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玉溪城市绿地园林树木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绿地类型和干扰类型,分别调查了玉溪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对比分析了各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自然森林乔木层的优势度较大,乔木层优势种的集中程度高。(2)自然型绿地群落乔木种类的多样性低于人工型绿地植物群落。(3)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广场绿地。  相似文献   

2.
张岩岩 《分子植物育种》2023,(22):7566-7570
本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沙颍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对10个植物群落样地的植物种类进行详细调查,共发现155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和草本等多种类型。其中,乔木和灌木类植物是公园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成,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复层植物景观结构。通过对植物群落的分析发现,公园中以“乔-灌-草”和“乔-草”为主的复合搭配最为常见,构建了多样而美观的景观效果。然而,研究还发现公园的植物景观节点营造,乡土植物应用,以及常绿、落叶植物配置上,值得进一步优化配置和设计,本研究还进一步就借助植物的多样性特性、植物形态的空间效应和人性化设计原则,提出了优化河南省沙颍河公园的植物景观策略和建议,以期营造出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整体观赏体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公园绿地的景观品质、精细化养护管理技术和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植物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只有促进乔木、花灌木、地被和草坪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才能使公园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提高和改善.由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绿化中草坪养护费水、费工,养护成本偏高,因此寻找到花相美、投入少的草本植物代替传统...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城市整体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美,以广州市越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量与调查方法——美景度评价法,选取10 个代表性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解析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榕树+木棉+彩叶灌木、棕榈类+地被等群落有较高的美景度得分值。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要素有植物本身形态特征、草坪覆盖度、遮阴效果等。提高乡土乔木树种多样性和植物色彩丰富性,是改善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绿化园林植物的差异与关系,为太原市绿化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抽样地调查的方法,以太原市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3种类型园林植物为对象,对三者物种的组成、多样性以及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居住区绿地的多样性系数整体要高于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地,而道路绿地的各项指标都位于较低水平。说明由于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和需求不同,太原市城区的不同类型的绿化园林植物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五家渠市公园绿地(公共绿地)现状的分析和城市发展对公园绿地建设的要求,提出了适合五家渠市公园绿地的发展方向及建设公园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精确了解成都市高新区城区绿地分布结构,利用Quickbird影像数据,结合其他地学信息,以GIS、RS为主要技术手段,辅以人工实地调绘信息,对成都市高新区南部园区进行了绿地景观信息分类与提取,完成了对高新区南部城区的绿地现状GIS成图。在GIS成图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别从斑块水平指数、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层面研究了高新区南部园区景观格局的特征,提出了研究区域内的绿地景观分布格局的问题,旨在为高新区南部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防护功能为主,兼顾游憩功能的防护绿地以其特殊的形式和较大的服务半径,正在成为许多小城市的景观廊道和游憩绿地。本文以山西省稷山县城西防护绿地规划设计为例,依据稷山县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周边环境等,对绿地进行了总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城西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创造出集防护性、休闲性、景观性、文化性于一体的纵贯稷山县城西部的绿色景观廊道,营造一处城市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生态绿地。  相似文献   

9.
为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河南省郑州市着力推动全市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和绿化景观效果的整体提升. 提升规划设计理念 公园广场设计 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型和节约型城市原则,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按照乔、灌、花、草复合搭配,以乔木为主,灌木、地被植物为辅,丰富绿地植物群落层次,增加绿量,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构建节约型园林.如郑州月季公园采用起伏的地形、水榭和八角亭遥相呼应,科学配置植物,收集月季1200多个品种、花灌木40个品种,形成繁花似锦,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月季专类园.  相似文献   

