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尤溪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至今已有1000多年。近年来,尤溪县以培育“尤溪双骄”(绿茶、红茶两大系列茶品)为抓手,推进茶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4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3.5万亩,获得有机茶认证2360亩。茶产品主要有七香一品白、蓬莱银螺、清溪雪芽、东岩雀舌、梅剑等绿茶和金云富、金红螺、红雪芽等红茶。以及铁观音、金观音等乌龙茶三大系列。  相似文献   

2.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前后做过五任地方小吏和四十六天的皇帝侍讲,总共为官不过九年,而私人讲学著述却长达四十多年,为封建社会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他的统治思想和学说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和教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称“朱夫子”。朱熹不论在为官从政之时还是办学著述之余,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为官五处和讲学一生,多数是在产茶区域,对茶史、茶事有着深刻的了解,对茶农的生活有着深层的体验,如福建的建阳、尤溪、崇安、漳州,江西…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10,(3):94-94
大田县岬顶山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以“佳顶”为商标的茶叶是大田县2009年“绿茶改红茶”试点之一,继2009年11月首个红茶品种“剑红”研制成功,并在三明市第四届茶文化活动名优茶鉴评中获一等奖后。2010年5月,在2010年三明市特色系列红茶鉴评中再创佳绩,其“剑红”“奇红”两种分获名茶奖,“音红”“针红”两种分获优质奖。近日,在第七届闽茶(元泰杯)红茶鉴评活动中,其“奇红”新品荣获优质奖,使得“佳顶”红茶问世半年来第3度获奖。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实践观是在深入把握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联系朱熹对于天人关系的看法而分析归纳出的,具体体现为“循理而行”。朱熹的实践观主张人类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精神,以“循理而行”的实践来行使“裁成辅相,参赞天地”的功能,在行动上促使自然万物蓬勃发展。朱熹的实践观本质上就是“循理而行”,人应当要尽心穷理来格物致知,进而践履力行,在实践中明“所以然之理”,完成“所当然之则”,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朱熹的实践观蕴含着人类要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生命的意蕴,这种观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具有海拔高、纬度低、空气优、降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以安顺市平坝区羊昌布依族苗族乡龙海村种植的“黔茶1号”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研制“贵安”红茶,并利用“黔茶1号”茶青进行夏秋季茶产品开发,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青(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干燥—提香的工艺试制红茶。结果表明,采用科学化、数据化及经验化的方法制茶,所制红茶汤色红亮,滋味甜爽醇厚,香气为红薯香带花果香,品质优越。通过加工试验总结工艺参数,优化制作工艺,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茶园产值,夏秋季的黔茶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红茶价值,为平坝区红茶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巩志 《农业考古》2004,(4):111-111
“工”与“功”发音均为“gōng”,读音相似,方言亦如是。故茶文化界把饮功夫茶写成“工夫”茶;而把中国红茶类的“工夫红茶”写成“功夫红茶”,而且有人还给“功夫茶”正名日“工夫茶”。今为“正名”而正名,披露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7.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红茶因外形和品质不同,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分级红茶三类。祁红属工夫红茶,又称祁门工夫。它以高香闻名,始终畅销不衰,特别在英国伦敦市场,被誉为“茶中英豪”,皇家贵族都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祁红的产地在安徽省两门县,祁门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浮梁与祁门历史上同属一个茶区。古时的祁门茶叶,大多数通过浮梁外运。但那时产的是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被称为“安绿”。到了清光绪元年,国际茶叶市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据报道,俄罗斯人喜欢喝茶胜过喝咖啡,而且喜欢在饭后喝红茶加甜点,因此,最近台湾产的“乌龙茶”,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圣品。且莫斯科最近还盛行“功夫茶”。要改变俄罗斯人喝红茶的传统习惯并不容易。莫斯科“大同茶馆”的负责人史拉瓦在俄罗斯学术界以研究中国“易经”和“老子”而闻名。他认为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一定会喜欢更具天然风味的绿茶,于是在莫斯科市政府的支持下,史拉瓦以俱乐部的形式成立了“大同茶馆”,以出入茶馆附近三个剧场的俄罗斯文化界人士为中心推广茶艺,获得了广泛的响应。史拉瓦把茶艺与“易经”、太…  相似文献   

