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优化亚麻籽胶与壳聚糖复合膜的成膜工艺,以亚麻籽胶和壳聚糖为主要材料制备复合膜,研究亚麻籽胶膜液∶壳聚糖膜液(V/V)、壳聚糖质量浓度和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以复合膜性能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响应面试验法,优化复合膜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膜最优制备工艺为:亚麻籽胶膜液∶壳聚糖膜液(V/V)为20∶10,壳聚糖质量浓度1.0 g/100 mL,甘油质量分数2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性能综合评分为0.724,膜的各项指标分别为:拉伸强度(18.16±0.17)MPa,断裂伸长率57.15%±0.14%,水蒸气透过率(1.30±0.02)(g·mm)/(h·m2·kPa),氧气透过率(7.30±0.08)cm3/(m2·d·Pa),透光率95.55%±0.09%。该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指标,进行马铃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可食膜配方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优的马铃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可食膜配方为马铃薯淀粉添加量2.0%,羧甲基淀粉钠添加量0.5%,甘油添加量1.75%。通过验证试验得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可食膜的抗拉伸强度为51.00 MPa,断裂伸长率为36.27%。  相似文献   

3.
以乙酰化木薯淀粉、山梨糖醇和香芹酚为基本原料,制备具有抑菌效果的生物活性膜对草莓进行涂膜保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配比为乙酰化木薯淀粉5.5%,山梨糖醇2.4%和香芹酚包埋物0.5%,当香芹酚包埋物的体积分数达0.5%时,能显著抑制草莓腐败菌的生长。通过感官评定和测定草莓的烂果率、失质量率、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发现香芹酚淀粉复合膜可以延缓色素氧化,保持草莓果实色泽和硬度,降低失质量率和延缓VC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淀粉制备脂肪模拟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制备低DE值麦芽糊精脂肪模拟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对产品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02g,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0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5%,水解产物的DE值为2.96。  相似文献   

5.
以乳清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复合膜,同时利用天然无毒的京尼平作为交联剂,研究其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成膜材料比例、热处理温度、塑形剂、交联剂对乳清蛋白和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和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京尼平可以作为交联剂用来制备乳清蛋白和壳聚糖复合膜,并且可以较好地改善复合膜的拉伸性能和阻隔性能,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乳清蛋白(WPC)与壳聚糖(CS)配比为6:4,甘油添加量4%,热处理温度70℃,京尼平添加量0.4%,此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TS)1.79 MPa,断裂伸长强度(E)30.28,透光率(T)37%,水蒸气透过率(WVP)1.25,溶解性(S)3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抗拉强度、致密性和抑菌性能,可用于食品保鲜和抗菌内外包装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白菜基可食性蔬菜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增稠剂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和工艺条件对白菜纸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白菜纸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玉米变性淀粉、明胶、CMC和甘油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2%,3.0%,0.4%,0.4%,2%。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60℃,时间6h。以抗拉强度高为优选原则,得到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为:CMC添加量为0.4%,玉米变性淀粉添加量为1%,明胶添加量为0.2%,海藻酸钠添加量为1.6%。在此条件下,白菜纸的抗拉强度为5.98MPa。  相似文献   

7.
以山梨酸钾、壳聚糖、酒石酸为保鲜剂,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不同配比的壳聚糖复合膜对黄瓜进行涂膜保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其货架期间的失水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叶绿素及VC含量等指标以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的膜特性良好,涂布均匀,可有效保持黄瓜的感官质量,降低黄瓜的失质量率和硬度,抑制其呼吸强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和VC含量的损失。其中以2.0%山梨酸钾、1.5%壳聚糖、1.5%酒石酸为配比的复合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硬脂酸质量分数和CaCl_2质量分数配制的可食性复合膜处理排酸牛肉在冷藏排酸期间失水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可食性复合膜配方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硬脂酸质量分数和CaCl_2质量分数进行优化,得到藻酸钠质量分数、硬脂酸质量分数和CaCl_2质量分数的最佳值分别为:0.40%,0.42%,0.60%。通过验证试验得出,失水率为(2.73±0.956)%(n=3),该失水率为未涂膜处理样品的失水率为26.98%。  相似文献   

9.
以多孔玉米淀粉为原料,应用乙醇碱法制备得到冷水可溶性多孔玉米淀粉。通过研究NaOH溶液用量、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产品冷水溶解度和吸油率的影响,得出冷水可溶性多孔玉米淀粉的制备条件:NaOH质量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所制的产品的冷水溶解比例为42%,最高吸油率为68%。  相似文献   

