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饲用木聚糖酶制剂可以为畜禽生产带来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可以有效降解木聚糖—动物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木聚糖酶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市场前景广阔。介绍了木聚糖酶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饲用效果及目前木聚糖酶的性质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木聚糖酶工业生产菌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诱变选育高产热稳定性木聚糖酶菌种方面的研究概况;同时,展望了运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方法等其他途径开发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2.
为通过诱变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多拉菌素高产菌株,对多拉菌素产生菌RDL19-1进行多种诱变处理包括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紫外(UV)诱变,及ARTP-UV复合诱变。该菌株接种瓶后于28 ℃摇床培养32 h,以10%的接种量转入装量为35 mL/300 mL 发酵瓶中,在28 ℃条件下发酵培养14 d,多拉菌素发酵产量达到了1390 μg/mL,相较于诱变前提高了4倍。通过对多拉菌素产生菌RDL19-1进行ARTP-UV复合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万古霉素(Vancomycin)发酵生产水平,选育出其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以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rtalsis)菌株V1806作为原始菌株,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UV(紫外诱变)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等单一诱变、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对万古霉素耐受性强的菌株Vua-15,其中试发酵效价达到7863 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74.3%。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诱变对东方拟无枝酸菌菌种选育的效果优于单一诱变,更易选育出符合预期的优良菌株。研究不仅对万古霉素工业化发酵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其他产品发酵菌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利用随机诱变技术选育出高产绿原酸(CGA)菌株,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CGA的产量。以烟草肠杆菌(Enterobacter tabaci)N22为试验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获得高产CGA的菌株,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经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CGA产量高的菌株AU-34,产量为4.7 mg/L,为野生型菌株的2.8倍。最优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浆124 g/L、果糖31.06 g/L、MnSO4 0.1 g/L、L-Tyr 1 g/L、VB1 3 mg/L、CaCO3 3 g/L、Tween-800.05%,此条件下CGA产量达102.55 mg/L,约为未优化前的22倍。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为工业化发酵生产CGA提供了潜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利用等离子射流对抗生素生产菌种弗氏链霉菌和侧耳属进行诱变,通过对菌落观察和死亡率、变异率、发酵能力的筛选统计,确定针对该两种微生物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分别为240—270s和25—30S,并分别从中筛选出高于出发株10.4%和9.6%的菌株。本实验可为菌种的诱变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航天诱变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航天诱变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种菌种的诱变筛选,得到了41株水解圈直径比原始菌株大的菌株。分别对每个菌种中水解圈直径最大菌株进行发酵试验,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定蛋白质水解度的方法,得到了一株可将大豆抗原几乎完全降解的菌株(WFT-03-1)。  相似文献   

11.
布拉酵母菌是一种能防治急性、慢性及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益生酵母菌。但是,作为微生态生物制剂,要想保证其生物疗效作用,活菌数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本试验通过自然复壮和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高生长量的布拉酵母菌株。结果表明:与原始的布拉酵母菌菌种作对比,所得菌种的生物量及平板菌落数,分别提高16.6%和36.7%。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诱变选育黄霉素高产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硝酸诱变方法对黄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菌株抗自身代谢物的特征,在添加高浓度黄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选育获得优良高产突变株sg2-N2-2,比发酵菌株的发酵单位提高了7.2倍,而且变株的菌落形态与亲本菌株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莫能菌素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育种,增加突变率,再用生测法进行初步筛选,以提高筛选效率。然后把两者结合运用,既提高筛选效率又提高了菌种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3种不同诱变方式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cv.Puna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性状进行了室内观测,结果表明: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对普那菊苣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效应。其中发芽指数表现为化学诱变辐射诱变航天诱变;主根长度表现为航天诱变化学诱变辐射诱变;根系鲜质量表现为航天诱变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茎叶鲜质量表现为航天诱变化学诱变辐射诱变。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高产菌株的紫外线-空气等离子体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紫外线、空气等离子体对植酸酶产生菌A.niger0002进行复合诱变选育,选育出植酸酶高产菌株A.nigerUD-025,酶活力达到9.63U/mL,是出发菌株的3.38倍。实验表明,应用空气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微生物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以龟裂链霉素TMSⅠ12-6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氯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梯度平板法、氯化锂和四环素复合抗性平板上筛选土霉素高产菌株。通过对致死率的考察,确定了紫外的最佳诱变剂量为90 s。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四环素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经过选育得到一株土霉素的高产菌株TMSⅠ14-180,摇瓶发酵验证效价达22985 mg/mL,较出发菌株提高22.36%,经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微波诱变(700 W)和紫外诱变(10 W)处理对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诱变方式和诱变时间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诱变方式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当微波诱变和紫外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时,培养后第2和3 d诱变的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微波和紫外诱变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其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  相似文献   

18.
Surfactin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脂肽,在畜牧养殖中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野生菌株代谢产生surfactin能力弱,限制了surfactin的开发使用,为提高Bacillus subtilis S21产surfactin的能力,以B.subtilis S2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链霉素复合诱变,以期得到高产surfactin菌株。诱变筛选结果表明:经过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诱变菌株38',其传代8次后的遗传稳定菌株,surfactin产量为0.28 mg/mL,比出发菌B.subtilis S21的surfactin产量提升了9.33倍,取得较佳的诱变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牛奶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菌株L01,以紫外线和亚硝酸钠为诱变条件,分别利用单因素和复合诱变方法提高菌株的产酶能力,最后对遗传稳定性良好的菌株L01F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01分别经过紫外线照射60 s和亚硝酸钠处理12 min时,其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最高,为459.13 U/mL,是原始菌株的2.07倍。在先亚硝酸钠处理12 min后紫外线照射48 s的最适复合诱变条件下,筛选得到的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L01F,酶活力达到577.87 U/mL,是原始菌株L01的2.61倍,且该菌株传代10次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最后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筛选出的菌株L01F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诱变|稳定性研究|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0.
亚硝基胍诱变选育丁二酮高产菌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得到高产丁二酮菌株,用邻苯二胺比色法检测突变株丁二酮,其产量达到0.72mg/L,比出发菌株产量0.056mg/L提高12.9倍,且遗传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