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主成分和因子,对地木耳中Cu、Zn、Fe、Mn、Co、Se等微量元素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地木耳资源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超越的过程。本文根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其研究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哲学批判阶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两个阶段,对其进行梳理,以求更加清晰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棕地土壤的污染及其开发再利用的不合理造成了各种"毒地"事件的频发,使其在社会中的矛盾愈加突出,引发了人们对棕地治理及其研究进展的广泛关注。对棕地土壤修复的技术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棕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防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加,其化学成分除富含丰富的生物碱外,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也相继报道。为了深入地了解防己科植物和在临床上更加合理规范地对其进行使用,对防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
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卢萍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0,(5):336-336,338
为了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对吉安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对亳州罗勒(Ocimum basilicum)进行综合开发和应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罗勒化学成分及其抗蚊虫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养鹿大国的新西兰,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和鹿产品市场的影响,其养鹿产业规模在不断地调整,其生产效益也在不断地变化。本文参考有关新西兰鹿业协会(DINZ)和统计局的有关资料,叙述了新西兰近年来养鹿产业规模及其效益的变化,并就此进行了粗略地分析。  相似文献   

8.
皖西南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84-1186
对位于皖西南岳西县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有植物进行了实地考察 ,对获得的几种典型的珍稀特有植物进行了分析研究 ,探明其与生境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对其有目的、有计划地保护和利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氨氮分析仪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监测污水中的氨氮指标含量,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污水水质监测当中。介绍了氨氮分析仪的特点和性能,对其测定实际水样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测试期间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仪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库枢纽工程属于暂无用地标准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需对其用地情况开展节地评价。该研究根据节地评价体系指标选择原则,以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结合项目特点,以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效益最为评价目标,构建了一种水库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的节地评价体系,并以一座中型水库作为实例数据对其评价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明确不同质地土壤(砂壤、中壤、重壤)玉米生育期间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池栽方式,以掖单22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的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玉米播种前,砂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重壤中最少;重壤中的酶活性最高,砂壤最低。3种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抛物线,吐丝期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吐丝期,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中壤最多,重壤最少;5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壤最大,砂壤最小。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与放线菌表现为中壤中数量最多,重壤最少,真菌则表现为中壤最多,砂壤最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重壤最高,砂壤最低,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表现为中壤中活性最高,砂壤最低。【结论】玉米根际生物活性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基于研究区域1961—2010年2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明确了研究区域春玉米干旱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西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年际间波动平稳,华北和东北地区在20世纪80和90年代波动较为剧烈;华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在抽雄—成熟阶段明显低于其余两个阶段,东北、西北地区各生育阶段变化不明显;华北中部地区干旱等级的年代间波动明显。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等级和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形势,西北地区最高、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各旱级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以特旱和轻旱最为明显,其中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区,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而轻旱主要集中在东北大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北东南部地区,发生频率在5年1遇以上。中旱和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华北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频率均在5年1遇以上,并且随生育阶段更替有减轻的趋势。【结论】北方地区春玉米农业干旱指标CWDI年代间波动以华北、东北地区较为剧烈,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动有上升的趋势。干旱的等级和频率空间分布均呈现明显的东西向分布。各旱级中特旱频率呈西高东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上呈扩大趋势,轻旱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生育后期有加重趋势,中旱和重旱频率呈中高东西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和程度上均呈下降趋势;生育阶段间旱级变化敏感的区域主要是新疆北部和华北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油菜各部位对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成都平原46个样点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Cd、Cu、Pb、Cr、Zn)含量及其组成,以及在各样点种植的油菜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累积特征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最高的是Cd,其次分别为Pb、Zn、Cu,最低的是Cr;Pb、Cd主要累积在油菜的壳部,而在籽粒中累积最低;Cr、Cu主要累积在油菜的根部和壳部,而在茎部中累积最低;Zn主要累积在油菜的籽粒,而在茎部累积最低。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的含量与油菜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油菜籽粒中的Cu与土壤中的活性态Cu呈显著正相关;油菜根部中的重金属与土壤中的活性态重金属均呈负相关关系;油菜壳部和茎部的重金属与土壤活形态重金属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化杀1号对棉花可溶性糖淀粉及叶绿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叶片和花药中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叶片中叶绿素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杀雄剂1号后,棉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叶绿素减少,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杀雄剂中添加脯氨酸以及混合氨基酸(脯氨酸和谷氨酸)等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接近对照水平;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仍然高于对照;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仍然低于对照。表明对棉花使用杀雄剂后,阻碍了叶片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运输,进而导致花药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缺乏,造成花粉发育成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亏缺,这可能是棉花杀雄剂的杀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初步筛选出的27个对绿盲蝽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供试的27个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总体偏低,多数品种抗性不明显或没有抗性。供试的大多数棉花品种叶片纤维素含量在苗期最高,其次是花铃期和蕾期;棉花花铃期叶片纤维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的增强而显著升高,而苗期和蕾期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对绿盲蝽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木质素含量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差异不显著(P>0.05);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对其绿盲蝽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与花铃期叶片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苗期、蕾期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及苗期、蕾期、花铃期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12峰雌性双峰驼生殖道粘膜免疫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分布。结果显示,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粘膜上皮以及子宫腺上皮内普遍分布着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尤其在子宫颈后段和阴道前段的上皮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现象。从输卵管伞到阴道,固有膜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固有层淋巴细胞(LPL)、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固有膜中还出现淋巴小结,小结内含有一种成群分布的强嗜伊红细胞,细胞大而有突起。子宫颈粘膜上皮和腺上皮内还见嗜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有时充满于子宫颈腺腔内。在子宫(尤其子宫角)固有膜深层和浅肌层分布着成群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在孕驼子宫内明显减少。母驼生殖道粘膜形成的众多皱襞和腺体大大增加了上皮表面积,进而增大了粘膜免疫组织和细胞的数量。结果提示,双峰驼生殖道具有强大的粘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土壤-烤烟系统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烤烟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土壤-烤烟系统中As、Cd、Pb 3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烤烟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均低于对照,且各处理烟株生物产量的减少幅度表现为:As+Cd+Pb>Cd+Pb>As+Pb>As+Cd>As>Pb>Cd;Cd在烟株中的迁移能力大于As和Pb;土壤中的Pb、As对Cd在烟株中的积累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土壤中的Cd对Pb在烟株中的积累产生拮抗作用,As和Pb在土壤中则产生沉淀钝化作用;烤烟植株中的As、Cd含量分别与土壤中的As、Cd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烟株体内的Pb含量除与土壤中的Pb含量极显著相关外,还与土壤中的As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土壤中添加重金属元素Pb、Cd、Hg、As,研究4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成熟后不同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b、Cd、Hg、As主要在水稻植株根中大量富集,其次是茎叶,在稻谷和精米中富集量最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发现水稻对Cd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Hg,然后是Pb,最低是As。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规律为:①Pb在常规籼稻稻米和稻谷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粳稻和杂交稻中的含量,而茎叶中Pb含量在不同类型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②Cd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规籼稻精米、稻谷中的含量最高,在杂交稻精米和稻谷中的含量居中,在常规粳稻中的含量最低;杂交稻和常规籼稻茎叶中Cd含量高于粳稻;而粳稻根中Cd含量显著高于籼稻和杂交稻。③Hg在不同类型品种精米中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杂交稻精米中汞含量最高,而在稻谷和茎叶中Hg含量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精米和稻谷中A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常规稻和杂交稻含量较高,而茎叶As含量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