10.
糙米多孔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糙米为原料制备多孔淀粉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多孔淀粉的得率和吸油增长率的考察,研究其品质特性随不同酶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5mL,反应时间24h,pH值5.5,反应温度55℃,淀粉浆质量分数50%,颗粒粒度150~100目,转速160r/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多孔淀粉的吸油率达到42.8%,比原料淀粉的吸油率提高了144.6%。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肥料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了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的处理(不施肥、甘薯废水、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4%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的芽头个数及百芽重,茶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酚氨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甘薯废水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少,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所有施肥处理中,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试验效果最佳,芽头个数增加42.1%,百芽重增加22.3%,茶叶中水浸出物提高21.94%,氨基酸提高8.83%,茶多酚增加9.76%,咖啡碱降低6.36%,酚氨比提高3.05%。利用甘薯废水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肥料)施入茶园,在废水资源化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期为生态茶园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海藻酸钠对滇橄榄进行涂膜保鲜单因素试验,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浓度为0.10%、0.20%的海藻酸钠与浓度为0.75%、1.00%、1.50%的茶多酚进行复配涂膜,研究其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涂膜处理后的滇橄榄贮藏品质优于CK组,在6组不同浓度配比下,以0.10%海藻酸钠与1.50%茶多酚复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较好,可保持滇橄榄较好的感官品质,延缓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抑制呼吸强度,能将滇橄榄保鲜期延长至15 d。  相似文献   

13.
低糖黄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黄瓜为主料,木糖醇和柠檬酸为辅料加工低糖黄瓜汁饮料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榨汁条件及饮料配方,并探讨了饮料的灭菌条件及其稳定性。最后测定产品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确保达到饮料标准。黄瓜汁饮料的配方为:黄瓜汁40%,木糖醇8%,柠檬酸0.09%,VC0.06%,稳定剂选用0.1%琼脂+0.1%CMC—Na,灭菌条件为90℃下灭菌8min。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儿茶素等主要功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GB/T 8313—2008、HPLC等方法检测了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因等主要功效成分含量及pH值,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稳定性试验要求,进行了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片中茶多酚含量为45.24%±1.47%,儿茶素总量为32.70%±0.99%,咖啡碱含量为0.89%±0.04%,pH 4.02±0.06,经方差分析,不同月份之间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在稳定性检测条件下未发生明显变化。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符合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选用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硬脂酸等原料作为涂膜对袖珍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分别对袖珍黄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烂果率、叶绿素含量、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层为海藻酸钠瑚胶(1%/0.3%)第二层为硬脂西垒,色拉油(1g/2mL)的两层膜保鲜效果最好,能抑制袖珍黄瓜的呼吸作用,阻止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选用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硬脂酸等原料作为涂膜对袖珍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分别对袖珍黄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烂果率、叶绿素含量、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层为海藻酸钠瑚胶(1%/0.3%)第二层为硬脂西垒,色拉油(1g/2mL)的两层膜保鲜效果最好,能抑制袖珍黄瓜的呼吸作用,阻止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植物源防腐保鲜成分用于食品保鲜问题,以连翘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辅助乙醇浸提连翘果实多酚类物质,优化提取工艺使用L9(3 4)正交实验进行设计;将连翘多酚、植酸、氯化钙和柠檬酸与壳聚糖结合,对葡萄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其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连翘果实多酚的提取率可达7.21%;2%连翘多酚、1%氯化钙、0.15%植酸、2%柠檬酸与1%壳聚糖制成的保鲜剂,在葡萄贮藏中有一定防腐保鲜作用。研究结果可作为连翘果实多酚提取物用于果蔬类食品防腐保鲜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果树多酚类物质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树多酚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果树体内及果实器官中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对树体生长发育及适应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食品、医疗、饲料添加及环保等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果树多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果树多酚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感官品质、好果率、失重率、糖酸比、微生物生长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对大豆多糖与三七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涂膜保鲜草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糖与几种植物提取物复配涂膜均能提高草莓的感官品质,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糖酸比,减少微生物的滋生,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大豆多糖与石榴皮、葡萄籽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对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果实好果率较高,失重率较低;与蒲公英复配,草莓中VC含量最高;与石榴皮、茶多酚提取物复配,草莓的糖酸比较高,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初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和农用稀土复配剂,初步研究了复配剂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可降低株高,延缓衰老;使结瓜期叶片中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强;对黄瓜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复配剂A3B2进行处理的效果最佳,增产幅度高达27.04%;促进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单瓜重,其次是单株结瓜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