10.
潘萌萌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24-4829
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草本植物资源及其景观形成机制。通过对该湿地公园的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我们对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频率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该湿地公园内共记录到128种草本植物,隶属于63科105属,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的分布主要以喜旱莲子草-香蒲群落、垂柳群落和芦苇群落为主。其中,喜旱莲子草-香蒲群落位于浅水区域,垂柳群落位于沿岸区域,而芦苇群落位于深水区域。进一步分析植物的应用频率,发现在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中,72种草本植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桂花、杜鹃、菊花、百合和风信子等植物被频繁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然而,在湿地公园周边的植物配置中,花种较为单一,植物出现频率较低。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类型,其中白玉兰、菊花、桂花和芦苇等植物因其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对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资源及其景观形成的深入认识。这有助于优化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提升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公园城市建设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必要对现有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徐州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现有课程体系为例,对比其他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以气候顶级群落结合人文资源特点构建作为公园城市景观建设的目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构成,并以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为依据,改革现有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通识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育等课程区块的改革建议。建议增加应用气象学、森林生态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环境心理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有利于构建气候顶级群落和体现人文特点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完善适应公园城市建设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杨浦区公园、道路绿地土壤物理性状及电导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6):107-114
为了给土壤改良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笔者采用环刀法测定杨浦区公园和道路绿地的土壤物理性质,使用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仪测定电导率,使用便携式渗透仪现场观测土壤导水率。结果表明:杨浦区土壤电导率略高于标准值0.05 mS/cm3,土壤通气性不良,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比城市园林绿化种植要求低5.88%。道路绿地土壤容重比标准高0.03 g/cm3、土壤总孔隙度比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最理想的标准低2.42%,公园绿地符合标准。道路绿地土壤含水量与持水能力均显著低于公园绿地。及时翻松地表土壤,通过堆积树皮、凋落叶增大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加强日常养护管理,防止人为因素的破坏干扰;植物绿化种植过程中,从使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多样等方面入手改良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灌木群落小气候效应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是当前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不同类型绿地内部与周围空间小气候的静态分析,而对于绿地对周边环境的生态过程则报道甚少。笔者报道的试验主要以灌木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几处有代表性的灌木林,利用仪器对植物群落斑块周边温度和湿度在空间和时间的梯度变化进行了测试,以探索城市绿地对其周边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蒸腾是绿地产生降温增湿等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绿地对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随着与绿地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其影响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高温的机制和影响格局,丰富了城市小气候环流理论,对城市规划和绿地景观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水湾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水湾公园内的20个样地为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样地内植物的组成、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和季相特征。结果表明,沈水湾公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过于集中,相同物种规格相近;水平结构为片状组合,混交性较差;垂直结构为乔灌草3个层次,其中乔木层的优势最明显,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较差;季相上虽在栽植时考虑到了四季有景,但常绿树种的数量仍十分有限。通过沈阳地区最常见的自然植物群落--油松栎林的结构特征对沈水湾公园植物群落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以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内的253个样地为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结构上,有木本植物86种,隶属于47科70属,重要值较高的有19种,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值为0.56:1,乡土种和外来种分别占32.56%和67.44%,乔木树种平均胸径为8.64 cm,77.27%集中在5~15 cm;(2)垂直结构上,公园的乔灌草比为14.52:14.97:48.83:100,49.01%的样方为二层结构;(3)群落季相和健康状况上,43.08%的样方仅在2个季节有景可观,平均生长势好(4~5)和差(1~2)的植物分别占24.42%和20.9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植物群落,并提出今后滨海盐碱地公园绿化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Plant furnish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wetland parks show particular properties. Plant resources in Yingfeng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were investigated, plant furnishing patterns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subareas of the park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 for the pla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 of wetland parks in Chongqing City.  相似文献   

17.
以芳香疗法和景观评价为研究基础,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社区康养性景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获得长沙市上海城社区综合评价结果。研究初步选出5个准则层、32项指标形成社区植物的康养性评价初选指标集合,其中26项科学、准确的指标通过了灰色筛选。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康养性B5(0.3236)>挥发性B1(0.2817)>美学性B2(0.1674)>生态性B3(0.1170)>参与性B4(0.1104)。各指标层的重要性程度中,B1最高值和最低值为VOCs萜烯类物质含量(0.3618)、发香持续时间(0.0775),B2最高值和最低值为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0.2737)、物种丰富度(0.1262),B3最高值和最低值为空气负氧离子(0.3605)、固碳释氧(0.0860),B4最高值和最低值为园艺活动体验(0.3407)、文化性与归属感(0.1703),B5最高值和最低值为调节情绪(0.3474)、提高免疫力(0.0650)。长沙上海城社区的综合评分为3.1705,评级为“良”。构建的多级评价模型可有效评价社区康养性景观,其中调节情绪、VOCs萜烯类物质含量和缓解疲劳可以作为康养性景观鉴定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色营造的新城社区公园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城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新城社区公园的概念、特点,并以新城社区公园的特色营造为切入点,分别从景观要素和人文特色2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景观要素方面,通过对地形、道路、水体、植物景观的设计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社区环境;在人性关怀方面,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地域文化的挖掘体现新城的魅力。最后通过对新城社区公园建设的思考,总结出“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公众参与”的建设原则,以期能对以后新城社区公园的规划提出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使大明宫成为了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唐大明宫的园林历史能够对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绿化树种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中国国家遗址公园绿化规划与设计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及分类,特别是对唐代诗歌的研究,对与唐大明宫园林相关的诗文加以分析、推测和考证,初步整理唐大明宫皇家园林植物的种类,并总结其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