9.
一.“一村一品”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主要特点 1.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全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如将乐、沙县、尤溪、大田、永安、清流等地的肉猪优势产业带:明溪、清流、宁化等地的肉牛优势产业带:尤溪、沙县、大田等地的肉羊优势产业带;三元、尤溪、永安、明溪、沙县等地的笋竹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10.
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俗称全发酵茶,武夷山桐木关大约在18世纪就创制小种红茶,学名“正山小种”,此则红茶中特色品种。闻名遐迩的武夷山(桐木)自然保护区,水源丰富、溪水洁净,既有滔滔大河,又有汩汩山涧,更有飞泻瀑布、晶莹清泉。这里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山中有大小深浅各不相同的洞穴六千多个,常年多雾、日照短、土地湿润、肥沃,因此这里成了“鸟的乐园”、“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绿色金库”,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全国五大自然保护区之一,1988年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  相似文献   

11.
河口位于江西东北部铅山县铅山河与信江河交汇处。河口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红茶”贸易的中心。赣、闽、皖各省地的名茶不进河口加工,集散就没有市场。因此,这里产生了赣、闽武夷山脉北坡外销茶区精制“河红”的最佳技术。我国最早的红茶出口产品、畅销海外四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从河口伊始。“红茶”一词最早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资源整合、重点打造湖南红茶公共品牌”决策部署。5年来,湖南红茶产量、产值、均价、“花蜜香、甘鲜味”达成率,从2017年的3.7万吨、52亿元、140元/千克、35%达成率,到2022年的7.5万吨、240亿元、293元/千克、90%达成率,分别增长102.7%、361.5%、109.3%、157.1%,都实现了翻番。全省省级、市级、县级红茶区域公用品牌分别为1个、3个和23个,14个市州100个县市产红茶,湖南红茶授牌企业151家,3000家规模企业产红茶。  相似文献   

13.
以尤溪联合梯田为例,分析了尤溪联合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其次对在尤溪联合梯田的保护过程中政府、当地居民、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各利益相关主体所起作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成立多方参与的联合监督管理机构、制定保护政策、提高保护意识、培养专业性人才以及发掘企业优势资源等多方参与路径,以利于有效促进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以新选坦洋菜茶品系1芽1叶初展为原料,研制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样品,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及理化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感官审评总得分比市售特级坦洋工夫红茶高4.25分,其外形、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达到或超过特级坦洋工夫红茶品质水平;干茶水浸出物含量46.8%、茶多酚总量为16.8%、游离氨基酸含量4.3%、儿茶素总量3.1%、咖啡碱含量为3.98%;共检测出香气成分47种,以具花果香的醇类物质为主体,其中香叶醇含量达51.91%、水杨酸甲酯含量达13.14%、β-芳樟醇含量达9.91%,新产品表现出“嫩甜香、花果香显”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红茶加工科技水平以及促进我国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红茶的生产、销售现状,总结了我国红茶在制品状态在线检测技术、加工装备研制、加工技术创制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我国红茶产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红茶产品品质整体水平仍偏低和风格相类似、红茶加工装备调控水平较低和标准化装备推广不足,以及红茶精准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偏低等。最后从加工理论挖掘、智能化装备研发、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走进婺源     
地处赣浙皖交界的婺源县,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备受中外游客青睐。“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走进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婺源,犹如来到如诗如画的桃源仙境。“茂林修竹映村廓,飞禽走兽相对鸣”。婺源山青水秀,古树名木遍布乡野,有汉代苦槠、唐朝银杏、宋代紫薇、明代香榧。特别是“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和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苍翠葱茏。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南山白毛茶3个单株进行红茶工艺的探索研究发现,南山1号、2号、3号研制的红茶在滋味、香气等方面各具特色,为优良单株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7月15日,信阳市红茶开发生产观摩交流会召开。信阳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就强力推动信阳市红茶开发生产时强调,责任要早落实,任务要再明确,时间要再抓紧,工作要快推进,为掀起“信阳红茶风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萎凋是红茶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工序,通常萎凋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但是,在一些红茶产区,往往对萎凋工序不太重视,采用的萎凋方法也较多,有...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林专委会会员,高同级畜牧师林致和科学培育饲养的肉蛋兼用型品种“尤溪麻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