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阿魏侧耳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学名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异名Pleurotus ferulae Lenzi。我们于1983年在塔城、阿尔泰等地考察,采集到阿魏侧耳,经组织分离后进行驯化培养。现将其形态和培养特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黄金菇、金顶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菌。目前,榆黄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传统的栽培料多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据分析,杏鲍菇中含有钾、钙、钠、镁、锌、铜、铁、钼、锡等十余种矿质元素,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侧耳属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3个主要栽培种母种的不同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酶活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表明侧耳属3个菌种的母种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落萌发时间延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长势减弱,生物学效率降低,出菇污染率升高。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平菇木聚糖酶酶活性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性几乎不变;杏鲍菇3种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秀珍菇淀粉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2种酶酶活性几乎不变。研究证明侧耳属3个栽培种母种保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5.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又名核侧耳,虎奶菇、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侧耳(日本)等,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 taceae),侧耳属(Pleurotus),为木腐生真菌,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药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真菌。野生态的菌核侧耳过去在我国仅云南省和海南省有分布记载,国外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也有分布记载。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于1998年5月,在江西崇仁进行食用菌资源调查时,于一片阔叶林边缘在一埋地的腐木桩上发现并采集到菌核侧耳子实体,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过不断的筛选分离和栽培实验,选育出了一个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的新品种,并将其命名为东华虎奶1号。目前,我们已在江西省多个山区县大力推广这一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
平菇又称侧耳、糙皮侧耳、北风菌、青蘑(黑龙江)、桐子菌(四川)。在真菌分类中,平菇属伞菌目(Agarcales),侧耳科(Pleurotus),侧耳属(Pleurotus)。约有42种。已经驯化成人工栽培的除了平菇以外,还有以下几种:①紫孢侧耳  相似文献   

7.
装料量及低温处理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美味食用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栽培时不同处理对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对杏鲍菇不同装料量和在0℃下不同放置时间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地杏鲍菇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的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  相似文献   

9.
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满菌时间25 d)、子实体含氮量高(2.83%),单瓶产量(193.3 g)与使用常规培养料栽培(202.0 g)相近,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Pleusotus eryngii(DC.)Quél.]隶属于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野生杏鲍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四川北部和青海,常在春末夏初,木腐生或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的枯死植株根上,在分类上称之为刺芹侧耳,又因其具有独特杏仁香味,所以商品名定为杏鲍菇。杏鲍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  相似文献   

11.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的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我国南方常年气温偏高,鸡腿菇采后不到一天(25℃以上10h以内)子实体  相似文献   

13.
用10%、20%、30%、40%稻草分别替代常规配方(80%栎木屑、18.8%麸皮、1%石膏、0.2%石灰、料水比1∶1.2)中栎木屑,研究不同配方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两个菌株(秋栽7号、久香4号)栽培性状的影响。在所有添加稻草的配方中,香菇菌丝长速明显快于对照,能正常转色,出菇时间提前,但菌棒硬度降低。当稻草替代量为10%(DC1)时,两个香菇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和平均单袋产量均最高,且超过对照;而子实体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等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在菌盖厚度、质量、直径等正向指标方面,秋栽7号在配方DC2(稻草替代量20%)和对照中表现一致,久香4号在配方DC1中显著优于对照;在菌柄长度、质量两个负向指标上,两个菌株在对照与所有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稻草添加比例的增加,香菇栽培生物学效率降低。在稻草替代量相同的配方中,两个供试菌株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秋栽7号现蕾时间较久香4号提前0.5~5.8d。  相似文献   

14.
花菇菌棒新型保水膜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用较为广泛的石蜡保水膜为对照,比较了三种菌兴保水膜和免割袋对花菇菌棒保水效果、花菇产量和花菇发生率的影响。出菇前保水结果表明,应用菌兴102保水膜的花菇菌棒日均失水量为4.6g,比对照石蜡膜低0.8g,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应用免割袋的花菇菌棒日均失水量为6.8g,比对照石蜡膜高1.4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应用各种保水膜的干花菇袋单产均可达到70g以上。应用菌兴100、101、102保水膜和免割袋与对照石蜡膜的花菇发生率分别为50.9%、51.0%、54.1%、42.9%和53.7%,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菌兴系列保水膜与石蜡膜的差异不显著,而免割袋与石蜡膜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保水效果、花菇产量、花菇发生率和生产成本来看,菌兴102保水膜可替代石蜡保水膜用于花菇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8个不同采集地来源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初筛和出菇复筛试验。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在M1琼脂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g酵母膏、1g MgSO_4、1g KH_2PO_4、20g琼脂、1000mL水)上菌丝长势均粗壮浓密,在M1液体培养基(M1琼脂培养基不加琼脂)中,除菌株Cy3和Cy6(因菌丝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继续生长而被淘汰)外其它6个菌株均生长良好;出菇试验中,菌株Cy4表现优良栽培性状:菌丝在培养料中长势强,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101.0±5.2)g,成熟率95%],商品性状好(菌盖黑褐色、菌柄黄色粗壮和基部稍膨大)。  相似文献   

16.
平菇新品种"唐平0332"是以平菇"抗病265"单核菌丝和鲍鱼菇单核菌丝为亲本,经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菌株。该菌株从接种到采收45~55 d,子实体覆瓦状,黑色或黑褐色,菌盖直径9.23 cm,菌盖厚度1.67 cm;菌柄直径1.67 cm,菌柄长度3.57 cm,出菇整齐,转潮快。2019年区域试验表明,"唐平0332"单棒平均产量为1 195 g,生物学效率平均为108.63%,平均增产率为11.86%。2020年生产试验表明,"唐平0332"的单棒平均产量为1 396 g,生物学效率为107.38%,较对照"4195"提高11.23%。适合在河北、河南等平菇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综合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多糖含量,对31个灵芝属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灵黄、泰灵Y、日本赤灵芝、冠县大片灵芝1、肥城树舌灵芝、紫芝适合于药用栽培,其中灵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达10106.383μg·g-1;灵芝P1生物转化率最高(21.22%),菌盖大、菌柄长,但其子实体多糖的含量低(465.426μg·g-1),可用于盆景制作。  相似文献   

18.
珍稀食药用菌黄伞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学名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啨l.],俗名柳树菇(云南)、柳蘑(山东)、刺儿蘑(吉林)、黄柳菇等,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Pleur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鳞伞属(Pholiota)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海拔地区的野生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进行驯化。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西藏野生双孢蘑菇的最适母种固体培养基配方为200.0g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3.0g蛋白胨、1.0g KH_2PO_4、0.5g MgSO4、20.0g琼脂、1.0L水、pH自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21cm/d。最适原种培养基配方为93%麦粒、5%牛粪粉、1%石膏、1%石灰,原种的生长周期是28d。在栽培试验中,子实体的单位面积产量是8.71kg/m~2及平均单菇重47.56g,子实体颜色以浅褐色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三种食用菌菌渣部分替代废棉栽培草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SP)、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SH)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渣(SA)替代部分废棉(CW)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9715菌株,结果与对照培养料(97 CW +3%石灰)相比,用60%的SP和SA 分别替代CW可使草菇生产周期缩短1.6 d、产量分别提高15%和17%;30%的SP和SA 分别替代CW生产周期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皆提高7%;30%的SH替代CW进行草菇栽培时生产周期与产量和对照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