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肿头,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见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和出血点,食道有假膜性坏死炎症,泄殖腔充血、水肿和坏死,该病在我市主要发生在鸭,鹅很少发生。2003年4月,张某养鹅场所饲养的250多羽70日龄左右的鹅陆续发病,5天内发病50多羽,死亡40多羽,于4月下旬送我站诊治,通过剖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继发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鹅场在送检前半个月进行了小鹅瘟疫苗(5羽份/羽)免疫,免疫后第10天下午有10羽鹅表现精神差,食欲下降、软脚,傍晚就死亡8羽,…  相似文献   

2.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和C48-1攻毒扣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抗体2.0ml/只,具有100%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轩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  相似文献   

3.
将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pcDNA-SDIFN-α分别按每只1、3和6μg剂量采用基因枪轰击方式免疫樱桃谷鸭,以PBS、空载体质粒pcDNA 3.1(+)和鸭瘟弱毒疫苗为对照,注射后第15 d给每只鸭人工感染鸭瘟强毒.结果显示,1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有3/12死亡,PBS和空载体注射鸭分别有5/12和4/12死亡;3μg和6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以及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鸭100%受到保护.3个剂量pcDNA-SDIFN-α免疫鸭外周血鸭瘟病毒DNA含量显著低于PBS和空载体对照组,而3个pcDNA-SDIFN-aα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基因枪轰击pcDNA-SDIFN-α免疫鸭后能产生一定的抗鸭瘟强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20多年,在生产中常遇到蛋鸭产蛋期间,注射鸭瘟疫苗会影响一个星期的产蛋率的棘手问题。后来我们把鸭瘟疫苗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00倍。稀释过的每羽鸭胸肌注射1毫升鸭瘟疫苗不影响产蛋率,详见表1、2:表1产蛋期注射蒸馏水稀释的鸭瘟疫苗产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鸭瘟灭活疫苗效力试验和安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DPV)AV1221株基础种毒经鸭胚繁殖、收集胚液病毒、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乳化制备了3批鸭瘟灭活疫苗.成鸭的免疫攻毒测定,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2 mL,确定使用剂量为每羽份0.5 mL.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在不同品种的成鸭中,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在雏鸭中,经二次免疫也能够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 d为1:3.2、10 d为1:4.6、14 d为1:8,21 d、30 d和60 d均为1:7;免后10 d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 d和21 d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成鸭经1次免疫后150 d,雏鸭经二次免疫后60 d均可维持80%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黑龙江省兽药一厂研制的G_(190)E_(40)弱毒菌苗对三个月龄的成鸭进行了大剂量安全试验,以120亿活苗对鸭胸肌注射1毫升,结果是安全的,无任何异常反应。用2150万—6000万个活菌的不同免疫剂量,对鸭进行近期免疫试验,经攻毒试验结果测定其保护率在80—100%。用4300万——6500万个活菌对鸭又进行了免疫持续期的测定,分2、3、4、5、6个月分别攻毒,确定其免疫期在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8.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蛋鸭,15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羽,诊断为鸭瘟,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150日龄蛋  相似文献   

9.
1982年5月下旬,我们增城县科协和县畜牧兽医学会在三江公社联合举办小鹅瘟鸭胚化CD 弱毒疫苗预防小鹅瘟技术推广学习班后,全县共有派潭、朱村、宁西、永和等6个公社21群母鹅共2,785只,在产蛋前一个月,用佛山兽专研制的小鹅瘟鸭胚化 GD 弱毒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2)稀释,每只母鹅肌肉注射1毫升。母鹅注射疫苗后未见不良反应,每年注射一次,对其生产性能亦无影响。我们曾调查了69个养鹅专业户所养的1,009只免疫母鹅后代,当养至30日龄时,成活986只,成活率为97.72%。广大社员普遍反映免疫母鹅的后代好养,能抵抗小鹅瘟。本县各  相似文献   

10.
王坤 《北方牧业》2012,(17):26-27
<正>1兔常用疫苗种类和方法1.1兔瘟灭活苗30日龄初次免疫,皮下注射2毫升;60~65日龄第二次免疫,剂量1毫升,以后每隔5.5~6个月免疫一次,5天左右产生免疫力。一般初免用单联苗,以后可用二联或单联苗.免疫期6个月。1.2巴氏杆菌灭活苗仔兔断奶免疫,皮下注射1毫升,7天后产生免疫力,每兔每年注射3次。免疫期4~6个月。1.3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灭活苗母兔配种时注射,仔兔断奶前1周注射,以后每隔6个月皮下注射1毫升,7天后产生免疫力,每兔每年注射2次。免疫期6个月。  相似文献   

