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和去离子水4种提取溶剂对翻白草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同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微量纸片法对4种活性成分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了解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翻白草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酚类、鞣质类、三萜类、甾体类和黄酮类,主要活性成分对试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对粪肠球菌ATCC25912和屎肠球菌ATCC35667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甘松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物、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相、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乙醇提取物剩余萃取相中所含挥发性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并考察其对DPPH·、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对Fe3+的还原能力(FRAP值)。结果表明,甘松不同提取物中共鉴别出109种化学成分;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对Fe3+的还原能力最强。本研究可为甘松挥发性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盐穗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问题,笔者测定盐穗木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乙醇提取物,盐穗木乙醇提取物和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MIC分别为150.00 mg/mL和25.00 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和50.00 mg/mL。说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中的一类,肠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种已经增至近32种,常见的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鸟肠球菌(E.avium)、坚韧肠球菌(E.durans)等,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肠球菌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属于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异位寄生于各器官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感染.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旧称粪链球菌)以及屎肠球菌(旧称屎链球菌)一般情况下没有致病性,并且多年来一直用于微生态制剂加以利用,主要配合益生菌制成,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一些消化道疾病.但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某些菌株以及肠球菌的某些成员与动物致病性有关,如禽肠球菌(E.avium)、粪肠球菌(E.fa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鸡肠球菌(E.gallinarum).肠球菌可以感染各种年龄阶段的禽,其中屎肠球菌临床上能引起禽的败血症.屎肠球菌在鸡的饲养环境中也普遍存在,能够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5].本次屎肠球菌感染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机体消瘦、腹泻、零星死亡,可初步断定为慢性感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两种蒙药复方进行乙醇回流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正丁醇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并分别对各种提取物进行奶牛乳腺炎两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作用,用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在体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又以两种致病菌的混合菌感染小鼠,灌服蒙药复方提取物以测定其体内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蒙药复方的体外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浸膏和正丁醇层浸膏内,抑菌环直径均大于16.88 mm,最大达到21.61 mm;对两种致病菌的MIC和MBC最低可达到0.031 5 g/mL和0.062 5 g/mL;两种蒙药复方提取物的体内抗菌成分重要集中在石油醚层浸膏和水母液浸膏内,对小鼠死亡保护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可达87.5%。  相似文献   

7.
提取分离大青叶并测定各级提取物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以追踪大青叶的活性部位及其活性成分。采用80%的乙醇提取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对其进一步分离,测定抑菌活性,追踪其活性段。同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水依次提取,测定抑菌活性,并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硅胶柱色谱各分离组分对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最好的为组分3,其MIC为3.91 mg/mL。各级提取物中抑菌活性较好的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其MIC为3.91 mg/mL。其抑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长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生物碱、有机酸和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3):519-522
对产后健康奶牛阴道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乳酸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对健康奶牛阴道内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抑菌试验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筛选,并研究其产酸性能、抗生素敏感性,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最后获得4株乳酸菌分离株,经鉴定分别为唾液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巴黎链球菌。4株菌株均可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潜在的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及种属鉴定引起牛乳腺炎相关的链球菌和肠球菌,本研究于兰州及周边地区采集疑似奶牛乳腺炎乳样382份,通过THB(Todd-Hewitt Broth)固体选择培养基初步分离到67株疑似链球菌或疑似肠球菌。参照已发表文献合成链球菌属16S r RNA和16S~23S r RNA间隔区基因引物序列,扩增分离菌株16S~23S r RNA间隔区序列,产物分别利用AluⅠ和RsaⅠ单酶切消化,并以参考菌株的16S~23S r RNA酶切图谱为参考,对分离株进行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分类分析;再选取各RFLP类群的任一菌株,扩增其16S r RNA基因并测序,并经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显示67株疑似链球菌中有53株为粪肠球菌(79.1%)、3株为屎肠球菌(4.5%)、3株为肠道肠球菌(4.5%)、8株为无乳链球菌(11.9%)。结果表明肠球菌属细菌(粪肠球菌、肠道肠球菌、屎肠球菌)与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紧密相关,肠球菌属细菌与链球菌属细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很高,但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新疆乌鲁木齐传统酸奶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传统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从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4种乳酸菌。