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经济是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所创造的新生产物,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动力。在国家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有关“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研究505篇文献,根据研究热点、聚类变化和演进趋势等特征分别进行了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时间区图和时间线图等知识图谱的绘制。结合对知识图谱的分析和文献梳理,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乡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热点问题、演进脉络及研究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加快乡村信息化转型,开创城乡经济融合的新格局及孵化创新乡村产业模式,以期为乡村振兴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问题成为国内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 软件,以2003—2023 年在中国知网上发布的同数字乡村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并根据文献主题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术界关于数字乡村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基本内涵、价值意义、面临困境以及路径探析等方向。整合归纳我国数字乡村研究相关文献内容,得出数字乡村研究的突出问题与研究进展,从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两方面对数字乡村研究进行了科学展望,提出建立数字乡村研究网络、坚持问题导向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为数字产业发展营造清朗环境,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当前乡村数字化发展仍存掣肘,为了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扎实推进智慧农村发展,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认为,基于数字发展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和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数字乡村的治理之策应聚焦顶层设计、多元共治、数字设施和数字群体四重维度,形成长效机制,提升数字素养,进一步释放乡村数字红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数字乡村新业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乡村依靠数字科技赋能促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为了梳理近20年来数字乡村相关研究的特征及趋势,为后续我国数字乡村政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CiteSpace中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趋势:数字乡村的研究经历了从一产数字化到三产融合数字化,再到多业态多领域全方位数字化的过程,体现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不同阶段的研究紧紧围绕着不同阶段的特点展开。(2)研究热点:集中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理和农民(数字)素养。(3)研究不足:在乡村网络文化、智慧绿色乡村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化;定量研究不足,数据的统一性、数据的积累等方面研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未来乡村建设是“千万工程”在浙江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生动实践。金华地区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以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首批试点之一的金华义乌市缸窑村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党建统筹、共享评价、因地制宜、数字赋能、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梳理了金华未来乡村建设主体的认知、多维协同共创的需求以及梯次融合推进模式的形态,提出了基层治理数字化、乡村发展一体化、乡村美好生活现代化是金华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坚实保障。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下学术讨论和政策实践的重要议题。研究认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使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未能得到充分激活,外部数字技术资源难以转化为乡村内部发展动力。对此,数字乡村建设应当立足农民主体地位,回应农民真实需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强化农民数字认同,从而激活数字乡村建设内生活力,实现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将中国多样化数字乡村实践背后的规律性特征总结,提炼出不同模式的适用性机制,对于分类推进不同区域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结构要素与动力作用视角,以浙江省德清县、江苏省浦口区、山东省曹县、重庆市垫江县4个县域数字乡村实践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的规律性特征。[结果 /结论]中国数字乡村实践主要存在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点线面结合以及整县推进等建设模式。未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建设主体功能的强弱,选择适宜的建设机制和内容,让数字乡村惠及更多农民群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刘铭 《农业考古》2016,(1):78-87
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农村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对近代中国农村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逐步提出了乡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思想,并进行了乡村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提出的乡村建设思想,肯定了农村和农民对国家复兴的作用,强调通过社会组织再造、文化教育和多主体合作等途径解决乡村问题,对我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巨大的价值。A省D县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主体关系异化的问题。乡村建设思想的部分主张对整改现实问题、推进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国家提出要"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既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的三大路径,也是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继承和印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21世纪的中国乡村与世界乡村发展情况,本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全域有机农业的实践成果为依据,利用地理科学与系统科学方法分析中外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综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部署,预测中国乡村与世界乡村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中外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乡村社会安全问题、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和国际农业安全问题;解决乡村五大安全问题的对策方案为建设全域有机农业;预测2030年时我国需要完成食品安全任务,2035年完成粮食安全任务,2040年完成乡村社会安全任务,2045年完成生态环境安全任务,2050年完成国际农业安全任务。本研究还进一步预测了世界乡村安全在2100年前实现的阶段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在分析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规划、资金、组织、管理和科技等5个方面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环节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是 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乡村治理难题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着手,为解决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并以浙江省磐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运用市场化融资的成功案例,论证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结合美国Prairie Crossing农场的景观规划实例,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欧美乡村的现代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理念、思路以及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乡村景观建设中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宗连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2-13,32
本文研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据“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有效地推进农村土地整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建设美丽乡村 是改善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致力于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乡村人民美好生活需 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的提出又推动了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好贫困地区村图书室是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五个统筹”的具体体现,是农村扶贫工作中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因此,搞好贫困地区村图书室的建设要与建整扶贫相结合,把村图书室建设成为农村的信息技术中心、文化教育某地,构筑城乡文化统一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