11.
2000年3月南宁市郊某鸭场,原有樱桃谷雏鸭1000羽,于5日龄时免疫过包含血清1、2型的RA灭活油佐剂苗,9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鸭萎顿,缩脖,不吃或少吃,流清涕,拉黄白色稀便.注射过鸭瘟、鸭肝二联高免蛋黄抗体、庆大霉素和病毒唑等药物,但疫情仍未控制,至第三天已陆续死亡100多羽,部分病鸭开始出现共济失调、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13.
1猪瘟在常发疫病地区,用细胞苗对发病的各龄猪只进行免疫,每头份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各年龄猪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注射后免疫期可达12个月。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抗。乳猪的超前免疫工作应在仔猪出生后3小时内做完。养猪安全  相似文献   

14.
应用ELISA检测鸭瘟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ELISA间接法测定鸭瘟抗体,具有简单,快捷,特异的优点,小鸭免疫鸭瘟弱毒疫苗2周后抗体水平明显上升,4周达最高峰,用1000个致死量鸭瘟强毒攻击,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鹅的鸭瘟和小鹅瘟是当前严重威胁养禽业的两种传染病,虽然已分别有了预防疫苗,但鸭瘟疫苗对鹅的鸭瘟效价较低,免疫期短,效果不一,特别是接种两种疫苗时,需多次注射,使用不便。根据鹅源鸭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可同时在同一鸭胚复制增殖,未发现干扰作用的存在,特进行二联疫苗的研制,以便提高疫苗质量和满足防疫需要。 研究结果显示,二联苗对成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免疫鹅对鸭瘟强毒攻击的半数有效免疫剂量(10~(6.5)ED_(50)/1ml)、免疫鹅血清对小鹅瘟病毒的中和指数(NI=7586)分别略高于鸭瘟疫苗(10~(6.5)ED_(50)/1ml)和小鹅瘟疫苗(NI=3163),免疫鹅的鸭瘟中和抗体反应和小鹅瘟沉淀抗体反应与相应的鸭瘟疫苗和小鹅瘟疫苗基本相同,从而初步研制成功二联弱毒疫苗。二联苗免疫鹅对鸭瘟有免疫力,其后代可免遭小鹅瘟侵袭,具有双重作用,由于使用同一鸭胚生产二联苗,可简化制苗工艺,降低成本,便于现场应用,减少对鹅的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雏鸭群免疫 1.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免疫。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3.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该病Ⅱ号剂型或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肉鸭一次免疫即可。 4.鸭瘟活苗免疫:雏鸭…  相似文献   

17.
1兔瘟蜂胶疫苗该疫苗不分兔种和年龄,一律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注苗3~5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一般情况下,仔兔40~45日龄皮下接种1毫升,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1毫升,以后每6个月免疫注射1毫升。如果该病发生流行,可在流行地区进行加倍剂量免疫接种。2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兔瘟、兔巴氏杆菌病。一般在仔兔40~45日龄皮下注射2毫升,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2毫升,以后每6个月免疫接种1毫升。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兔瘟保护期为6个月,巴氏杆菌病保护期为…  相似文献   

18.
对1、5、10、15日龄含鸭瘟母源抗体雏鸭,用鸭瘟弱毒疫苗按1∶5(1个免疫量溶于5ml水中)进行饮水免疫。分别于免疫后30和60天,用鸭瘟强毒1000LD_(50)/ml攻击;90天时再与人工发病鸭混养。结果,均安全健活,保护率83~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作者提出,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可采用饮水免疫方法进行鸭瘟弱毒苗的免疫,免疫期可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3个种鸭场分别存栏父母代肉种鸭70 0 0羽、5 5 0 0羽、2 0 0 0羽。均按肉种鸭免疫程序进行了鸭瘟 -鸭肝炎二联活疫苗、种鸭大肠杆菌铝胶苗、鸭巴氏杆菌蜂胶苗的免疫。发病前产蛋率分别为85 %、83 %、89%。投喂某饲料厂生产的高峰蛋鸭饲料后 3天开始发病。喂该批饲料的鸭群发病率达1 0 0 % ,死亡率 1 %~ 3 % ,而未喂该批饲料的周围鸭场及同场其他鸭群未见发病和死亡。2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鸭精神沉郁 ,食欲明显下降 ,采食量减少 3 0 %~ 40 %。产蛋率以每天 5 %~48%的速度下降 ,最低降至 2 5 %~ 3 0 % ,小蛋、沙壳蛋明显增…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4~25日龄,25日龄以上者也有发病,不过较少发生。本病以全身急性败血性病变.渗出性或伪膜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快.死亡率高。抗菌素和化学制剂对小鹅瘟均无治疗效果。防制本病的根本办法是搞好以特异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特异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用于主动免疫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小鹅瘟鸭胚化弱毒苗,注射时机是在产种蛋前半个月至1个月时注射,一次剂量为100倍稀释.肌肉注射1毫升。接种免疫的鹅整个产卵期的卵随卵黄的母源抗体传递给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