乳杆菌属有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弯曲乳杆菌;肠球菌属有屎肠球菌、坚强肠球菌、肠道肠球菌、乳酸肠球菌;链球菌属有嗜热链球菌和黄连链球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上海地区动物源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变迁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近五年采集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进行10种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458株粪肠球菌及283株屎肠球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呋及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高于60%),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11%),粪肠球菌耐药率整体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氧氟沙星、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利奈唑胺、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耐药率差异为15%~44%)。五年间,粪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呈下降趋势;屎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及氟苯尼考的MIC50及MIC90均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近年来上海地区动物源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有好转趋势,仍需继续加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 aphyl occoccus aureaus Rosenbach)、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 a col i)2种需氧型细菌作为供试细菌,用圆形纸片法对羊栖菜和海带的无菌水、乙醚和乙醇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提法、95%乙醇浸提取法和乙醚索氏提取法均能从羊栖菜和海带中提取出活性物质,提取回收率依次为水提法>乙醇提法>乙醚提法;比较对羊栖菜和海带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出:乙醇提取物对两种菌体的抑菌活性相对水提物和乙醚提取物较好,且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水相抑菌活性较好;比较羊栖菜和海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MIC得出:海带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相对羊栖菜较低,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多家宠物医院、警犬基地、犬养殖基地采集宠物(犬和猫)直肠粪样449份进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PCR方法检测11种耐药基因。结果分离鉴定出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共计123株,其中粪肠球菌81株,屎肠球菌42株。宠物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呈不同程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仅部分屎肠球菌对亚胺培南表现耐药。检出aac(6′)/aph(2″)、aph(3′)-Ⅲ、tetM、tetA和optrA耐药基因;其余被检耐药基因未检出。耐药粪肠球菌以同时携带aac(6′)/aph(2″)+aph(3′)-Ⅲ+tetM耐药基因为主;耐药屎肠球菌以携带tetM耐药基因为主。宠物源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均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最严重、对应耐药基因检出率也最高。建议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耐药性结果进行合理用药,并持续加强对宠物源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从克鲁伦河流域牧区24个牧民家庭37份乳及乳制品中,分离到16株乳酸球菌,其中嗜热链球菌4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5株,其他棉子糖乳球菌、格氏乳球菌、盲肠球菌、鸡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各1株,均属乳酸同型发酵菌,发酵糖的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5.
冰川棘豆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冰川棘豆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醇类提取物中酸化氯仿部分、碱化乙酸乙酯部分、碱化正丁醇部分及TMPD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酵母没有抑制作用。冰川棘豆的蒸馏水提取物对供试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健康鸡嗉囊和盲肠内容物正常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血琼脂平板和乳清琼脂平板,采用集性没食子酸厌氧培养法,从健康非免疫产蛋母鸡的嗉囊和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正常菌群,地其中21株瘘性厌氧的无芽胞杆菌和球菌,从革兰氏染色特性、形态特性、需氧生长条件和生化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其中有类肠膜明串珠菌1株,肠膜明串珠菌1株,粪链球菌3株,屎锭球菌1株,鸡肠链球菌1少酸链力3株,乳链球菌1株,假长双歧杆菌1株,星状双歧杆菌1株,嗜酸乳杆菌1株,嗜粪乳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杂种鹅掌楸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乙醇回流提取制得鹅掌楸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得到鹅掌楸叶醇提物的不同部位,并通过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杂种鹅掌楸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作用最强,抑菌圈分别为18.0、16.0及17.0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312 5及0.6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312 5及1.25 mg/mL。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无抗菌作用,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对测试的4种菌均无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提取物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多穗金粟兰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相对大肠杆菌等6种细菌的抗菌作用为目的 ,将多穗金粟兰提取分离,每种萃取相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多穗金粟兰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最强的为乙酸乙酯相,且对大肠杆菌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以研究银线草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相对大肠杆菌等6种细菌的抗菌作用为目的 ,将银线草提取分离,每种萃取相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银线草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最强的为乙酸乙酯相,且对蜡状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0.
莫全  杨勇勋 《兽医导刊》2019,(4):217-218
为研究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四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活性成分进行浸泡提取,观察不同溶剂粗提取液及萃取相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三种皮肤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浸泡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43.3%、49.3%、53.6%,正丁醇相浸膏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弱,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21%、18.5%、14%。说明4种不同提取溶剂2种提取方法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3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本试验首次测定了红棕杜鹃(原变种)提取物的抗皮肤真菌效果,为研发安全、环保、抗皮肤真菌效能好的植物源新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