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野牦牛杂交复壮家牦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野牦牛冻精和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所生产的野血后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文章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公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重和体尺,同时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和2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P<0.01);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尺指标也是杂交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8月龄、28月龄1/2野血牦牛和1/4野血牦牛比同龄家牦牛分别多产肉16.62 kg、24.70 kg和11.45kg、13.70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导入野血牦牛生长发育测定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导入1/2野牦牛血,复壮高寒牧区家牦牛群。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1/4野血公、母牦犊牛比家牦犊牛初生重分别高8.56kg和8.76kg,6月龄体重分别高12.85kg和12.22kg,12月龄体重比家牦牛分别高11.76kg和13.06kg。经济效益显著,可以达到复壮牦牛群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家牦牛是半野生畜种,终年放牧,为验证野牦牛家养和育肥的可行性,本研究以野血牦牛为试验组,家牦牛为对照组,做了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2.5岁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比家牦牛多增重8.82 kg和6.21 kg,差异显著(P<0.05);1.5岁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比家牦牛多增重9.71 kg和5.13 kg,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野牦牛可以进行舍饲育肥.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人工授精技术,采用野牦牛颗粒冻精与家牦牛进行全、半血杂交方式,经后代生长发育观测,杂一代野血牛犊体尺、体重、剪毛量均高于本交家牦牛犊,尤以体重差异明显,全血野血牛犊体重比家牦牛犊增重3.4kg,增重率25.1%,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半血野血牛犊体重比家牦牛增犊重2.1kg,增重率15.6%,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引入1/4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所生产的野血后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作者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体重。结果:1/4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  相似文献   

6.
引进野牦牛冻精、1/2和1/4野血牦牛公牛,与本地耗牛进行复壮技术研究,对1/2、1/4野血牦牛和家牦牛初生和6月龄体重、体尺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体重比1/4野血牦牛分别提高4.53%、3.57%。体高比1/4野血牦牛分别提高0.76%、2.846%;胸围分别提高1.85%、3.06%;体斜长分别提高2.90%和2.79%。除1/2野血牦牛初生体高指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提高家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效果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防止牦牛退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利用野牦牛(精液)、半野血牦牛,采用人工控制本交和人工授精的方式与家牦牛杂交,对1/2,1/4野血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体重增加,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的相应指标。利用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群体效果显著,是目前提高牦牛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血液生化遗传特性评述野牦牛育种价值、野家牦牛的生殖生理、野牦牛复壮家牦牛后代生产性能测定,牦犊牛肉的开发利用,野血牦公牛的推广应用等多渠道阐明了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是一条在现行牧业生产体制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野血牦牛的整体生产水平.[方法]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 cm、3.42 cm、2.28 cm和1.27 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1/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 cm、5.10 cm、6.74 cm和7.94 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论]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牦牛初生重为牦牛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据测定分析牦牛初生重公母平均分别为13.06 kg和12.49 kg,分别占成年公母牦牛体重的3.38%和5.58%,与其它种公牛比较均显著偏小.导入野牦牛血是提高牦牛初生重的有效途径,含1/4和1/2野血公犊对不含野血的家牦牛犊分别重4.5 kg和2.73 kg,差异极显著.母犊分别较其重4.09 kg和2.19 kg,差异极显著.胎次对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经产牛所产犊重13%.放牧牛群、年度、产犊月份及其互作对牦牛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牦牛的不同产地对牦牛初生重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cm、3.42cm、2.28cm和1.27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l/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cm、5.10cm、6.74cm和7.94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果表明,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提高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防止牦牛退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利用野牦牛(精液)、半野血牦牛,采用人工控制本交和人工授精的方式与牦牛杂交,对1/2,1/4野血牦牛的初生,6,18月龄牦牛体尺、体重进行测定,野血后代生长发育速度及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同龄牦牛的相应指标。利用野血牦牛复壮牦牛群体效果显著,是目前提高牦牛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原型和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不同性别野血牦牛的屠宰性能和牛肉营养成分和组成。【方法】随机选取了阿里改则县区域5~6岁、自然放牧、体况相近且良好的野血牦牛10头,公母各半,体重分别为(299.00±30.50)和(247.00±10.20)kg。通过开展屠宰试验研究阿里改则县区域野血牦牛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其肌肉营养品质特性。【结果】阿里野血公牦牛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和管围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其他体尺指标及屠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公牦牛胴体长、胴体宽、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围、大腿肉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而母牦牛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公牦牛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母牦牛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蛋白质、胆固醇、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在性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比例均为理性型优质蛋白质来源。脂肪酸组成上,阿里野血母牦牛肉中十五烷酸、棕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引进野血种公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可有效遏止牦牛退化,进一步巩固和改善我县牦牛品种质量,恢复其原有的优良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本文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与家牦牛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1/4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野血牦牛改良家牦牛,是目前更新复壮家牦牛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获得很强的杂种优势,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地考察和查阅大量资料,对野牦牛的分布范围,数量及类型作了阐述.野牦牛仅分布于青藏高原4 500 m以上的高山寒漠,数量约2~4万头.野牦牛和家牦牛属于同种动物.论述了野牦牛的两个生态类型,祁连山型和昆仑山型.经八年试验研究证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明显提高了家牦牛生产性能.野血牦牛在活重、体格大小、增重速度、屠宰率、产奶量等方面,均比家牦牛高15%以上,为牦牛选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野牦牛体格粗壮高大,体躯发育良好,具有比家牦牛更强的耐寒抗逆的生活习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由于野牦牛的这些优良生物学特性,目前正受到广泛重视。今年我县为了更新复壮家牦牛,提高群体牦牛体格,增加牦牛生产的经济效益,于2005年9月从青海省大通县牛场引进15头1/4野血公牦牛投放到脑山、高寒地带,并与家母牦牛进行杂交实验,繁殖一定数量的含野牦牛血液的后裔,并培育作为今后的种用。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从青海大通牛场选取2岁的1/4野血公牦牛15头,体格健壮并进行过五号苗、山败苗、炭疽苗等防疫注射。1.2实验牛群实验群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屠宰试验和胴体分割可检验一世代大通牦牛的产肉性能.6月龄组和18月龄组牦牛分别为14头和12头.结果表明一世代大通牦牛6月龄和18月龄体重分别为88.98 kg±10.41 kg,150.5 kg±56.1 kg,比同龄家牦牛的71.83 kg±10.23 kg和117.7 kg±17.4 kg分别高17.45 kg和32.8 kg,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龄组中一世代大通牦牛和家牦牛屠宰率均为48%~50%;两年龄组中,一世代大通牦牛胴体重、净肉重和优质肉块重显著高于家牦牛(P<0.05).  相似文献   

20.
野牦牛体格粗壮高大,体躯发育良好,具有比家牦牛更强的耐寒抗逆特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由于野牦牛的这些优良生物学特性,目前正受到广泛重视。今年我县为了更新复壮家牦牛,提高群体牦牛体格,增加牦牛生产的经济效益,于2005年9月从青海省大通县牛场引进15头1/4野血公牦牛投放到脑山、高寒地带,并与家母牦牛进行杂交试验,繁殖一定数量的含野牦牛血液的后裔,并培育作为今后的种用。1材料与方法从青海大通牛场选取2岁的1/4野血公牦牛15头,体格健壮并进行过五号苗、出败苗、炭疽苗等防疫注射。试验群来自我县的道帏(18头)、白庄(1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