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确定老翘的采收期及干燥方法,对山西长治连翘2个月内每隔10 d进行样品采摘,采用晒干、烘干、阴干的方法干燥,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测定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结果表明:10月底连翘果实成熟进入老翘期,老翘中连翘苷的含量均低于2010版《药典》标准,而连翘酯苷A的含量都高于2010版《药典》标准。11月开始是老翘的采收期,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给连翘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3 种不同果实表面 斑点占比果型连翘植株(共40 株)果实形态参数,青翘内连翘苷、连翘酯苷A 检测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斑点占比居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两类。育种可以优先考虑斑点居中种源。  相似文献   

3.
以洛南连翘果实为材料,用甲醇和乙醇分别作溶剂,超声波辅助下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进行研究,旨在优化连翘苷、连翘酯苷A提取工艺。得出影响连翘苷、连翘酯苷A得率的因素重要性为:料液比超声功率溶剂浓度提取时间。甲醇法最佳提取条件为1∶10料液比、70%甲醇、80w功率、70min;乙醇法最佳提取条件为1∶10料液比、70%乙醇、100w功率、60min,且甲醇法优于乙醇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C18柱,(250× 4.6mm,5μm),选用乙腈—水(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测定连翘叶三种提取物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连翘苷的量在0.475fg—2.3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88%.结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叶不同提取物中连翘苷的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连翘叶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连翘苷含量最高,与乙醇提取物含量接近,而与水提物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其生物产量综合分析,确定青翘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青翘的适宜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以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主要有效成分含测及其生物产量综合分析,确定青翘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7.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8、9和10月份商洛连翘叶和果实中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探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在连翘成熟期中积累量的变化。研究显示,8-10月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在叶中的积累逐步增加,而果实中含量则变化不大;连翘同一部位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比例的动态变化显示,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A是连翘苷的13倍左右,而在连翘叶中则只有3倍左右。通过比较连翘叶和果实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变化,可以更加清楚了解主要有效成分的积累变化,为商洛地区连翘采收期选择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连翘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连翘的适宜采收期。[方法]以太行山道地产区连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采收的连翘进行鉴别和分析。[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连翘中浸出物、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但6月中旬到7月初采收的连翘的性状和理化鉴别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结论]综合考虑连翘药材的性状、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连翘苷、连翘酯苷A等指标,确定连翘适宜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连翘中3种活性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表松脂素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C18Column(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 3种活性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表松脂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连翘酯苷A 0.168~4.200μg(r=0.9998)、连翘苷0.00975~0.24375μg(r=0.9995)和表松脂素0.03~0.75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4%、99.84%、100.17%,RSD分别为1.82%、2.13%和1.50%。结论:该法测定样品,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方便和实验条件易于满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连翘不同部位连翘苷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利用连翘,现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连翘苷,HPLC法测定连翘苷,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对测定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连翘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含量75%,提取30min,物料比为8∶1,提取次数为2次;连翘叶中连翘苷含量显著高于连翘花和果实;连翘花、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不同采收期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综合比较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青翘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含量较高,最高分别可达5.62,41.92,5.70 mg/g;这3种活性物质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延长而波动较大。槲皮素含量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青翘较高,最高达0.91 mg/g,且不同采收期青翘中槲皮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结论】陕西省洛南县产青翘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最佳,此时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商洛连翘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产量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的差别,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差异性,明确商洛市连翘优质产区与主要群落分布区域。[方法]:对于商洛市范围及其周边地区的连翘群落进行系统调查,收集主要产区的气象资料,土壤样品,连翘药材样品,调查群落特征,绘制商洛市连翘分布图。在采收季节进行实际产量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要求检测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由于连翘群落多样性的存在,使不同产地的连翘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结论]:连翘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不同产地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必须在连翘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商洛翘优质种群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商洛连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含量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尚永  顾樱花  杨俊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71-15972
[目的]对不同产地连翘中的主成分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中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连翘中分离得到一种化合物,经鉴定为连翘苷,并测定到来自山西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接近河南的2倍,来自云南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略低于河南,说明不同产地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有明显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连翘生产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的不同。[结论]试验结果对扩大连翘产区,保证连翘的质量和提高连翘临床应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以生晒法为对照,研究了煮-晒、蒸-晒、煮-烘和一体化机器加工方式对连翘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水分和总灰分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加工方式;煮-晒、蒸-晒和煮-烘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和连翘酯苷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影响差异较大,各指标都达到《中国药典》规定范围内,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品质最优,煮-晒、蒸-晒和煮-烘方式次之,生晒方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月份广东紫珠药材中金食蚕苷和连翘酯苷B含量季候性动态变化和药材产量季候性动态变化,为综合利用广东紫珠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典方法对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种植的广东紫珠药材2014年每月中旬进行含量测定,同时采用随机法进行产量评估,结合金食蚕苷和连翘酯苷B两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与产量,确立广东紫珠适宜采收期.[结果]11月中旬指标成分含量最高,10月中旬广东紫珠药材含量高于药典标准8倍多,且此时产量为全年最高,所以此时采收药材较为合适.[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广东紫珠药材种植基地的含量产量季候动态变化图,对指导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广东紫珠药材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以连翘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提取连翘苷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甲醇提取法提取连翘苷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连翘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因素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2。即,提取条件在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提取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得率最高为1.2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连翘苷对小鼠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为揭示连翘苷对动物细胞影响的机理及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1 500,1 250,1 000,750,500和250mg/kg的连翘苷1次,连续观察10d,记录小鼠死亡数,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连翘苷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给小鼠腹腔注射250,500,750和1 000mg/kg的连翘苷连续5d,取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组织和小鼠精子样品,检测连翘苷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肝细胞彗星试验细胞拖尾率和小鼠精子畸变率的影响。以腹腔注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环磷酰胺的小鼠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连翘苷对小鼠的LD50为1 086mg/kg。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极显著提高(P0.01),1 000mg/kg时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分别达到最高值2.28%和18.94%;在受试剂量下,彗星电泳肝细胞DNA拖尾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论】高剂量(≥500mg/kg)连翘苷能使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上升,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连翘苷对小鼠肝细胞DNA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连翘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连翘花瓣为试材,研究了其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案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和0.5%盐酸在45℃条件下浸提7 h,效果最佳。pH对连翘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显著。Na+、Cu2+、Ca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显著,Zn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显著。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好,抗还原能力较差。葡萄糖、蔗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花色苷稳定性无影响,而柠檬酸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连翘果实连翘酯苷提取及复配保鲜喷洒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洛连翘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响应面优化连翘酯苷提取工艺,在连翘酯苷提取物抑菌实验的基础上,以氯化钙、植酸、柠檬酸为复配物,确定最佳保鲜喷洒液配方。结果表明:固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50℃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50W、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15,连翘酯苷提取率为5. 852%;最佳保鲜喷洒液配方为2%连翘酯苷提取物+1%氯化钙+0. 15%植酸+2%柠檬酸,对圣女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适当延长保藏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商洛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晖  冷桂华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21-4222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dur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体积比),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9 nm,柱温25℃。连翘苷在0.452~4.520μg(r=0.999 9)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中药连翘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