%的杂种杂交率。【方法】选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MP01和Y03为试材,在甘蓝种株主花茎和第一分枝上的最大花蕾约2 mm(即花蕾小孢子生长处于单核期)时,全株分别喷施20,5,3,2和1.5μg/mL GS-1,以喷清水为对照,比较不同质量浓度GS-1处理对植株花朵育性、植株生长、结实力及杂交率的影响。【结果】GS-1对甘蓝植株所开花朵的雄蕊育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GS-1处理后,MP01植株全不育株率为10%~100%,其中5μg/mL GS-1的处理效果最好,全不育株率达100%;不同质量浓度GS-1处理后,Y03植株全不育株率为0~100%,其中20μg/mL GS-1处理的全不育株率为100%。不同质量浓度GS-1处理后,甘蓝植株之间生长势存在差异,其中低质量浓度GS-1对植株生长势影响不大,而高质量浓度(如5和20μg/mL GS-1处理)对植株存在一定伤害,导致植株生长势变弱;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辅助喷施GS-1可使杂种杂交率达到100%。【结论】GS-1具有很好的杀雄效果,在甘蓝种株主花茎和第一分枝上的最大花蕾约2 mm时,对Y03和MP01种株分别喷施20和5μg/mL GS-1,植株表现全不育,植株的花枝和花蕾表现较正常,结实性正常,能够使杂交F1代种子达到100%的杂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次生林群落的生存现状,预测群落发展趋势,为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杉人工林退化形成的次生林群落为对象,设置50 m×50 m的标准样地6块,测量样地内胸径(D)≥3 cm的全部乔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并记录林木生长状况;对胸径(D)<3 cm的乔木幼苗、幼树,测量并记录其地径、高度、冠幅和林木生长状况;并在每个样地设置3个10 m×10 m的灌木样方,调查灌木物种组成、数量等。基于以上调查数据,以径级代替龄级分析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优势种群的数量化动态,并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计算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种间总体联结性。【结果】次生林群落为岷江冷杉 桦木林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13种,云杉已大量死亡。现存群落中,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完整,幼龄个体比例大,存活率高,为增长型种群;桦木(红桦和糙皮桦)幼龄个体比例低,存活率不高,已呈现出衰退趋势;槭树、花楸等小规模种群结构多不完整。种群数量化分析表明,各种群生存状态不稳定,易受随机干扰,受随机干扰时岷江冷杉种群最稳定,红桦种群次之,槭树、花楸等种群结构均不稳定。岷江冷杉种群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桦木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仅次于岷江冷杉,优势明显,但其更新不良,在灌木层不具优势。乔木层、灌木层物种间总体均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结论】研究区次生林群落为正向演替,种群优势度与生态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各种群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阶段,群落结构尚不稳定。桦木种群在乔木层优势尚存,但在灌木层更新受到限制,不具备发展成优势种群的条件;云杉人工林则必被淘汰;岷江冷杉在乔、灌木层均有较大优势和生态位宽度,表现出进一步扩散的可能。因此本研究区次生林的经营应以培养冷杉林为主,为冷杉林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应用植被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粤北的英德石门台、曲江罗坑、南岭乳阳八宝山和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的广东松群落的维管植物种类组成、数量优势科和乔木层优势种,比较分析了4个研究地点的物种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物种相似性系数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乔木层树种及群落的相似性系数无明显规律。各地数量优势科均由壳斗科、樟科、杜鹃花科、山茶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征科组成。乔木层共有优势种为广东松、五列木、乌冈栎、金毛柯、深山含笑、厚叶楠、岭南槭等。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所有样地的广东松种群均处于中衰至衰退阶段,为维护该濒危保护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